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高考文综夺分的四步法,让你稳操胜券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5 07:22:20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平静应对考试

  根据2009年高考考试时间的安排,文综的考试时间是6月7日的上午,而之前的一天已经经过了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考试。因此,杨冬莲提醒考生,无论前面的两科考的好与坏,都要以平静的心态投入到文综的考试中。前面考的好,要继续努力,前面考的不好,后面的科目更要好好把握,把丢失的分数给补回来,切不可把个人的情绪带入到考试当中。“在往年的高考中,曾经出现过个别考生因为前面的科目考的不好,在文综考试时,答题过于随意,在卷面中抒发个人感想,写一些攻击教育、攻击国家、对不起父母之类的言语,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因此丢失了得分的机会。”杨冬莲说。

  合理把握时间

  由于文综试题内容多,阅读量大,书写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在例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部分考生时间分配不均,前松后紧,试卷做不完的情况。

  对此,杨冬莲提醒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松紧有度,合理安排时间。文综试卷由35道选择题和4道解答题构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她建议考生前面的40分钟可以用来做选择题,后面的110分钟,分别为:地理20分钟、历史20分钟、政治20分钟、综合40分钟,余下10分钟可用来检查和处理一些拿不准的题目。

  在做题的过程中,杨冬莲建议考生一定要按照卷面的编排,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来做,选择题基本上为一分钟一道题,遇到停留两分钟以上仍解答不出来题目,要快速地跳入下一题,不要过多地浪费时间。

  卷面书写规范

  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因为卷面书写不规范,答案没有写在规定的答题区内或答错位置导致失分的考生都不在少数,而这些错误都是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因此,杨冬莲提醒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答题要求去答题,答案一定要按照答题卡上的要求填写在规定的答案区内,不得超出。而且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科”入座、对“题”入座,对“问”入座,切忌“张冠李戴”,即使你的答案全部正确,也是无效的。

  此外,在答题的过程中,卷面书写也要干净整洁,写字太小、太草、太挤都不好,书写字迹要清楚、排列要规范、行距宽窄要统一,要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卷面印象。

  注意答题技巧

  在答题技巧方面,杨冬莲总结出了解题的五大步骤:审、思、纲、达、查。提醒考生在考试的时候要认真把握。

  审,即: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全面准确的理解题意是答好问答题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思,即:定位构思,筛选要点。依题意。紧扣设问找准答案的切入点。将试题的有关内容与教材相关章节的内容对接起来,找准联系点,力求答题的所需知识点和基本观点全部到位。纲,即:因题定式,速列提纲。定位构思后,根据题目设问题顺序和分数的分布情况,迅速构思一份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的提纲。如遇到设问较明确,构思提纲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紧扣题意,分解要点的作用。达,即:史论结合,准确表达。行文过程中,注意思路清晰,表达的先后顺序,用词准确,观点正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概括适度。重点部分交代清楚,并尽可能的使用学科语言。查,即:细心复查,避免错漏。检查答案时注意三点:一是要查题目,看审题是否准确,有无错漏之处;二是要查所答内容是否切合题意,史实是否准确、典型、全面,持论是否公正、客观、科学;三查有无语病、错别字、错误概念等。

高考文综夺分的四步法,让你稳操胜券

学生写错字不脸红高考作文不应“宽容”错字

  最近,一些媒体上出现了高考语文作文错别字的“扣分”之争。先是新近公布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从今年起,全国卷作文中每出现一个错别字要扣1分(重复的不计)。而后又传出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今年仍实行“每错3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且扣满5分为止”。

  这场表面上看来只是关联高考语文学科,甚至是作文打分的一般纯属业务性计算分数规定之“争”,其实却是如何对待眼下学生错别字增多趋势的意识之“辨”。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认为,既然是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对待错别字决不能“心慈手软”,就算采用每错一字予以扣分的做法也并不为过。他强调,对汉字的运用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维护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威。

  错十几字是普遍现象

  一位参与高考语文批卷的老师道出了这样的事实:这些年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几乎是一年多于一年,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四五个字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错十几个字是普遍情况,极端的则要错二三十个字。而在平时,一些学生对汉字的态度也不太严肃:喜欢用谐音,甚至夹杂外文或网络语言书写作文,有的变成“无错不成文”。用手机写短消息或网上聊天时,这种错字连篇的现象更甚,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有些学生还将此谓之“新潮”。

  学生写错别字不脸红

  说到一些学生写错别字,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有些愤愤不平:“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学生对写错字已没有脸红的感觉,甚至认为,能省事替代的就好,这种缺乏是非观念的糊涂,比写几个错字更有害。”

  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时,有人将此归结于电脑和网络,不过许多老师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因为虽然电脑打字和网络联系普及,却并没有提倡过大家可以乱写一气、不加规范。事实上,文字输入法的依据,就是最规范的文字。

  本市一些语言文字工作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学生对文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淡薄了,对“字如其人”淡漠了。

  扣分能起到警示作用

  考生和家长对考分分分计较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一些语文老师提出,不能因此而对写错别字“宽容”。他们认为,学生会在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中写错别字,至少表明其掌握文字的程度还不到位,扣分是对其的正确“处置”。更有许多老师指出,既然是语文考试,那么就更应当做到文字规范,这是与学科本身的要求相吻合。高考语文按错字扣分,这本身是对汉字尊严的维护。

  一些教师还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形成学生对汉字的起码尊重。况且,从小学到高中,假如学生还错别字连篇,这本身就说明很成问题。按实扣分,既能对社会正视语言文字起到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也能对学生认真学习语文产生一个警示作用。

  因此,关心纠正错别字不应限于高考扣分之畴,而应从更宽和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