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气味 4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4 15:00:22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最打动我的,便是鼻尖充溢着的属于家乡的独特气味。

  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我就随父母离开了家乡徐州,到上海定居。对于家乡的印象,在我一次次回家探亲的过程中,渐渐鲜明而深刻起来。最打动我的,便是鼻尖充溢着的属于家乡的独特气味。

  今年夏天,我随父母回乡探亲,再次踏上家乡的那片热土。

  走进家乡的集市,琳琅满目的各式摊位上,小商贩们正自豪地吆喝着自家的美味小吃:“冰糖葫芦哟··....”“臭豆腐嘞,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烧饼出锅喽!又香又脆的大烧饼哦!”....··集市道路两边各色的羊肉馆、米线馆、包子铺热气腾腾,闻一下,脚底下就像长了根一样,不能移动半步。整条小吃集市里香气四溢,让人欲罢不能,口水直 流··

  这就是家乡的气味,彻底征服我味蕾的气味,令我终生难忘的气味。家乡的城镇里,一个接一个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勤勤恳恳地搬着沉重的砖块。太阳如同一个暴君,用炽热的光芒狠狠抽打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人。他们戴着安全帽,身上破旧的汗衫已辨不出颜色,那豆大的汗珠顺着脖子流下来,随后又滴滴答答地落下来,没入泥土,可他们看起来却干劲十足。他们虽然个个灰头土脸,可我觉得他们是最美的人。他们的身上散发着泥土和汗水的气息,这气息代表着工人们的勤劳和努力,他们尽情挥洒着汗水筑起我们美好的新农村家园。

  这就是家乡的气味,建设我美好家园的气味,令我终生难忘的气味。走在家乡的街道上,远远地望见了一个老人步履蹒跚地走着,似乎正要过马路。那老人头发全白了,一绺绺银发有气无力地垂着。“要不要去搀他过马路呢?他要是摔倒会不会赖上我·····”正当我犹豫之际,只见一位少年飞快地跑到老人身旁,缓缓地携起他那双瘦骨嶙峋的大手,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老人用感激的目光望向他,嘴唇颤了几下,似乎在说“谢谢”。那个少年注意到了我敬佩的眼神,向我招着手,脸上露出了最纯真的微笑:“一起来扶老爷爷!”我犹豫地走了过去,老人望向我,脸上写满了感激和慈祥。我也轻轻地携起老人的手,他的手很粗糙,却很温暖。那一刻,我的鼻子一酸,仿佛充满了一股特殊的味道--人情味。看着少年与老人,看着这慈爱温暖的画面,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气味。

  这就是家乡的气味,助人为乐的人情味,令我终生难忘的气味。

  晚饭时间,到了外婆家。外婆忙碌的身影在厨房里进进出出,不一会就张罗了一桌子的菜,有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清淡鲜香的清蒸鲈鱼、软糯浓香的炖排骨、家乡的特色菜拔丝土豆······真是让人垂涎欲滴!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围坐在饭桌旁,这欢乐融洽的“家”的气息,瞬间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让我沉浸在其中,欢快无比。爸爸常说“乡愁就是一顿妈妈做的饭”,以前我总不能理解,但从饭桌上每个人满足的表情里,我仿佛读懂了什么······

  这就是家乡的气味,其乐融融的家的气味,令我终生难忘的气味!

  热闹的集市、勤劳的工人、热心的路人、温馨的小家,甚至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独特的气味,这气味在我心中勾勒出我对家乡的印象,也成为我心中最难忘的气味。

气味

行走在书法天地中

  行走于书法天地中,感受书法之美,感悟书法之魂,是一件美事,亦是一件幸事。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李昕霓书法,有古韵之美,亦有和谐之美。书法使人才情灼灼,书法使人怡情悦性,书法更能使人宁静致远。“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淡淡墨香,跃然于轻如蝉翼白如雪的宣纸之上,它时而轻健飘逸,时而浓重稳健,时而婉转婀娜,笔触间的多变使得书法更加充满生机。

  行走在书法天地中,你可以欣赏《曹全碑》之秀美。《曹全碑》字帖全文虽然仅900字不到,但确属隶书作品中破损最少的一块碑文。远看《曹全碑》,全文小巧精致,既不显妖艳,又不突狂野,典雅秀美应当算得上是它最好的诠释。走近观赏之,虽是用石碑刻出来的,但它并无其他碑文的刻板生硬,反倒是如书写出来一般自然流畅。你看那“女”中一笔燕尾圆润秀丽、流畅自然,犹如一位披着墨染青丝的少女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曹全碑》之美,你怎能不爱?

  行走在书法天地中,你可以领略《张迁碑》之古拙。《张迁碑》字体形态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奇。字体巧中有拙,拙中寓巧,大巧若拙。较之《曹全碑》有很大差别。一个秀美,一个古拙。尽管《张迁碑》中有许多别字,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欣赏其浑然天成的独树一帜。当你临摹《张迁碑》时,虽怪,虽拙,但整体不飘,特别浑厚,甚至还带点抖笔。《张迁碑》的浑厚朴茂算是当时的独特创新之举,

  难怪人人都说,《曹全碑》最为浅显易懂,《张迁碑》则比其深厚,《石门颂》为隶书碑文中的最高阶。《张迁碑》之拙,你又怎能不喜?

  行走在书法天地中,你还可以领悟《胆巴碑》之柔美。虽然形容《曹全碑》与《胆巴碑》的词语中都有“美”字,但这美有所不同,《曹全碑》的美在于笔画字形之美,而《胆巴碑》在于整个字之美。赵孟顺用笔虽无大起大落,但往往以微妙的表现手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真可谓是方寸之间,笔笔到位。《胆巴碑》虽是楷书,但其中有许多笔笔相连,既有楷书之规整又显行书之潇洒飘逸,两种字体的混合用在此,反而体现出书法自由状态之美。赵孟顺的标新立异也使得他成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胆巴碑》之柔,你不得不叹!

  以碑帖窥书法之美,我与书法的渊源也源于碑文。一次西安之行的误入碑林博物馆,让我从此对隶书念念不忘。妈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多久就带我去认识了一位书法老师,第一次试听许老师的文字演变史便深深地吸引了我。汉字渊源于象形,它是由图画发展而成;汉字又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书法作为汉字的一种表现形式,更好地诠释了汉字的艺术性。这节课仿佛是一盏指路灯,照亮了我通往书法天地的道路。

  每天一完成作业便是我潜心临帖和创作的时候。洗去一天的烦躁,静静打开《曹全碑》,蘸墨提笔,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挥毫运笔,每次一写就会忘记时间,有一次妈妈陪在边上都睡着了,我还在痴迷地练习着。习字需要极高的专注力,脑、眼、手全身心地投入,每每练习完便会消耗我大量的精力。依然记得去年的冬天,我为了创作一幅隶书长卷《心经》,一站就是4小时,妈妈多次催促吃饭,我竟然一点儿也没听到,直到屏气凝神落下最后一笔,我才抹了抹满头的大汗,托着酸到直不起的腰开心地欣赏着我的“珍宝”。

  正所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书法于我是一种兴趣,亦是一位人生旅途的良师。练习书法不仅仅提高了我的自身修养,积累了我的学识,更能练就我的耐心细致。

  行走于书法天地中,感受书法之美,感悟书法之魂,是一件美事,亦是一件幸事。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