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07年中考满分作文4?我们的心近了(盼奥运)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39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2007年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

  【真题回放】

  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考场佳作】

  我们的心近了

  安徽一考生

  奥运会是我们全国人民共同期盼的一场盛会。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奥运的火炬的熊熊火焰燃起时--我们的心正悄悄靠近。

  --题记

  盼,盼什么?我问高山盼什么?高山不语。盼重穿绿装吗?那一个个快乐的绿色精灵已悄悄爬上你的双眉,为你妆扮泛白的双鬓。盼鸟语花香吗?满山的花儿争奇斗艳,遍野的莺歌燕舞传递着春的消息。巍巍的大山啊!你到底在盼啥?大山回头,轻轻对我欢唱:我盼五环到中国!哦,大山,原来你也有一个五环梦!

  我问流水盼什么?流水不语。盼清流见底鱼虾嬉戏?你的脸庞已经清秀亮丽,你的瞳孔中映出我欢笑的身影。接天莲叶无穷碧,河中的鱼虾成群戏。湾湾的碧水踏着轻盈的节拍奔流向东,以磅礴的气势汇入大海。你究竟在盼什么?流水回头,悄悄对我耳语:我盼五环到北京!哦,流水,原来你也有一个五环梦啊!

  昔日子期访伯牙,今朝高山应流水。知心人说不尽知心语,同心人同语五环梦。

  邻家的雨燕生下个小妹妹,唤名叫盼盼。盼盼呀小盼盼,你又在盼什么呢?盼早日羽翼丰满去搏击长空,盼早日成长为祖国添砖加瓦?盼盼呀小盼盼,你到底在盼什么呀?盼盼呢喃:盼五环!

  盼五环--多少个风雨街头,多少次烈日当头。我曾对着长空呼唤五环。五环,五环,几代人谱了几百年的梦想,在今朝能否实现呢?五环,我们齐声呼唤你,我们共同等候你!呼声飘过大海,越过小溪,传向遥远的天堂,也传向每个人的心田。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夙愿和梦想。让我们紧握双手传递出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紧紧相拥共同传递奥林匹克理念;让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实的步伐迈向辉煌的明天!

  当明天的第一缕朝阳透窗直射时,当鲜艳美丽的花朵争芳斗艳时,当中国人民的心中怀揣同一个梦想时,当奥运健儿在赛场奋力拼搏时,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梦。那时你会感受到每个人火热的心跳,你会感受到我们每个人的激情与温暖的怀抱。此时,我们的距离近了,近了,近到可以听清楚对方的呼吸声。我们的心也在慢慢靠近。让我们用自己火热的激情来共同祝愿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吧!

  【点评】

  当很多考生将"我们的心"定格在"我与老师""我与父母""我与同学"等等时,这位同学独辟蹊径写出了自己"盼奥运"的心情。内容上的出新是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其次,本文在写自己"盼"奥运之情时,不是直接地倾诉,而是借高山、流水、雨燕等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来间接表达,这样文章就有了浓浓的拟人气息。这是这篇文章的又一突出特点。最后,文章主题积极,结构井然,语言流畅。对一个初三学生而言,此文显示了小作者较扎实的语文功底。本文最后得分:28(内容)+23(表达)=51分。

07年中考满分作文4?我们的心近了(盼奥运)

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1??得民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沟通彼此的桥。

  请你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见闻、看法、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要求:

  ①不少于500字;

  ②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审好题,选好材。

  本题是一个典型的话题作文,要正确理解提示语中"墙"和"桥"的比喻义。在本题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墙","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桥"。题目中说,"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犹如一堵厚厚的墙",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人与人的心灵"这五个字,这里限制了范围,说明我们在选材时应着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不是人与自然或人与动物;"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立一座沟通的桥",说明我们的立意应是用真诚等美德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危机,使人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像《墙》一文,既实写了有形的监狱高墙,又虚写了父女间心灵上的墙,更写了沟通之后那浓浓的亲情。再如《新白雪公主》改编了《白雪公主》中王后与公主想到隔膜相互仇视的蓝本,通过白雪公主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王后,从而真诚相待、友好相处的经过,极好地表现了"沟通"的主题。

