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46?那时,我泪流满面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39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那时,我泪流满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题记

  一滴冷泪打湿满江清雅,我轻轻合上古书,思绪的婉转弦声余音缭绕。微风袭过,面上冰冰凉凉,才明白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倚在窗框边,缄默不语,让自己回到那个愁情缠绵的故事中去,那个青瓦,飞花,冷月的情愫中。

  "一?净土掩风流",流沙从她的指尖缓缓逝去,掩盖着凋零的怨花,曾几何时,花儿们自认有亘古不变的璀璨,然而今日却是低落的殉葬;曾几何时,她清香依旧,仍是阆苑仙葩,然而此时也逐渐徘徊在香消玉殒的边缘。

  那时,我明白花的无奈,她的落寞,我无语,自是低下头,让泪水滑落……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满天是低沉的悼念,却不知是为凋花的完结,还是为了她衰落的红颜。最初只不过是荷着花锄,伴着冷月葬花魂,然今花的祭竟让她自怨自艾。或许她本身就是有不同他人的水一般的女儿情怀,抑或是感到自己命运的多舛同这飘零的花是惊人的相似,殊途同归,都会面临红颜衰败,但她却不知,花有选择绽放的方式,却没有静候死神的权利,而她也是这般。

  那时,我明白花的终了,她的哀怨,我不言,自是捧着脸,让泪水风干……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的明媚鲜妍是开放时那刹那间夺目的光辉,但她的明媚鲜妍并不如此,她应凭借自己的才华去使人生流光溢彩,她更应发散出身上浓浓墨香去让命运背道而驰,可她没有这么做,她让自己的愁绪斩断了一切好的鲜活的希望,让自己也同这凋花一般逝去,"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何必呢?何苦呢?我真想说,其实你的追求并没有隔着层沾染灰尘的玻璃,你抓着了,也触得到,为什么要这样任红颜老去呢?

  那时,我不懂花的选择,她的抉择,我无言,自是仰起头,让泪水暴露在暖阳之下……思绪似仍在飞纷,亦似已感到了逼人的寒气,是泪害的吧?

  安定下一颗纷乱的心,想着她的双眸,似寒星,似银珠;念着她的笑颜,似花蕾,似清潭;想着,念着,只因那时她的冷月葬花魂,我泪流满面了。

  花自飘零水自流,素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怀,但她却不在。

  花凋。

  泪凝。

  人不在。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点评】从行文看,可以看出作者对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熟悉和喜爱,不论是古诗或古文的功底都不错,不仅在题记中引用了李清照的诗句,而且文中不时出现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葬花吟》和《枉凝眉》的歌词。本文通过对"黛玉葬花"这个经典片断的诠释和黛玉凄凉身世的感慨,将读者带入作者所营造的缠绵悱恻的意境中去,仿佛作者自己就是那位多愁善感的才女,使读者也不禁与她一同流下同情惋惜的泪水。

  在思绪婉转的抒情中,作者也不忘发表自己的观点--黛玉不应该选择哀伤和死亡,她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人生"流光溢彩"。

  作者给自己的同龄人一个很好的榜样--阅读名著,吸收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化为自己的语言,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捷径。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46?那时,我泪流满面

07年中考优秀作文:我是怎样学好地理的

  我是怎样学好地理的

  内蒙古考生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们的地球地理与经济概况复杂,奥妙无穷。你若想对它们有更深的了解,必须学好地理。

  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呢?下面我就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首先,应当结合课本中的地图以及有关地图的介绍进行记忆。记好地图,是学好地理的重要途径,可以根据地图进行形象记忆。以中国地理为例:心中有地图,我们就可以记住自西到东分别是新疆、西藏、青海、四川……黑龙江。要让脑中有个立体图像,便于记忆。

  其次,可以借助大的河流来进行记忆。大江大河的流域都很广,记住它们流经的地方,就可以记住相应的地名。例如,南美的亚马逊河,横穿了南美洲北部的广大地域,而它的两边就是宽广无边的亚马逊平原。这样,我们就可以记住亚马逊平原在南美洲南部。

  再次,就是把气候普遍相同的地区归为一类,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如,在高纬度地区的英国、挪威、丹麦、冰岛等地区,气候基本一致——干冷、少雨、温度低。我们可以把丹麦或冰岛作为代表来记纬度较高的国家的气候特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下苦功。想学好任何知识,不下苦功是不行的,地理也是一样。

  以上,只是我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的粗浅的心得体会,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多多指教!

  评析:

  中心突出,针对性强,是这篇发言稿的最大特色。一篇好的发言稿,关键就是要看它有无针对性,要明确会议的中心是什么,出席对象有哪些。命题中的材料告诉我们,这是关于初中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学好地理课”的报告会,发言当围绕这一点进行。同时,发言的内容既不能过于浅显,又不能过于艰深。过浅,会使听众感到不满足;过深,又会使听众感到困惑。听众本来明了的问题,一个劲地去讲,会使人感到厌烦;听众亟需解决的问题,却毫不涉及,会令人失望。这方面,本文处理得较为恰当。开头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声呼告,“呼”出了发言稿的表达特点。短短两句话,既简述学好地理的重要性,又突出本次报告会的主旨,材料扣得紧,很有针对性。且自然转入论述的重点,不至于显得突兀,内容上也非常切合初中生。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是这篇文章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一个设问,紧扣文题,又抓住听众,然后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会有条理地加以阐述。“首先”“其次”“再次”,逐项分述,有理有据;三个方面,三条方法,易听,易记,听众易于把握;举例通俗较有代表性。最后,首尾照应,语言得体,让人信服,称得上是篇上乘的发言稿。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