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我和竹子的那些事儿 4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4 14:18:18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让人何等羡慕,又何尝不是我辈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呢?

  我家后院有一片竹林,那是我童年的回忆。

  走在后院的小径上,不远处一片使人心旷神怡的绿色便映入眼帘,那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翠竹。一阵风吹过,那熟悉的“沙沙”声便在耳畔响起,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其中有些嫩竹被风吹得弯下了腰,好似羞涩的姑娘低下了头。春季,是竹子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吃竹笋的好季节。爷爷总会带着我上竹林挖笋。

  竹笋是我喜爱的佳肴之一、它的鲜美让我回味无穷。塔尖似的竹笋长到二三十厘米时,便可以挖起来食用了,挖掉的竹子要等来年才能再生长。听爷爷说,小竹子会有三四年长不高,但埋在土壤里的竹根却会疯狂、坚韧地生长,把整块底下的土地牢牢抓住,触碰到石头时甚至能穿入石缝将其包围,这是为以后良好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关于竹子的一首诗,是对竹子最好的写照。你看,它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把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是坚韧挺拔。忽然想起苏东坡的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风雨中若没点“竹子”精神,何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胸怀?古人以种竹、供竹、画竹、问竹、梦竹、咏竹等多样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竹之情”。我渐渐有点明白古人为何如此钟情于竹了。那是因为竹有君子之风,其叶四季常青,象征青春永驻、生命顽强;其竿中空,代表着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那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其生而有节又竹节毕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让人何等羡慕,又何尝不是我辈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呢?

我和竹子的那些事儿

霜降

  霜已降,草木休;心留白,宜反思;厚积累,当薄发。

  树下,枯叶落似雨;叶上,白露凝成霜。看窗外的世界,大地被点缀上一层薄薄的白。那白,不似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的冬雪,却好像是这个世界不经意间留下的一点点白霜。可现在的季节,正是江南地区的秋天啊!明明是秋天,哪来的霜呢?翻开日历一查,才发觉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霜降”。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概是因为要和冬天接轨吧,提前做足了冬天到来前的准备。

  “霜降”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推开门,走到室外,才发现,霜降时节,只有很微小的风困顿地吹着,甚至发不出声音。既然风都如此,万物更该如此。于是,冥冥间,我感到天地间有了一种寂静的色彩,自然界的万物都在洁白的霜的覆盖下静静地蛰伏着。

  走在路上,却发觉人们的身影依旧,如同往常一般忙碌着,或工作,或学习。在路上,往来的车辆,碾去了地上的霜;在家中,人们拭去了窗上的霜;在草地上,人们踩去了草叶上的霜·..

  我想,霜降,大概是为了让劳碌、疲惫的万物进入或长、或短的休眠吧。这万物,包含了动物、植物、人、土壤,还有风······人们或为了生活,或为了学习,或为了工作,都在忙碌着。劳作,是一件好事。但有时,也不妨顺着霜的指引,和其他万物一样,慢慢地舒缓下来,安静下来,暂时休整一下。

  古人谓:霜丧也,万物皆因肃寒覆霜而丧。我现在却觉得,霜并没有什么不好的。霜,给予了世界休眠的白色,这恰恰是生命中最关键、最需要的部分。

  生命,被和煦的春风吹醒,在炎热的夏天里绚烂,在静美的深秋里休眠、思考,总结自身经历的满与缺、喜与愁·····之后,又是一轮四季辗转,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都必然不同。

  霜,只是让生命中多些空白,多些宁静,多些思考吧。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既然如此,人生有时也应该像“霜降”一般,留一点空白,放慢一下脚步,去欣赏,去体会,去感悟。此时的留白,就像艺术里的留白一样,使生命更加完美,也更加怡然自得。人在空闲中,在沉静中,才可以更好地思考,才可以用更成熟的思想看待其他色彩。

  既然霜已降,那么,就暂时放下一切劳作,暂时放下才能更好地去捡起其他更重要的事物。留一段空白,留一些思考。毕竟,留下空白才能更好地欣赏其他颜色。

  霜已降,草木休;心留白,宜反思;厚积累,当薄发。

  “霜降”是万物最恰当的留白。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