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黄浦江畔的思考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5 07:22:49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或许真是江畔的目新月异吧,古人浮一大白的工夫已是信息化时代追不回的一载春秋。

  作为今年人数飞涨的中考生中罕有的“海漂”,扳扳手指头往返沪上十余次,而为城中这条巨龙驻足的机会,却只有三次。我与黄浦江的故事,或说黄浦江给予我的思考,薄可如生宣,厚可如浓墨,一点情愫,必有回响。

  初到沪上,是2010年世博会时。已经不记得场馆的壮美和文化的惊艳,回望只见人山人海,我是九牛一毛;馆里人头攒动,倒也不过是上海城里的沧海一粟。人多声杂,莫如噤声,此时的我倒也晓得躲个清静,偷跑出来。

  出门即见黄浦江。几日前母亲给我看幼教书上“汩汨”二字形容水流,眼前虽净是潮流,我也不详解“汩汩”一词,但我却私心觉得,这词儿绝不是这么用的,再如何也不能用以描述眼前的景象。第一次见淡黄的“玉石”滚滚而来,又不停歇地远去,船行如织,一点点扁舟或游轮分割出柔软的白色线条,一帆帆满载的希望在宽广的水面上拥有着自己的浪花。凌乱的五线谱把一朵朵音符推上堤岸,她博大的胸襟也便止步于此了。

  我很快爱上这里的一切。木质观景台上的人们因为见惯了江水吧,无人有闲心再品一味景色,更无人担心一个六岁毛孩。自由的世界里我看咽着黄浦江的任意一点姿色,艳阳下,中国馆在身后骄傲地用红色将金辉反射,一个男孩在江边种下自己与申城再约的梦想。

  再来到黄浦江畔,我已不记得是何年何月了。只想起来是故乡鲜有的寒冬,但家里的雪却好像融化在了黄浦江里,外滩温润得令我与这座城市和这条在此躬身的绸带都毫不陌生!羽绒服在江畔开出一朵朵琼花,映衬着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华美和新年的钟声..····文化的碰撞和历史的印记在这里入木三分,黄浦江里有甘霖被裹挟东去,也有更多的血泪被藏在江心。静谧而喧嚣的夜里,七彩霓虹和摩登天地是这座城市的荣耀,而我正有幸见证着一切。

  那夜江上无月,游船上彩灯迷离,我却再未能找到扑面而来的惊奇和一个个冲我而来的音符。和魔都一样厌恶黑夜的我心里明白,华美之下的江畔总有一层寡淡的忧伤,因为滔滔的江水是带着历史来冲刷和哺育这片土地的,没有无边的落木,但不尽的江水却也永远带着上一刻或喜或悲的情结滚滚流去,让我实在无法不回眸。

  或许真是江畔的日新月异吧,古人浮一大白的工夫已是信息化时代追不回的一载春秋。再到黄浦江畔已是枫叶似火的季节了,而我从一个寄居的过客变成了江畔闲看春恨秋悲的又一个“当地人”。

  后滩是少数能在江上遇见芦苇荡的地方,没有了夏炙冬寒,阳光变得和煦,芦苇像麦穗一样没有骨气地起舞,把阳光晕得如此迷人,江水托起漂浮的码头,令我荡漾起来,周身都带着绝对的浪漫。江畔妄想着在十一月里招蜂惹蝶,却误请来一群追逐未来的年轻人。一缕缕金风吹来的离愁使这里堪称江南的灞桥,黄浦江有一天竟也叫我不敢直抒胸臆了!

  脚下是水流,是生机,是自由在“汩汩”地流着,严谨得看不出匆忙,她会流到何时呢?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我爱这里,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我生活在这里。”这是我对黄浦江的呢喃,而她给予我三百里

  繁华的昨夜、今晨和明朝······

  苏州河汇入她,一条条里弄汇入她,一叶叶扁舟那么爱她,一个个像我一样的人儿在江畔留下姓名汇入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生机勃勃的未来!沿黄浦江畔,上行十里,又见中国馆;下行十里,又见外滩。

  我自以为看见历史的宏大,却仍在黄浦江畔一隅思考未来。枫苇弄情之美,却也只拨动我这一己心绪······黄浦江畔到底有多少故事、美丽和机遇,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却已见无尽的活力与辉煌在迸发出来·.....大概这便是“未来可期”吧!但我晓得,它远不止如此!

黄浦江畔的思考

我的风采

  这就是我,玉石青花,墨痕山水。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一题记

  疫情期间,偶然关注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详尽的文字、精美的骨瓷,带给我的,是线上云游-穿越时空隧道的震撼与无 限遐想······

  我没有琥珀的柔美多姿,没有金子的熠熠生辉,更没有玛瑙的光彩夺目,但是我却有着江南烟雨般的温润、海清色般的风采。我,便是那隐藏在江南杏花春雨后的玉石青花。

  我是古代才子佳人笔下“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的绝代风华;我是王昌龄心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赤子之心;我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刀光剑影背后“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酒光玉色;我更是上元节“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盛世之风。

  多少人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垂泪,我被佩戴在君子身上,故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若你没有“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又怎会知晓我的那般温润?

  我曾来之不易。卞和因我被诬为石头而处以刖刑,楚人在山中痛哭文选了三天三夜,剖开查看后才发现,我是一块举世无双的美玉,由此便有和氏之璧的问世。秦王把我雕成传国玉玺,是对王储扶苏的期待;又用边角雕成长命锁,则是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我是那一尊传世的青花瓷。景德镇赋予了我传世名篇,笔锋在我身上绘出了或浓或淡的愁与爱。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有些事,早已淡忘角落,只余青花,世世永流传。

  我早已被中华名窑注定了不同凡响的一生。我爱定窑“炉火真传卓不群,风梳雨洗定窑新”;我心系汝窑“垂胆新瓷出汝窑,满中几荚浸云苗”;我醉心龙泉窑“琢瓷作鼎碧于水”;我痴迷建盏“二月常新官字盏,游丝不到延春阁”。釉料,如熊熊烈火把我凝结成坚定,尽情描摹着属于我的风采。

  我经历过制瓷,先是干净的泥坯将我定型,接着染上清透纯粹的釉色,雕出的一朵朵青花如游龙戏凤,虽不辉煌灿烂,却震撼着华夏大地。又忆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绿色,还念起“后来居上数东洋,夺取万邦瓷市场”的东方,更着迷“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烟雨色。

  青山烟雨客,似是故人来,青花落笔思旧处,经年,残香断。

  这就是我,玉石青花,墨痕山水。这是我的风采,更是令亿万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风采!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