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人设:灵魂外的我们 4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4 15:00:25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我想,重要的是认清“人设”背后的真实自我,抓住灵魂内外的“我”,在对未来有美好设想的同时,不忘踏实地由现实出发。

  在灵魂的本质里,有人们的自我构想,有对现实的勉强包容,有凌乱的记忆碎片。当记者们发现,某电商网站正在出售“打造人设”的素材包,其中囊括了“富人必备品”与“环游世界”的工具时,灵魂外叫嚣着的“人设”与其带来的影响正渐渐浮于眼前。

  “人设”作为“人物设定”的缩写,初现于游戏人物的属性设定中,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性格品质,以“投影”一般在他人眼里映射出“自我形象”。这其中人为的情感内涵依靠着当事人之外的“旁观者”,将富有冲击力且本为虚设的“自我构想”变成意识中固定的“概念”,最终使“人设”成为意识实体。

  打造人设,凸显出人们为表现自身“特殊性”而产生的迫切需求。人设创造了理想的形象,使之独立于人的灵魂本质。但是打造虚假人设,则难以仅仅归咎于个人灵魂本身对理想形象的片面夸大,还应该考察复杂的社会因素在其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当今快节奏的社会脚步如潮涌般将人们裹挟,继而强烈地唤起个人内心的不安、孤独与焦虑。由于对成为“社会边缘人”的担忧和恐惧,人们急于寻找慰藉与归属感。“虚假人设”中的“富人圈”“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为他们虚荣心的满足提供了可能,他们在这样看似富足安乐的生活剪影中翻找出“高级感”的标签,忙不迭地贴在了自己的身上。此外,社会对于“真正成功”和“效率”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人们当下短缺的“即时满足”,有着过度崇尚 40“延时满足”以及“高尚”精神境界的趋势。惶恐的人们纷纷奔向“打造人设”的怀抱,试图在巨大的社会图景下为自己的细微成就带来认可和夸赞。试问在一个被“人间不值得”“我太难了”环绕的社会背景下,打造“虚假人设”是否可看作一个被光鲜亮丽的屏障所遮盖的负能量堆?这恐怕是难以否认的。

  这种行为如浑浊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在人们的灵魂和喧嚷的社会中击打出层层的泡沫,源源不断地向四周散漾,一旦破裂必然招来千言万语的不满和唾弃。

  对于正为打造“虚假人设”而忙碌的人而言,他们在这样的奔走中失去了本真,执迷地陷入他人评价的浪潮中。本真的缺失,映现出“功利”的心态,又产生了类似“别人的更好”这样潜意识里的对自我真实本质的逃避。哲学家曾提及:“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没有谁比谁更重要的说法,这正是平等成为正义的基础。”作家佩内洛普或许对此深有感触。她出身名门,却一生不求功利,专注于写作,力求通过一己之力将“社会边缘人”引入大众关注的焦点中,唯一的愿望也仅是通过记录生活的琐碎瞬间聊以打发黄昏时光。她对本真的追求,正是因拥有“虚假人设”、贪求更多满足的人们所缺失并渐渐为之遗憾的。

  对于“旁观者”,特别是那些接收到别人创造的“人设”而在自身意识中产生强烈反应的观众而言,内心将会被羡慕和自卑感充斥。同时,由于自身对上述心理的不适,他们会急切地寻找另外的排解方式-效仿。简单的“复制粘贴”不仅使负面情绪被保护,而且使自己也步入了“高级阶层”,最终造成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丧文化”的传播和无知的扩散。当人们发现自己内心产生的自卑是由于自己臆想中的理想生活和现实中过多的失望挫折所致,对打造“虚假人设”的效仿能在短时间内让他们遗忘自卑,并且盲目又固执地在这一条路上奔跑,遗弃对是非的思考,忽略内心的沮丧和痛苦。如阿城在《树王》中对火光反映出自己无知的描述:“那火的顶端,舔着通红的天底。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人们似乎否认了世界上本身存在的美与丑、贫与富、是与非、真与假,这样在生命中存在的两态矛盾却又相似,绝对却又相对,判断力正由于无知而消失。于是人们只看得见万事万物的其中一态,而看不见真实的存在,不能不常使人对“虚假人设”的追随者们感到可惜和悲哀。

