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老屋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5 07:22:42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他其实一直被那老屋所囚禁。

  当他驻足在这灯火辉煌的城市前,看着那些穿越商业街的衣着光鲜的人们,听着过往汽车的嘶鸣,故乡里的那栋破屋便像一只蝙蝠展开了巨大的翅膀,在他的心上投下无法抹去的黑色阴影。

  他能清楚地听见”你不属于这里。”

  盛夏,六月的阳光在这座南方城市显得异常的毒辣。他想起幼时在故乡的小河里游泳,那样的清凉。父亲在地里挥汗如雨,他能看见金色的麦芒蜇了父亲的眼睛,于是边爬上岸,一路小跑地跑回那栋破屋,那栋黑色的,腐朽的,摇摇欲坠的破屋,拿来凉毛巾给父亲擦汗。

  是的,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城里人与乡下人的不同,那是那栋破屋还是他最最依赖的,温馨的港湾。

  父亲催他回家的电话已经来了好几通,他懒懒地收拾着行李,是的,学校放暑假,他没有什么理由不再回去。可他真的不想回那栋破屋。他用了一年的代价让自己脱离那可笑的“乡巴佬”的外号,用最快的时间让自己脱胎换骨,让他甚至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城里人了,可父亲和那老屋又这么猝不及防的出现,把他的幻想击成碎片。

  他心里突然很烦躁。

  不知是因为许久没有走过山路还是因为今天穿了皮鞋,今天的这趟山路他走的异常艰难。抬头能看见那栋老屋孤零零地驻在田野上,破旧的像一只没了羽毛的老鸟,再走近些,能看见父亲站在门前迎他,花白的头发在空中闪耀。父亲的皱纹似乎又深了些,不过笑容却满当地快要溢出来。

  父亲对他笑,接过他的行李箱:“回来啦!”

  “嗯”

  他进了屋,屋里那股腐朽的,潮湿的发霉气息,和他记忆里闻了十九年的气息一样。他寻找着茶几想把带来的水果放起来,东张西望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才想起家里根本没有茶几只有一个断了腿的吃饭桌,他想找个水杯喝点水,最终只找到一个盛着黄色液体的豁嘴茶壶,盖子没了,手柄上油腻腻的满是污渍。

  他内心的无名邪火几乎是一瞬间跳了出来,但极力忍耐着:“乡下这么个破地方,为什么要叫我回来?”

  父亲有些莫名其妙:“乡下人为什么不回乡下?“

  这句话简直是引爆他的导火线,怒气一下子膨胀开来。“我不是乡下人!”他恶狠狠摔门而出。

  “乡下人怎么啦?乡下人怎么啦?乡下人最是老实勤快,乡下人最是踏实能吃苦……”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些什么,他没听清,也不想听清。

  那一次在老屋的争吵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那一夜之后,他才真真正正的成熟了起来,由一个容易愤怒的毛头小子,蜕变成一个成年人;那一夜之后,他才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人世的无常,与之相比,他那自尊心简直渺小的微不足道;那一夜之后,他才真真正正接受了自己是个乡下人的事实,这没什么,也用不着害臊。

  那一夜,他抱着父亲的遗像,哭到声嘶力竭。

  父亲走了。

  很多年后,他回到老屋,把单位发给他的荣誉证书,端端正正地摆在父亲的遗像前。正如父亲所说,当一个人既有乡下人的踏实肯干,又有城里人的机敏灵活,他不成功,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他正积极地在城市里打拼,当他累了倦了,便回到老屋,侍弄侍弄地里的庄稼。他一直觉得,父亲去世后,那种乡村人对土地的眷恋如一脉相承般传到了他这里,让他铭记土地,并爱上土地。夕阳西下,他拄着锄头向老屋走去,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父亲立在老屋前,花白的头发在空中闪耀,肃穆厚重的老屋在田野上静默着,就像以往的那些个普普通通的日日夜夜,老屋和父亲一起,守望着儿子的归来。

老屋

我爱读闲书

  在别人眼里,我可能是个另类的小孩,我非常喜欢读闲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不少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感兴趣的闲书上,而不是全部用在学习上,用妈妈的话说是“光看些没用的闲书”。

  在小学,我就喜欢读闲书,可以用“废寝忘食”和“手不释卷”来形容,那时,妈妈支持我。不过那时的我就看《格林童话》、《鲁滨孙漂流记》之类的少儿读物。有一次,我在家中书橱拿了一本《古代文学作品选》,越看越喜欢,有一种发现至宝的喜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找各种古代文学作品来看。

  到初中时,因为上课看“闲书”被老师找了家长“微博”。妈妈劝我:“现在应该以学习为主,等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读书了,现在压力这么大哪有时间看这些没用的闲书?”可是,还有几年才能考大学,我怎么能放下心爱的书本?课本之外的广阔文学世界吸引着我,从此,我的读书转入“地下”,想方设法躲避妈妈的“围追堵截”。我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有时候也会消遣一下,读些网络小说,我偷偷买了桐华的《步步惊心》、《大漠谣》。

  高一时,《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书,尤其是前80回,看过几十遍仍不尽兴,那木石前盟、那金陵十二钗、那“情不尽”、“债难偿”的“痴男怨女”,让我流连忘返。古雅的楚辞、精炼的唐诗、优美的宋词和《红楼梦》中的诗词都是我喜欢背诵的。语文老师因为我熟练背下《葬花吟》而高兴,对我妈夸奖我,竟吓了我妈一大跳,她气恼地问我:“你什么时候背的?为什么不专心学习?”进入高中,我有了一定的财务自由,偷偷买了《人间词话》、《容斋随笔》等。这些书我现在不敢曝光,因为可以想象妈妈看见会是什么表情。

  正处于高二攻坚时期的我要看大量的教辅书,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细细研读国内外经典文学“大餐”。但为了不使自己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增长见识,提高“微博”思辨能力,我会有选择地看一些信息量大、权威性强、观点新颖独到的杂志,作为“快餐”来为自己补充营养。像《半月谈》、《南风窗》、《看天下》这些杂志,都对报道选题精挑细选,对观点和知识沙里淘金,读它们,我就不必再在错综复杂、真伪难辨的海量信息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可以把生活中一些零碎的时间给充分利用起来。做题累了,睡觉之前,书桌旁,床头边,随手拿来阅读,三五分钟就可以了解最近的新闻资讯,也可以看些网络段子,娱乐娱乐。泡脚放松的时候,可以看看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与爸妈交流一下观点,或是研究一下即将上市的前沿科技产品的新动态,课下和同学PK。可以说,这种“快餐”既用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让我“换换脑子”,又满足了我阅读和求知的欲望。虽然作为一种“快餐”式阅读,杂志难以让我获得大部头作品所带来的系统知识和厚重感,但杂志那集束炸弹般的信息量和引人入胜的观点碰撞还是一直吸引着我。

  我爱读闲书,读闲书的乐趣是别人体会不到的。如果像妈妈希望的那样,只看与学习有关的教辅书,那就不是我了。我最想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希望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拥抱更多的古籍。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