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三种“病症”分析与对策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5 07:22:09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病症一:走题

  一、病因分析

  考生作文走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种:

  1.课外阅读量太少,阅读面太窄。

  2.审题粗心,不能认真阅读考题。

  3.辨析能力不强,或者缺少辨析程序。

  4.对材料的把握缺少方法。一则材料提供给考生,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这段材料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考生如果没有掌握把握材料的方法,往往会出现走题现象。

  5.写作时缺少对写作过程的监控策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作家在完成对某一人物的塑造时,出错率较低的人往往在写作过程中有监控策略,而出错率较高的人则缺少这一点。因为缺少过程监控,所以常常会出现半路偏题的现象。

  二、病文诊断

  [题目]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请根据上面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文章片段]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一个身体有先天残疾的人不能采取宽容的态度,枭也想有悦耳动听的歌声,一如残疾的朋友也想和正常人一样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人们为什么这么苛刻,非要去歧视别人,打击别人呢?枭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想通过迁徙躲避这种歧视,而别人为什么不能看到这一点,非得将歧视进行到底呢?学会宽容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进修的功课,只有宽容,社会才能和谐,时代才能进步与发展。

  [病文分析]

  这则故事的主旨是什么?毫无疑问,命题者不是要我们谈宽容问题,而是告诉我们“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身缺点”的道理。因为材料重点在鸠的一句话:“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写文章要在话题材料的关键语句上动脑筋。

  三、疗治技巧

  那么如何避免走题、偏题现象呢?笔者的建议有两点:

  (一)监控

  即看到题目后一定不要省掉以下几个程序:

  1.养成用笔画出话题材料中的关键词的习惯;

  2.画出关键词后,要轻声读一下,并确认无误;

  3.养成将关键词的近义词与关键词辨析的习惯,找准写作主旨;

  4.如果是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务必为话题或材料出三个(至少两个)题目,然后想一想:命题者的目的是什么?比较哪一个题目更切合话题或材料,然后选出最佳的题目。

  (二)紧扣

  即确定了关键词或准确定位主旨后一定要记住:

  1.引论部分必须扣住关键词,组织好中心句,即论点必须清晰;

  2.每段都必须突出关键词;

  3.每一次举例后,都必须析例,在析例时,别忘了突出关键词;

  4.结尾一节要学会以关键词为中心,构造压缩性排比句。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三种“病症”分析与对策

阅卷组长:考生作文欠缺深度和新鲜度

  折射当代学生课外阅读和生活内容贫乏

  郎伟教授说,高考作文都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命题,他们偏好读书、读经典作品,而现在的学生迷恋网络资讯,很少读经典。而高考阅卷教师中,大学教师占了一半以上,如何与命题人、阅卷人的思维合拍,是考生应该注意的。

  当过高考作文阅卷组长的宁夏著名文艺评论家、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郎伟教授,近日在宁夏大学附属中学给高三学生作讲座时说,他在近年来宁夏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的作文存在两大问题,深度不够、新鲜度不够。

  谈到深度不够时,郎伟教授说,说大白话、表达人云亦云的东西很多,占到了80%,思想的深度、广度没有,其次是新鲜度不够。他说,这两点呈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课外书读得少,只在教材之内转圈,如果课外稍有涉猎,作文中都能体现出来。他从自身的体会来讲,作文能写好,要多读课外书,这是一个长期的功夫。他还说到,作文中套话多,千篇一律的东西多,很少有让人心动的东西,内容的贫乏,折射学生整天忙于书本、作业而没有生活。另外,学生接触的学术性讲座太少,无法使思想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

  郎伟教授最后说,高考作文都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命题,他们偏好读书、读经典作品,而现在的学生迷恋网络资讯,很少读经典,他们和大学教授的思维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高考阅卷教师中,大学教师占了一半以上,如何与命题人、阅卷人的思维合拍,是考生应该注意的。(记者 冯舒玲 实习生 刘佳)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