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102?两兄弟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45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两兄弟

  莱芜一考生

  在落日的余辉中,踩着那牛粪遍地的养肠小道走来了一个人。他就是兴村,这个古老小山村的村主任和兼职教师。他看着眼前那些挂满枝头的水果,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五年了,五年的时间他让这荒山野岭变成了如今的瓜果飘香的"花果山"。这些果树在村民的精心照料下,已经到了盛果期,不用说几个月以后肯定是大丰收。兴村抬头望着那几辈人想走却总也走不出去的连绵群山,心中却犯起了愁。再像往年那样靠人抬肩扛是不行了,怎么办?还是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可说起来容易,上那去弄那修路的钱?

  想到钱,倒让兴村想起了一个人:兴村的亲兄弟,兴宝。

  五年前的往事不禁又浮上了兴村的脑海。

  "兴宝,你忘了爹的话了,爹千辛万苦让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全村人凑钱帮咱俩上学为了什么?那大公司薪水再高也不是我们的家。"

  "哥,我没忘,我去那家大公司不是为了自己,真的。"

  "那为什么?快跟我回去,你不怕爹骂你没良心?你不怕全村人戳咱的脊梁骨?"

  "我知道爹是想让我们回去改变我们村的面貌,我知道全村人都盼着我们呢!可我们这时候回去能干什么?"

  "你不愿意回去就算了,找什么借口?"

  兴村无奈的摇了摇头,独自踏上了学成回家的路。

  青山依旧,贫穷依然。兴村带领村民们不断改善自然条件,指导他们栽果树,用科学不断改变着山村的面貌。闲暇的时候他还要组织山里的孩子认字读书。五年来兴村就这么没日没夜的干着,他心中一直觉得愧对乡亲们:兴宝没回来。他要用拼命的工作来弥补。

  心中正想着,远远的他看到了一个人向村里走来了。那天下午,人们看到兴村领着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不几天,大型的修路机械开来了,路很快修好了,山民的水果运出了大山,村民走出了大山,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望着那平坦的大路,兴村紧紧地握住了那青年人的手!他是兴宝!

  半夜里,兄弟俩仍然兴奋的交谈着。

  "兴宝,这回还回去吗?"

  "回去,明天就走。"

  "什么?"

  "哥,这回我回去是找个朋友,让他也到咱村来建一个果汁厂,怎么样?"

  "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穿破黑夜,回荡在小村的上空。

  【名师点评】这篇作文的特点有三个:

  1、恰当的选材。作者瞄准了农村开发的题材,可以说,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发展"是主旋律,农村发展又是发展的难点和热点,对此作者有自己的思考。有此可见,作者的选材是有很强的时代性的。

  2、深刻的立意。作文是采用小说的形式来说明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偏远农村的发展只靠知识是不行的,一定得有资金的支持,才能发展的快。兴宝预见到了这些,才在五年前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这种立意是突破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俗套",也和一般的"报答乡亲"的立意有所不同。他们用自己的不同的行动实现了让家乡富裕的梦想。

  3、精巧的构思。行文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采用插叙,通过回忆的方式,使时间跨越很长的事情发生在一天之内,情节紧凑,结构严紧,过渡自然。足见作者娴熟的叙事技巧。结尾的谈话更使作文意韵悠长,言尽而意无穷。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102?两兄弟

08年日照中考满分作文《我依然懂您》

  我依然懂您

  山东日照一考生

  深夜,浮风,雨点。

  夜里,我被敲打的雨点惊醒。望四周,伸手不见五指。

  打开窗,触摸着丝丝夜风,收集这点点雨滴。于是,这夜,这风,这雨引我无限的遐思……

  春意无绝

  夜里,水上,楼台。

  一丝微风透过木窗,拂过一张失意的脸。窗外,下着蒙蒙雨。你坐在窗前,静静地望着不远处的桃树,品着淡雅香醇的美酒,时而吟诗,时而微笑,即使已是深夜,却了无睡意。

  醉了,你醉了,你不仅醉在这夜雨美酒中,更陶醉于这盎然春意。你用手抚着风,看着桃花从枝头飘落到河面,又随河面的涟漪潇洒而去。于是,你一气呵成,吟诵出这千古名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意无绝,无绝春意。

  家愁绵绵

  雨夜,秋池,愁思。

  巴山,夜里,倾盆大雨拍打着芭蕉。河水已经涨过横跨两岸的小木桥。

  “如今已是深秋,而我却不能驾车回乡,不知爹娘身体是否安康,娘子是否相思成疾啊?”

  你在被雨打湿的门檐下坐着,凛凛秋风飞过你的愁眉,吹乱了你双鬓的发髻,吹乱了你的思绪。“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

  国恨悠悠

  暮秋,茅屋,国恨。

  你站在大雨之中,望着被卷了三重茅草的房顶。有的挂在树梢,有的沉入池塘。心中只有阵阵凄凉,声声无奈叹息。

  “哎,又下起了冰凉秋雨,孩子今晚又要受冻了,屋里没有一处不被雨水沾湿,这可怎么办!”

  你望望周围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情不自禁地留下了辛酸的泪水,哀伤地诵叹着:“……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国恨悠悠,悠悠国恨。

  风吹过脸颊,一片树叶飘过,落进我捧着雨水的手中。这是一片古老的树叶,也许它身上饱含了欢笑与痛楚,就像这莫测的雨夜,会随着人的悲欢离合而变化。因此,有了沉醉的孟浩然、思乡的李商隐、忧国的杜甫……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我依然懂您。

  【满分理由】:

  雨夜,作者“被敲打的雨点惊醒”,在这个特殊的环境,“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作者设想孟浩然、李商隐、杜甫诗歌的背景,用历史再现的手法,借助“雨”这个特殊的意境体现了三位诗人的的追求与理想。文中小标题清新精辟,结构上显得一目了然,每个段落构成排比,读起来句式整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作者在安排文章的结构时独具匠心,开头借助“雨夜”进入遐想,中间设身处地联想他们的情怀,结尾从虚幻进入现实当中,首尾照应。结尾“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是一篇不俗的习作。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