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心酸的年 4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4 14:18:26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提起过年,无论大人小孩都是喜气洋洋的,都是开心快乐的!但是在人的一生中,很可能有一些年,过得并不是那么开心,那么快乐,过后想起来反而会有一丝的心酸,一丝的感伤!

  忘了,那是和某人在一起的第几个年?只记得那年腊月我们回家的时候,身上都没有钱,甚至连孩子的压岁钱都是自己,不知道从哪里来的,100块钱,去小卖铺兑了两个50,给了孩子50元,给了某人50元!

  众所周知,过年是要办年货的,但是那一年,我们并没有钱来办年货,到了腊月三十的那天,家里的老爷子给了300块钱,却说了好多不中听的话,什么年轻人,一年在外不所为,谁家的儿子儿媳妇挣多少多少钱之类的?总之,也可能带着一些恨铁不成钢,但是这些言语现在想起来,真的是特别的让人听了不舒服!

  只记得那年某人拿着300块钱去,卖蔬菜的小摊上,买了一些西红柿,黄瓜之类的,总之好像都是一些素菜,因为肉菜都比较贵!在物价暴涨的年代里,300块钱又能买哪些东西?可想而知!

  昨天晚上和某人聊起来的时候说,当时并没有多么的难过,可是事后想起来,觉得两个年轻人把日子过得如此这般,心里也确实有些不是滋味!

  在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的时候,每年腊月回家过年的时候,总能够自食其力,自己置办一些年货!这个时候好像再也不用听一些难听的话,可是曾经那个300块钱过的那个年,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透着满满的心酸!

  可能真的就像爸妈说的那样,人这一辈子什么事情都得经历,那点心酸算得了什么?

  自己也知道那点心酸,算不了什么,可能真正难过的,是亲人的态度吧!现在想一下,老爷子也绝对不可能只有300块钱的积蓄,高高兴兴的给孩子拿出五六百块钱过个年,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好吧!

  只可能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人穷了,连父母都看不起来,所以现在想起来,真正心酸的并不是那300块钱,而是父母的态度让人觉得,世态炎凉太过于真实!

  那算得上是自己人生过的最心酸的一个年了!

心酸的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私心,但是真正的君子有私心的同时,更有一颗仁心,一份同理心。

  当我们在年幼之时听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中便能明晰这是孔子在教导人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抢占先机、兵者诡道、《论语》过时等种种说法甚嚣尘上。我们不禁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过时了吗?

  虽然时代已相距甚远,但这句话显然仍有独特的价值。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互联互通,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质,是你与周围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亲人更能相知相敬,朋友就能求同存异,同事方能共迎

  306挑战,盟国方能双赢共进。这样的换位思考并不意味着自贬身份和迁就对方,而是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表现。这如何能称之为过时呢?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这句话的内核是儒家思想中的“仁”:仁者爱人,宽恕以待人。一个懂得克制自己、关照他人的人,方能做到换位思考。发生交通拥堵时,我们都不希望碰到路怒族的恶语恶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规范驾驶就成为自觉意识。既然自制宽容的品质仍然被社会所需要和认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怎么会过时呢?

  每个人都有私心,但是真正的君子有私心的同时,更有一颗仁心,一份同理心。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思维方式,理解他人的立场与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处理事务。这不但是一种尊重的体现,更是一种平等的观念。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为争三尺宽的地,要他利用职权与邻居打官司。他只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最终家人与邻居各让三尺。“六尺巷”的佳名流传至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语有着它独到的价值,值得我们去学习践行。我们作为学生,或许生活还相对简单,但在晚自习时收回干扰同学的言行,午休时身处安静的教室选择小声交谈,或许可以使我们向着君子更进一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断地精进自我,终将使我们走向君子之境。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