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挥手自兹去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5 07:22:56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我捧着书坐在田径场上的一棵大树下,几片柳絮在风中飞舞,阳光透过层层枝叶,被剪的零零碎碎的照在书上,书墨发出淡淡的幽香,那书上的一句诗使我有丝丝惆怅,搅乱了我学习的心思,我抬头望望天边陷入了沉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只小船缓缓向我驶来,船上站着的显然不是孟浩然,而是一位老人拖着佝偻的身躯,蹒跚地走到船边向我招手。我开心的呼唤着她。心里默念:快点靠岸吧,快点靠岸吧。船离我越来越近,却越来越慢。我们之间隔着一片无法逾越的河水,我焦急的呐喊:快过来呀。但她站在船上一言不发,慈祥的望着我,我们之间仿佛隔得很远,远到好似是两个世界的人。又仿佛离得很近,看得清布满皱纹的脸颊,看得清头上数不清的白发,看来清她眼角泛起的泪花。

  我不忍再看这位被岁月蹉跎老人,好似万箭穿心般的刺痛向我袭来,世界反反复复错错落落。来不及让人叹息终要各奔东西,就像精彩的电影也会终结,戏幕起,戏幕落,终于落。停留在戏幕中的身影却不能说是永恒,却也不能从来。人总是这样,总要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这个时候我们才懂得对身边的人好些,因为不知道下辈子是否还能遇见,但却有些晚了,毕竟无法回到从前。无法改变,只能突然理解,突然想念,我渐渐明白,有些告别就是最后一面。我琢磨着: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

  小船慢慢驶动愈来愈远,我焦急的团团乱转,竭尽全力的嘶吼着:别走啊!你快回来。可小船仍向远方驶去,我的嘶吼显得那么的苍白,那么无力。

  春天的暖风渲染了无数意境,醒来也在原地。悲伤和难过席卷而来,化为泪水。落在了书中那句诗上: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我仿佛又看到那棵老槐树,家乡门口的老槐树,槐树下有一位慈祥奶奶抱着他的孙儿乘凉。

挥手自兹去

繁星满空

  在幽远昏惑的万古长夜中,那微末的光亮汇集而来,亦足以照亮一方远空。

  金戈铁马,侃侃而谈,一边是国与国的兼并、分离,一边是学术的碰撞,思想的升华,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文化极致迸发的朝代,这份特殊足以让中国历史特地开辟一个空间来安放这些极致的辉煌,这,便是春秋战国。在史书上,它由国与国的交锋组成,但在文化上,他只是伟大学术的体现。在黄河流域,他表现在诸子百家的一次次“争鸣”中,在长江之畔,它由屈子的指天诘问领衔。它的前端是孔圣人的一次次匆匆而行,是老子的古道西风,西风古道,它的后端则汇集在稷下学宫的一场场争辩中,出现在那个头戴花冠,离群而高贵的诗人身上?中国,何其有幸!得以在史书上轻抚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能够在九州课本上吟诵他们的伟大,自古至今,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跨过这片拥挤而又广阔的长空,起眸望去,那是魏晋名士的聚集中心,在它的面前是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和“三曹”,在它的后面是南山豆,东篱菊。诗歌的臂膀,文脉的本质,在那里被深深的熏陶着。越过这些,后面便迎来令国人深深陶醉的唐朝。

  那是一个雄伟的王朝,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在这里,文化与政治相辅相助,达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平衡,唐朝的君主深深地拜服在文化之下,文化亦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君权与文柄在无数次的谈判之中选择了这样一个朝代,这样一位君王,从此后人在唐诗之中追寻着本应模糊的唐朝影子,却也让这样一个王朝深深地烙在国人心中,成了我们的魂牵梦萦,不可言说。

  五千年的文明,留下的庞大积淀,令我们在岁月中不断地寻找,探索,即便如此,亦有遗漏的,那便是黑色的光亮。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属于墨家的八个字,到底遗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他一身黑色,匆匆闯入了诸子百家之中,引得众人纷纷惊愕,但细听他的言辞,平淡朴实中蕴藏着大智慧,这便是墨子,这就是独属中国的黑色哲学。他的学说,他的兼爱,理想而宏大,恰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这种理想就像天际的光照,虽不可触及,却让人明亮”但也因此致使这种“兼爱”不像儒家的“仁爱”易于施行,即便如此,在漫无边际的历史残忍中,连儒家的“仁爱”也令人神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被上层贵族所排斥,被中国所亏待的学说,最终陷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融于民间的文化,它无处不在,却失于源头。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于是,在本应黑暗蒙昧的长空之中,猛然出现了如此多的光亮,照亮了它,从此,长夜变成了白昼。在那岁月的悠悠流淌之中,轻轻捧起那本应作古的墨色文字,缓缓流入心田,融于骨血再难割舍。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