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黄浦江畔的思考 4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4 14:18:29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处于两侧建筑的中间地带,仿佛置身于时间之狭弄,左手过去,右手现在,面前便是流淌着的时间。

  第一束晨曦凿开云层,宣告灯火将息,它直直地扑入黄浦江的怀抱,黄浦江却仿佛由着它胡闹,将那光反射得更耀眼了些。在黄浦江旁,被其眷顾的城市-上海,无疑是起早贪黑的勤快孩子,不等晨光扯开嗓子叫醒,他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我起了个大早,漫无目的地闲逛至黄浦江畔。

  向对岸的陆家嘴望去,晨光柔和了高耸建筑的棱角,使其像一群苏醒的猛兽,慵懒而暗藏锋芒,正等着这座城市的血液注入其中,焕发出现代的活力。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如同其中最醒目的那座建筑之名,陆家嘴是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光芒自改革开放以来正愈发醒目,犹如黄浦江上的晨曦,新生且富有活力,不多时便会成为正午的太阳。这里也是交通的中心,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实现了人口的快速流动,各界精英汇聚于此,每日都在努力创造现代世界的奇迹,他们正是这现代明珠的光源。憧憬和茫然的情绪占据我心多年,无论何时都是那样鲜活,仿佛一个小小的分化前的细胞,迷失在城市这具庞大的躯体里。

  在这儿时间是最昂贵的货币,价值连城又稍纵即逝,连上午都仿佛被压缩,待到回过神时,已是午后了。收回目光,转个身,是另一副光景。哥特式的尖顶,巴洛克风格,租界时期留下的建筑,诉说着曾经那段压抑的时光。上海是座现代化的城市,和这片“万国建筑博览群”一样,被留下的属于过去的东西也很多,如具有代表性的石库门,它们代表着过去,却不仅仅是过去。残酷的时间留下了它们,自是有它的道理,自是有什么值得现在的我们驻足思考。

  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在精神中留下的-从小听到大的沪剧、精致美丽的顾绣、耳熟能详的方言等,它们是过去的文化果实,在时间的洪流中幸存了下来,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土壤中生根,滋养着精神与灵魂。尽管现代有不少声音为它们的地位打抱不平,但我认为它们从没有离开过我们,相反,它们只是被埋得太深了,融进了骨血里。潜移默化又根深蒂固,传统文化一直与我们同在。

  太阳一路向西,我也随着太阳的脚步向西。街边的游览巴士总是像个旁若无人的悠闲行者,自由又随意地穿梭在街道之间,与我的出行目的不谋而合。信步登上巴士的露天二层,“万国建筑博览群”与黄浦江那侧的金融中心隔江对立,这不仅是风格的碰撞,更是过去与现在的交汇、融合,在黄浦江两侧,碰撞出矛盾的火花却又意外融洽。处于两侧建筑的中间地带,仿佛置身于时间之狭弄,左手过去,右手现在,面前便是流淌着的时间。过去的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现代的科技生活铸造我们,我们就这样成长。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压力巨大。前辈们创造的丰功伟绩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给了我们自豪的资本,也让我们肩负的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更加沉重。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脚下这片我.们热爱的土地这样说道:“嘿,自信点,你们可以做到的,我相信你们,未来的创造者们。”有了支持与信任作翅膀,便不再为负重前行而恐慌。

  巴士到站了,我的思考之旅也是时候画上句号了。夜幕准时地降临,云层一丝一丝抽走了夕阳。残存的夕阳捧着黄浦江水,细细密密地亲吻,一片波光粼粼。深深望了一眼黄浦江,我带着收获的思绪离去了。

黄浦江畔的思考

“云”的温度

  “云”的温度,不低,也不太高,似温水,却无比贴近人体的温度,温暖而恰到好处。

  氤氲初生,凝云致雨,千山绵延处众鸟飞尽,似乎只留下缥缈不定的孤云在远方凝视众生。自敬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名句到“云深不知处”背后潜藏的静默,文化之“云”似出离世外的旁观者,注视着如黄河奔腾、变幻莫测的历史变迁。

  黄浦江边一代风景隐去,广厦高楼平地而起,科技之“云”随风潮应运而生。数据交织而成的“云”与苍穹之上水汽凝结而成的“云”,共同渗透着我们生活的点滴,以一种旁观者无为的姿态,超然而立。

  “云”,当真是没有温度之物?

  我看不然。

  自然之“云”,似是同日月一般独立却冰冷的个体,然若言“云”之多情,似乎又无处不在。穿越时空的思念自云端而来,化作“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怅惘;断桥斜阳处对故乡的思愁,又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当千古以来人的情思注入无定之云,“云”已成为一种浪漫幻想的承载,在文化绘卷的高处含笑注视着岁月变幻。“云”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生活的陪伴、无言处安静的精神力量。论超然,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论志向,又有“凌云之志”,“云”如同身居高位却不自傲的引领者,唤醒无数人对梦想、宇宙的思考。“云”给予脚踏黄土、仰望天空之人一种温暖的期盼,使在纷繁的物质社会中,亦有理想的温度。

  科技之“云”,亦不仅只是一串冰冷的代码。疫情之下,“云”的概念随着人们高涨的热情化作“云旅游”“云音乐会”“云展览”······与外界隔离的日子里,科技之“云”的到来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一次足不出户可知天下的机会,让文化之美跨过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触动每一颗心。琼楼玉宇、雕梁画栋;高山流水、月色朦胧,那些昔日只在文人笔墨中窥见的景色,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掌上方寸之间亦可尽情欣赏。“云”游故宫,精美的藏品与介绍视频相结合,带来完美的视听体验;随《航拍中国》一睹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山河故里:丽江古城、梅里雪山、黄山之松、苍茫云海·····文化从未远去,而是以崭新的姿态傲然而来,再一次焕发出活力与光彩。

  “云”所承载的不仅是文化的温度,更是疫情之下人们炽热的真心。“云”游武汉的页面留言中,处处可见真情,处处可见鼓励。“武汉,我们等你!”樱花飘落如霏霏白雪,背后是古朴的高台楼阁静静伫立,缄默微笑。“云”将人民美好的祈愿飞送千里之远,汇聚至疫情笼罩的城市;将由衷的敬意与赞美,传递至为疫情付出的医护人员心中-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便重人与人的关系而轻物质的意欲。然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之下,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长,我们似乎正逐渐忘却理想社会中人性美的图景。“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纵观疫情下科技之“云”所带来的,不正是渐渐被时代潮流冲击而淡却的人情之美?因为“云”,我们得以在恐慌中不忘本心,以赤诚温良之心砥砺前行;因为“云”,传统文化中人人兼爱互助之暖意,透过屏幕传递到指尖。如此,“云”怎么说是无情之物?“云”的温度,不低,也不太高,似温水,却无比贴近人体的温度,温暖而恰到好处。

  当余秋雨先生在叶尔羌河畔远望昆仑山上绵延的天路时,突然发现,雪峰之上竟有缕缕白烟,如同人间傍晚时弥漫的炊烟飘向云层之上。其实那是高天气流所吹起的积雪,化作烟雾,于高空安静地守护着游人的到来与离开。“云”亦如此,在高空中,在我们身边,默默地见证着祖国的兴盛、文化的传承,并以其独有的温度,浸润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