  “打造人设”反映的是人们固定的思维以及依赖于他人评价而生存的习惯。现实中,打破“人设”正成为促进发展、延续自我传承的源动力。当阿里巴巴CEO马云宣布卸任时,带给人们更大冲击的是他作为一个商界“成功人士”对于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独特见解。“发现、培养、支持新的领导团队,用文化、用制度、用人才来保证公司的传承”,他打破了我国民营企业家以年老、阅历丰富、创始人掌舵的传统“人设”,提出以“新的方式”经营民营企业,在民营企业家中独树一帜。这既表明了“打破人设”的现实重要性,也是对更多年轻一代审视自身、跳出局限、“打破人设”、勇于定义多重自我的鼓舞。

  否定打造“虚假人设”,并不是完全否定“人设”。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和对营造完美形象的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被看作是对平淡普通生活、平凡卑微人格的积极反抗。当下新事物的创生和发展引导着舆论导向和信息输出,都从不同方面证实了“人设”的存在也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成效。

  “人设”并非是“自我实体”,而是自我灵魂外的一部分。由灵魂内在的美好幻想和设定经过他人的精神进行投射,形成了名叫“人设”的、依赖于他人思想而存在的意识实体。“人设”无论被给予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终究是人们基于现实想象所创造的新概念,还需更多人关注和思考。

  我想,重要的是认清“人设”背后的真实自我,抓住灵魂内外的“我”,在对未来有美好设想的同时,不忘踏实地由现实出发。让“人设”成为照亮前行的灯盏,于个人,于群体,都不失为接近灵魂的本质中闪烁“完美”记号的“我”与“我们”最合适的方式。

人设:灵魂外的我们

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都说懒惰是每个人的天性,可能每个人的骨子里都住着一只小懒虫,不留神这只小懒虫就会出来作祟。以至于我们在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时不时的想要放弃。

  可是昨天自己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有那么一个人把懒惰这俩字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感觉特别的不可思议了。

  一个女孩是因为是家里最小的,所以就是深受爸爸妈妈的宠爱。以至于最后就是变得有些小矫情,一点小感冒发烧之类的就不愿意起床,这个时候妈妈也就细心地呵护着,让宝贝女儿躺在床上。

  渐渐的这个女孩就长到了躺在床上什么都不用做的甜头,于是就开始装瘫痪。

  于是这一装就是20年,一开始就是有妈妈伺候着这个女孩的吃喝拉撒。后来妈妈过世之后,那你的兄弟姐妹也就接管了照顾妹妹的重任。

  可是有一天大姐家的小孩就碰到这个女孩站起来了,不给自己的妈妈说看到小姨站起来了。可是等大家去看的时候这个女孩又装瘫痪躺在床上。

  后来次数多了之后也就引起大家的重视,不过大家在处理观察和装监控之后,那些这个女孩确实是装的。

  一开始大家就不知道说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健康的人要躺在床上装作瘫痪,后来经过姐姐们的猜测之后也就得知了妹妹的想法,是感觉每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用做还让家里人伺候着这样的感觉挺爽的。

  最后就是在医院的检查下,这女孩浑身一点病都没有。只是那的一种心理疾病,臆想自己是个不能动的人。

  最后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这个女孩总算是像正常人一样下地干活走路。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看到这个新闻自己真的是感觉特别的不可思议,各健康的人只是为了享受他人的照顾就装瘫痪,并且一装就是20年。换来了妈妈和兄弟姐妹的照顾。

  这样的人何其懒惰,又何其自私。

  这样的事情又让人感到多么的不可思议!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