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前行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5 07:22:42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正如国歌所说的那样,面对困难,只有迎难而上。

  前行,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比如唐玄奘前行西天取经,他知道路途遥远,前方充满着未知,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前行。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无畏的前行精神,他的事迹才被吴承恩改编为闻名世间的《西游记》。中国也正是因为这无畏的前行精神,才始终屹立不倒,成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最大危机莫过于近代,中国先后遭遇列强的侵略,后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又是一致命打击。在如此危机的关头,中国并没有放弃挣扎,反而选择前行,给敌人迎头痛击。就这样,中国在前行精神的支持下,屹立不倒。

  前行,依旧激励着中国,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始终坚持前行精神,才能在人生的重重困难中突围而出,成为人生的赢家。前行,使得中国人进步飞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据一席之地。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最年轻的我们,必须保持前行的状态。面对沉重的学业,我们在熬夜中奋进…………正是这些,才使中国人更加优秀,不断前行。

  前行,就像在长跑中,明明终点很遥远,却没人选择放弃,更没人选择后退。他们不仅要前行,还要比别人更快达到终点。每个人都懂得这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们都在前行,努力地前行,正是因为这种奋进的氛围,中国人才能前行地如此快速,中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

  其实自然界的万物都在前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前行也是要分的,得看他走的是上坡路,还是下坡路。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有的人,遭受打击后,对人生就失去希望不再前行,按下了暂停键,有的甚至选择走下坡路。要减少这种现象,必须让人们明白应该怎样努力前行,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绝不轻言放弃。

  所以,面对充满未知的人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前行,不断的前行!

前行

《论语》中的利义观

  《论语》代表仁义、伦理和道德,传统观念总把“义”和“利”对立起来,这从古代中国到西方都有这种说法。但在近期的《论语》阅读之中,我发现其中有着不一样的利义观。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如果不追求物质的进步,人民、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富庶,这显然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不利。但孔子又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致富的根源就是要根据“仁义道德”和“正确的道理”,这样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才能持续下去。当今社会不乏有企业或个人赚着不义之财,违反市场道德规范,置利益于一切之上。更有甚者,表面做着公益和慈善事业,背地里昧着良心赚着黑钱,利与义完全对立,这与孔子在千年前的教诲远远背离。

  孔子从未贬低商人,但离开道德的商人,绝对不会是出色的商才。“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得到了利益,失去了仁道,甚至想尽可能钻法律的空子去达到赚钱的目的,这种利己主义只会把个人以及国家送上不归路。近期,爱否科技相关负责人在网上大肆质疑华为的拍照技术,断定其虚假宣传,以达到博取眼球和谋取利益的目的。随后在事实面前,该负责人无话可说,随即被开除。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应是坚守道义,不侵害他人利益,用正当的手段和自身的实力寻求商机。该负责人哗众取宠,自以为是,当然不会再商业的道路上走得长远。

  当利义观绝对对立以后,为富不仁的说法自然兴起,当社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时,就会留下给不法之人谋利的空间。这种情况下,道德的自律显得十分重要,《论语》可以教给商人如何“取之有道”。同事,也要明白“求利”并不违背圣人的古训,“阳光下的利益”自可争取,不必认为其有愧于道德要求。

  正确理解孔子的利义观,才能形成诚信为本的市场经济。利与义,合则两益,分则两伤。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