  2、拟好题目,定好文体。

  话题不等于文章标题,本题要求中有"题目自拟"这样一条。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作文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由于话题范围都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宜把话题直接做标题。拟题的方法有两种,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紧扣我们的材料与中心。一种方法是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修饰语,把大题变小,如《沟通--走向成功的捷径》;另一种方法是标题中不出现话题,而是作文内容或中心的体现。如《新白雪公主》《期望?风铃》《大话孙悟空之沟通版》这些题目,更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题目要求明确地指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我们可以根据角度自选文体,如写自己的经验、体验、见闻用记叙性文体;写自己的看法、信念等可用议论文或随笔形式;还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童话、剧本等。一般来说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

  写作要求评析

  1、一定要紧扣话题。

  虽然题目的范围广,可并不是广而无边。其限制就是话题范围,所以在写作时万万不可偏离"沟通"这个话题,另起炉灶,随便写一篇文章来。

  2文体一定要鲜明。

  文体不限,不是说不要文体,可以把文章写成四不像。小说要体现故事情节,记叙文要体现记叙的要素,议论文要体现议论的要素,书信要有书信的格式等等,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体裁。

  3、构思成文力求创新。

  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针对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命题的创新,这种命题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在作文时创新。这种创新可以体现在下面两方面。

  (1)内容的创新。

  要求同学们针对话题,创新思维,大胆想象,灵活地选择最能够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的内容。比如《大话悟空之沟通版》,就运用非常新奇的想象把孙悟空文学形象放置在现代背景中,体现沟通的主题。

  (2)形式的创新。

  这主要体现在尽可能地运用与众不同的文体上,中考作文中各种创新体裁的文体也层出不穷,如小标题,日记、书信、童话、小小说、剧本等都是形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华五千载,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段辉煌之中,都毫无例外地闪现着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烨……他们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统治着不同的时代,可他们却印证了同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项羽都是名载史册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业,后者却无奈乌江自刎,这难道真如项羽所言"此乃天意"吗?不是,刘邦项羽二人相比,项羽比刘邦更有才能,但项羽他恃才傲物,很少与属下谈心沟通,一意孤行,又兼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最终走向了灭亡。相反,刘邦没有突出的个人才能,但他善于听取各方良言,身边谋士极多,常常与他们交心倾谈,上下沟通,月下千里追韩信就是明证。因此,他可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最终成为楚汉之争的胜者。

  时间又过了几千年,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位历史伟人--康熙皇帝,他有着比刘邦更为出众的才华,有着比项羽更为强健的体魄,有着比铁木真更为勇猛的军队,照说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坐上龙椅。但是,他却遭遇了关内百姓的强烈的反抗,只因为他是满人,而他治下的却大多是汉人。在汉人的眼中,他永远是夷人,是外来者,因此,各地的反清斗争不绝,这也成了康熙的一块心病。但是,他从未想过使用武力让汉臣服。一次,他去长城察看城墙的毁坏情况,面对早已破落的长城,有的大臣认为要加固,以防来袭,但康熙却坚定地说:"我要修的是百姓心中的长城,这比真正的长城坚固好几倍!"是啊,这是明君的抉择,他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后来,他多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无数百姓,终于使百姓臣服,成为一代明君。

  "以史为镜,可以知古今。"纵古观今,我们不难看出:成就大业,一统天下,与老百姓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评】这是一篇史论性文章,文章论证的中心论点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选汉高祖和康熙帝的史料与主题十分贴切,紧紧围绕"沟通"这一主题,足以令人信服。再者,本文语句流畅,思路敏捷,历史材料可谓信手拈来。考生以时间为序,空间跨度极大,从西汉写到了满清,一气贯通,自然天成。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