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中考语文作文七大题型应试技巧归纳:(五)看图作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48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五)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做中考看图作文,具体的操作程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是要仔细观察画面和准确理解画“意”,先抓好读题和析图两步,然后才构思成文。

  第一、读题。读看图作文的题目,主要是了解文题中所提出的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看图。

  第二、联系题目析图。

  ①若文题要求写说明文,便着重观察图的结构,如画面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和对话等。此时的看图所追求的是准确的把握画面内容。

  ②若文题要求写记叙文,一般是排列出多幅图。这时便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的内容和多幅图之间的关系,所追求的是全面了解画面中的“情节”。

  ③若文题要求写议论文,便要马上想到在看图的基础上去探求画面的直接意图和挖掘画面的深层含义。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只需理解其画面的直接意图,就可以由表及里,依“图”论理,并恰当地联系实际,引申开来。如要求看关于“错别字”的漫画,写一篇议论文就是如此。而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则一定要准确悟出画面的寓意、理解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才能由此及彼,立意构思,联想引申。

  总的来说,以上三点所共同追求的,就是准确把握漫画的含义。

  做看图作文要学会读图。当图映入你的眼帘,你应该马上有这样的意识:,呵,这一幅图是一个故事;呵,这一幅图是一篇说明文;呵,这一幅图是一篇寓言;呵,这一幅图是一个比喻……于是,你便可以就像材料作文、就像命题作文、就像自由命题作文一样开始写作。

  在看图作文中,析图是关键的一环,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环节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如下角度去“析图”:

  1、看“情节发展”

  这适用于对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漫画的审读。如某地文题,设计了4幅画面:①某人手拿烟斗发誓,②把烟斗扔出窗外,③飞身下楼,④喜滋滋地接住烟斗。这4幅画面构成一个夸张而又典型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批评。又如漫画《一万个“0”抵不上一个“1”》,也是设计的4幅漫画,主人公在每幅画中都不断地画圆圈,表示“想在这里种树”。而在他画圈的过程中,别人栽的一棵树已经长大成材。画面构成了一个饱含哲理的寓言式情节,表达了“先干起来再说”、“不要纸上谈兵”、“不要总是下决心而不见行动”的主题。

  2、看事物变化

  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如漫画《珍惜我们的世界》,画中的白天鹅穿过烟囱中冒出的浓烟后,已经变成黑天鹅。画面通过天鹅的变化,揭示出公害的触目惊心,号召与各种环境污染作斗争。

  3、看人物对比

  适用于阅读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如漫画《无题》,一个老婆婆在满头大汗地搓洗满盆的衣服,她背后的年青人却正围成一桌喜笑颜开地打麻将。画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呼吁社会关心老人的生活,批评不敬老爱老的社会现象。

  4、看背景映衬

  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的阅读理解。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的烘托、反衬的作用。如漫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本《课外作业》组成一副硕大的门,挡住了一个个矮小的学生。这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呼唤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

  5、看比喻手法

  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比喻义漫画的审读。如漫画《你来我往》,画中的大树树身上赫然写着“原则”二字,两个人正用一把写有“人情”的大锯在树身上推拉。画面喻指人情风已深深为害于原则,讽刺了拿原则做交易、各图己利的不正之风。

  6、看整体意念

  适用于理解含蓄的令人深味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方法表现主题。如有这样一幅漫画,主体部分是两只山羊骷髅死死顶撞在独木桥上。它含蓄地讽刺了为一点儿小事而争斗不休、甚至于死不相让的坏风气,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学校之间的关系均有警戒作用。

  析图并理解其含义是看图写议论文的重要关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因此考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析图”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有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方法都可以运用。

  中考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它形式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但由于是看图而作,也就有了其特殊性,因此应该注意:

  (1)若是说明文写作,则应忠实于画面形象,作准确而不是夸张的、生动而不是随意的说明。

  在说明中,首先要确定画面上一个最重要的观察点,然后设计好说明的顺序。在说明的最后部分,最好用简炼的语言点示一下画面的含义。

  (2)若是记叙文写作,要尽快进行合理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编制合乎情理的情节发展过程和此中的人物活动以及他们的语言、动作、心态的显现。编制的过程就是“想”,要反复地想,想好之后再落笔成文,千万不要边编边想边写。

  (3)若是议论文写作,则要尽快地确定立意的方向,然后迅速拟定三至五个可以依画面含义展开议论的“选题”,仔细思考之后择定一个进行写作。此中要注意的是要将画面含义引伸到实际生活中来,不要就画面议画面。

