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高三铭 600字高中英语作文

2022-03-15 06:50:21 栏目:高中英语作文 来源:蘑菇文

  看过很多写高三的文章,不是什么艰苦难熬就是什么魔鬼训练,还有什么黑色、灰色,阴霾,多云等等,反正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描述高三生活的黑暗。也看过很多高三学生走上极端的例子,像精神错乱啊,神经失常啊,跳楼自杀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然后阴影就这样一届一届的传承下来,慢慢地堆积起来,然后每个人都谈虎色变,闻风丧胆。

  “高三是一个魔鬼训练营。”

  “高三是孙悟空曾经修炼过的八卦炉,熬得过就有火眼金睛,熬不过就死路一条。”

  “高三是一座巨大的工厂,学生是一部部机器,机械地完成接踵而来的任务。”

  “……”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命运的权利与方式,高三只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终端考验。我不想去讨论应试教育的是非,因为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与弊端,只是每个人从小就受到应试教育的熏陶,造就了一大批的“高分低能”,成全了一大堆的“大学梦”,也夺去了一条条脆弱的生命??“生命诚可贵,大学价更高。”

  我的高三没有太多的喧嚣,我从来就不是老师眼中的“乖小子”,别人在玩的时候我认真地学习,别人在学习的时候我疯狂地玩。我很庆幸我只玩了一个月,却学到了别人学了一年也学不到的东西,也许很多东西本来就没有定数。

  高三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思考,并非可以以简简单单的“逃避”来躲过,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大包袱,走到哪里都是嗡嗡地叫着??走路背英语,吃饭念公式,睡觉想习题……高三真的要如此拼命,粉身碎骨,义无返顾吗?

  我不得不又回到教育的问题。看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常常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好习惯。”原来教育的任务不是考试。我不知道这是教育的本意或者是老师学生理解错误。家长看中的是分数,老师看中的是成绩,学校看中的是成就,是对学校的贡献。学生是一部学习的机器,不是说现实是残酷的吗,是啊,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文字只是表达一种思想而已,而不一定就是现实啊!

  一个人蜷缩在房间阴暗的角落里,然后高三说它来了,然后坐直身子,支撑着疲惫的双眼,翻开书本,红色的字迹刺眼,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却发现整个世界只剩下我一人了。于是关上台灯,开始一个人的沉默。

  对于高三,我真的想说些什么,但我已说不出口!

  大年初一,打电话给老师拜年,老师马上就给我灌输什么考试啊、复习啊,什么一模重要、高考重要之类的思想,然后在大年初一一个人躲进不见天日的房间,对着书本发呆,写着一些无聊的文字,表达一些委霏的思想。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像我这么傻。高三,我已深陷其中,我想我已经没有资格去评论它了吧。

高三铭

  一辆结婚轿车驶过了立交桥,在错综复杂的路上直接开往结婚礼堂。离婚8年的张明、王芳再次步入这神圣的地方,再次奏响那雄壮的〈婚礼进行曲〉。

  神父:张明先生,您愿意娶王芳女士为妻度与她白头到老吗?

  张明:我愿意。

  神父:王芳女士,您愿意嫁给张明先生并一直到老吗?

  王芳:我愿意。

  娇娇:爸爸,妈妈,祝贺您们重归于好,更谢谢您们给了我这个温馨的家。(眼里充满了欢乐的泪。)(在场的邻居、亲友无不落泪都为他们夫妇有一个懂事的女儿高兴。)

  故事发生在8年前的一个雨夜,屋外暴风急雨,一个美满的家庭就在这天破碎了,正是娇娇,在这8年里,像一座宽阔、平坦的桥,沟通了父母,消除了他们之间的隔膜,重建了这个家庭。

  (离婚后,王芳常去张明家看望娇娇。恰好,这天是星期日,王芳又买了许多好东西来看娇娇。)

  娇娇:妈妈,您来看我,还拿这么多东西干嘛?我只希望您常回来看看我,好吗?(娇娇满脸喜悦地问着。)

  王芳:你爸不在家吧!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娇娇脑子一转,计上心来。)

  娇娇:爸爸今天加班,得晚上才能回来,今天,您得多陪我一会儿,好妈妈!(娇娇撒娇地把妈妈拖了下来。其实,张明十分钟以后就到家了。)

  (一推门……)

  张明:娇娇!娇娇!看!爸爸给你买了最爱玩儿的fight97。还有好多好吃的。(王芳有些着急。)

  王芳:娇娇,你为什么骗妈妈?

  娇娇:爸爸,爸爸,您看谁来看我了!(娇娇拉着妈妈往客厅走。)

  张明:哦,你来了。(张明有点惊讶。)

  (王芳只点了点头,并没回答。)

  (娇娇又忙把妈妈拉回自己房间。)

  娇娇:妈妈您别怪我,是爸爸让我把您留下的。爸爸想和您谈谈。(娇娇又跑到厨房,这时张明正在洗菜。)

  娇娇:爸爸,今天妈妈特意回来看您和我,妈妈想看看你的手艺,今天您可得露一手儿。

  娇娇:妈妈,爸爸非得留您吃饭,不然,他就会怪我,还叫您提点儿意见。爸爸的手艺棒多了。(娇娇又跑回房间和妈妈说了许多爸爸离婚后的改变。王芳似乎又些被打动,胸色缓和了许多,决定留下吃饭。)

  此后,张明、王芳经常在家一起吃饭,彼此之间不再像仇人了。

  特殊的机会,使一家破镜重圆。

  (娇娇过生日,一家人去饭店吃饭,为娇娇庆祝。)

  服务员:您一家人吃点儿什么?为孩子过生日吧!一个蛋糕,多少根蜡烛?

  娇娇:十三根蜡烛。(娇娇高兴地回答。)

  服务员:多可爱的孩子啊!祝贺你们有这样可爱的女儿。(服务员夸奖着。)(饭店里看着这温馨的一家人,都议论着。)

  顾客:多好的一家人,看人家的女儿多可爱……

  (听到这“一家人”,又“一这家人”,娇娇哭了。)

  娇娇:爸爸,妈妈,我真想像以前一样,真想再拥有那个美好的家。呜呜……

  (张明、王芳出于对女儿的爱,更出于对女儿的良苦用心,终于决定复婚。)

  (回到现在,一家人快乐地团聚在一起。)

  街上的桥多种多样,立交桥、过街天桥、石拱桥……他们在沟通着两岸。娇娇--一座沟通父母的桥,更加伟大、难得。让世上多些“桥”,多些理解,理解万岁!桥,万岁!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