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读《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有感 读后感作文

2022-03-10 05:42: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读《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有感

               湖北省武穴市实验中学七(9)班  项禹章

    寒假里,我阅读了《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这篇文章。它讲述了作者自己的艰辛生活和奋斗历程。读过以后,我深深地为作者那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所打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不满三岁时父亲去世,当时妹妹刚出生两个月。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母亲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来维持,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作者入中师刚半年多,母亲又不幸去世。他和妹妹的生活都难以为继,更不用说上学读书。可是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境下,作者硬是凭着个人的努力读完了中师读大学,还供妹妹继续上学读高中。这其中的艰辛,又岂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作者的不幸和面临的困难,若是放在一般人身上也许早就垮了下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作者呢?是从他母亲身上学到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的奋斗精神!因为有了这种奋斗精神,他七岁时就“拿起镰刀和绳子上山砍柴,用嫩弱的肩膀将一担担柴禾挑回家”;因为有了这种奋斗精神,上中学时他常常在周末步行爬山一百里地往返于家里和学校;因为有了这种奋斗精神,读中师时他“在课余时间,到附近的菜场运菜,到车站当下扛,到建筑工地当抹灰工”,以解决自己和妹妹的学习生活费用;因为有了这种奋斗精神,在大学里,每天早晨同学们还在睡觉,他却“悄悄地爬起来,躲到墙角一遍一遍地朗读英语,甚至背下来”,以缩短与同学的差距;因为有了这种奋斗精神,他“擦去妹妹的泪水,自己却像当年的母亲一样悄悄地咽下酸涩的眼泪”。
    想想作者的艰辛生活和奋斗历程,再看看我们这些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在家里有父母的疼爱和爷爷奶奶的呵护,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帮助。我们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无忧无虑地生活,茁壮成长。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别啊!
    与作者相比,我们是什么都有了,什么都不缺。但仔细想想,我总觉得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了什么呢?我们缺少的正是作者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虽说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却也好不了多少,常常是挑肥减瘦,这个不爱吃,那个不爱喝。自己的被子不叠,自己的书桌不抹,自己的书本不整理,更别提做一点家务事了。平时一有时间就想到看动画片和玩,就别说主动看看书开拓一下视野了。做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就依赖老师讲解,学习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没想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所有这些毛病,不正是缺少作者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的表现吗?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怎么能再让孩子去吃苦受累呢?”是的,如今祖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是没有必要让我们再去吃一遍苦受一遍累了,但是,这种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不能丢!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少年儿童,时代赋予了我们肩上重大的责任。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在将来建设祖国的征途上,我们会面临着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没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能行吗?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读了《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这篇文章,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不平凡之处;更深深地感到,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是多么需要他那种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指导老师:陈莹

读《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有感

别无选择有感奋斗

《红字》读后

《红字》是美国小说家霍桑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作品之一。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中期加尔文者派统治下的波士顿,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现状入手,通过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悲剧来揭露当局对人们精神、心灵和道德的摧残。

    海丝特*白兰是一个在婚姻上遭到不幸的女人,年轻美貌,却嫁给了身体畸形多病的术士罗杰*齐灵沃斯,夫妻间根本谈不上爱情,后来,罗杰又在海上失踪,杳无音讯,白兰孤独的过着日子。这时一个英俊有气魄的青年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闯入了她的生活,他们真诚的相爱了,度过了一段隐私但热烈的爱情生活。不久,白兰由于怀孕的隐情暴露,以通奸罪被抓,在狱中生下了女儿小珠儿。

    按照当时的教规,白兰只有交代奸夫的姓名才能获得赦免,否则将受惩罚。然而执行审讯任务的却正是他的情人。白兰宁愿独自忍受任何惩罚,为了把她和丁梅斯代尔之间的爱情深深地埋在心中,她坚强的挺住了。

    海丝特*白兰受到了惩罚,她必须终身穿着一件绣着红色A字的外衣。字母A代表“通奸(Adultery)”一词。白兰带着小珠儿离群独居,在郊外偏僻的茅舍中过者孤寂的生活。而用心险恶的前夫罗杰发现了丁梅斯代尔的反常表现,利用牧师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不断地折磨他,终于丁梅斯代尔在他即将升为主教的前夕,当众宣布了自己的秘密,丁梅斯代尔向周围的人们展露了这首爱情的颂歌。当他把自己的胸衣扯开时,一个猩红的A字烙在他的胸前。他在自己的爱人身边离开了人世。

    海丝特*白兰,他坚强,有毅力,对爱情忠贞不渝。虽然被统治者认为有罪,但她是清白的、纯洁的。她的精神不断上升,成为真、善、美的化身。她的举动是对封建政权与教权压迫下的爱情、人权和自由的充分肯定。

    丁梅斯代尔最初与白兰产生了炽热的的爱情,虽然他一度退却了,为自己能够隐蔽的安慰,但内心的痛苦并没有因他的安全而平息,相反,越来越强烈。他与白兰的约会,他在枷刑台上的自我忏悔,他们的逃跑计划,以及最后的公开演说,都成为了丁梅斯代尔向着爱情的祭坛一步步走近的脚印。最后他扯开上衣,人们见到了烙在他胸口的红色A字。这个A字实际上是烙在他的心上的,这是爱情的升华。

    作者用蔷薇花象征美与善,用监狱象征死亡,用一道光,一只鸟……象征丁梅斯代尔与白兰之间的爱情的结晶——小珠儿,使作品充满着一股迷人的魄力。

    在作品的最后,在白兰和丁梅斯代尔合用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一片墓地上,刻着血红的A字。”这句话不可谓不意味深长。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