  不论是哪种文体,也不论是一图一题还是一图多题,考场看图作文都要求写好构思提纲,编拟草稿和进行修改,有些失误可以在这几步中被纠正过来。

  另外说明一下:看图作文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环节,就是必须对图进行一番说明、介绍或描绘。看图作文的特殊性表现为,材料中所给的单幅漫画、多幅组合漫画、以及用来说明、评论对象的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科学图画等,不可能作为材料直接引进文章。它们需要一次“再处理”,由作者在观察、理解、提炼的基础之上,用文字叙述出来。这些叙述文字,如果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就成了一种解说性的铺陈;如果放在议论文中,这种开头就往往于之中解说中顺势带出作者的观点。

  [练习]

  1、指出下面这幅漫画中的“情节”。

  2、说明下面一则漫画的深刻含义。

  3、下面一幅漫画的题目为《阔论》。如果要你写一篇看图作文的读后感,你可以从图中分析出哪些感点?

  (提示:1、一群赌搏的人听见一个小孩子玩具警车的鸣叫声,吓得四散逃窜2、注意画面中的那一根绳子,是父母牵着孩子,要孩子什么都学,结果什么也学不深,学不透,这是在讽刺有些父母恨不得让孩子立刻成才,暗示了欲速而不达的道理3、①画面中的人物自身素质很差,他们脚下的渣滓已经污染了周围的环境,他们还在大侃别人的素质差,这是令人悲哀的②画面中的人物的言论也很狂大。一句“中国人”指责了所有的中国人,一句“外国”褒扬了所有的外国,这是一种浅薄和无知③画面中的人远不是那种所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人”,那种人是懒,是没有志气,而画面中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忠诚”,这种不忠诚比没有志气的危害性要大。)

  相关阅读:

  (一)命题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三)文字材料作文 (四)自由命题作文 (五)看图作文 (六)话题作文 (七)“文体不限”作文

中考语文作文七大题型应试技巧归纳:(五)看图作

中考作文构思要创新

  中考作文构思要创新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总结2001年中考作文的形式创新技法,定会使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

  一、答题式构思。2001的南京市中考作文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自拟题目《自证对与错》,除首尾简约的环境描写外,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这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罚抄500遍”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罚抄的“对与错”和拒绝罚抄,“与老师斗智”的“对与错”,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轻松而幽默。

  二、剧本式构思。随着中考作文文体要求的放开,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南京市考生的剧本《错?对!》抓住初三学生爱好写作“究竟对还是错”构思剧情,具备独幕剧的各种要素,序幕交代背景,学生涵静和李老师这两个人物的对话个性鲜明,涵静的内心独白声情并茂,舞台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不语,扯衣角”、“抬头”、“站起”、“向右走两步,灯光变白些”等舞台说明准确得当。剧本通过紧凑而集中的矛盾冲突,表现当代教育体制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反思,取得了其他文体难以收到的表达效果。

  三、谈心式构思。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近感。河北一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文中用“你”作呼告达42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奋斗的动力”、“发现你自己,发现你的美丽,更发现你的瑕疵”、“发现你自己的兴趣,展示你个性的美丽”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四、变异式构思。“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2001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____我真____”。不少考生在前一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发个性的切入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入丝入扣,不同凡响。

  五、反向式构思。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2001年湖南省益阳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

  让我们用创新思维的眼光解读庐山,在2002年的中考中,描给出庐山千姿百态“各不同”的奇岭异峰!

  曹津源(作者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中考作文构思要创新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总结2001年中考作文的形式创新技法,定会使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

  一、答题式构思。2001的南京市中考作文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自拟题目《自证对与错》,除首尾简约的环境描写外,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这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罚抄500遍”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罚抄的“对与错”和拒绝罚抄,“与老师斗智”的“对与错”,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轻松而幽默。

  二、剧本式构思。随着中考作文文体要求的放开,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南京市考生的剧本《错?对!》抓住初三学生爱好写作“究竟对还是错”构思剧情,具备独幕剧的各种要素,序幕交代背景,学生涵静和李老师这两个人物的对话个性鲜明,涵静的内心独白声情并茂,舞台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不语,扯衣角”、“抬头”、“站起”、“向右走两步,灯光变白些”等舞台说明准确得当。剧本通过紧凑而集中的矛盾冲突,表现当代教育体制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反思,取得了其他文体难以收到的表达效果。

  三、谈心式构思。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近感。河北一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文中用“你”作呼告达42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奋斗的动力”、“发现你自己,发现你的美丽,更发现你的瑕疵”、“发现你自己的兴趣,展示你个性的美丽”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四、变异式构思。“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2001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____我真____”。不少考生在前一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发个性的切入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入丝入扣,不同凡响。

  五、反向式构思。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2001年湖南省益阳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

  让我们用创新思维的眼光解读庐山,在2002年的中考中,描给出庐山千姿百态“各不同”的奇岭异峰!

  曹津源(作者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