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中考作文仿真模拟试题及实用写作素材(二)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50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仿真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大师向他的三个徒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新衣服上有个小窟窿,你会怎么办?第一个徒弟回答:“置之不理。”第二个徒弟回答:“把它遮掩起来。”只有第三个土地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枚针,回答道:“将它补好!”听了他的回答,大师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

  这个小窟窿就像是我们犯过的错误,对待错误的最佳方法,不是回避,不是掩饰,而是改正。请以“改正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提示]

  错误难改,或因习惯,或因认识,或因方法。因此,如果你打算着墨于改正错误的过程,你一定要细致地展示改正者的思想动因,也就是说,要写出真实的心理感受。如果你打算集中笔力写改正错误之后的故事,那一定要写出不同的人的不同反映,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主题。

  掌握了一定的素材,不妨就写一篇议论文或者散文,以自己的独到见解启发读者。

  [作文素材]

  1、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改过之人,如天气新晴一般,自家固自洒然,人见之,亦分外可喜。——陆世仪

  4、知过非难,改过难;言善非难,行之难。——陆贽

  5、知过之谓智,改过之谓勇。——陈确

  6、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西塞罗

  7、知错就改,永远都不嫌迟。——莎士比亚

  8、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承认错误说明你今天更聪明。——马罗

  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10、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达尔文

  11、我想,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利斯特

  12、我国历史上有不少人从人生歧途上转入正道,留下美谈:东汉时的王涣,年轻时把时间都耗费在结交朋友和玩乐上,但后来转变了,史书上称他“晚而改节”,做官政声很好。东晋时的着名爱国志士祖逖年轻时“性豁荡,不修行检”,到十四五岁还“不知书”。后来发愤学习,博览群书,被人称为“赞世才具”。初唐的陈子昂“十八岁未知书,以富家子,尚气侠,弋博自如”,以后改悔,成为开盛唐诗风的诗坛巨擘。宋朝名臣寇准年轻时“不修小节,颇爱飞鹰走狗”,后来受到母亲的严厉训诫和教育,成为一位刚正清廉的爱国官员。

  相关阅读:

  中考作文仿真模拟试题及实用写作素材(一) 中考作文仿真模拟试题及实用写作素材(二) 中考作文仿真模拟试题及实用写作素材(三) 中考作文仿真模拟试题及实用写作素材(四) 中考作文仿真模拟试题及实用写作素材(五) 中考作文仿真模拟试题及实用写作素材(六)

中考作文仿真模拟试题及实用写作素材(二)

中考作文辅导

  谁都知道,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以至有的作品你即使不知道作者的名字,只要一读那语句的味儿,就足以使一个熟悉作家语言风格的读者知道是谁的作品了。你只要闭上眼睛回味一下,课本里读过的鲁迅、茅盾、老舍、巴金、冰心的作品不是可以领悟到吗?他们同样是使文字精确、简炼、生动、活泼,但是不一样---都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读它们,深受其熏陶,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仓库。

  从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这些名家的名作,都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是从血管里流出的血凝成的。用自己的语言,得心应手,一词一句地把复杂的事物描述出来,把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搬到纸上来,是一件很费功夫的事。语文老师常常让同学们思考课文中某些词的表现力,某些句子丰富深刻的含义,就是在引导大家学会推敲,回味作家表情传意的语言风格。你有没有在复习和回忆这些名家名篇的时候想到一个词:“文如其人”。

  作家的语言风格就是文如其人在遣词造句上的反映。写自己的话,写真情实感老实话,就会形成与别人不一样的语言风格,伟大的作家是这样,卑鄙的作家也是这样。当然后者语言的虚伪、雕饰、圆滑,以至下流,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是不应该进课本的。

  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写作文是不是也要讲求语言的艺术。我想,一篇中考作文能够表现出或者看得出是在追求表现语言的艺术,有什么不好呢?虽然他们不是作家,他们写的不一定是文学作品,但他们都应该写自己的话,写真情实感老实话,都应该努力使写出的文字精确、简炼、生动、活泼,尽管这些方面不一定能达到作家的水准,却是写作能力的考试一类卷的标准,不过是从初中毕业生这个层面去衡量罢了,如果这些方面有所欠缺,评卷也就等而下之了。因此,请记住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的一句非常精辟的忠告:“一个人只有在他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应该进行写作。”换言之,中学生作文,特别是参加中考作文,非用心血去浇铸语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文如其人,让人读了觉得“像他说的话”,不是空话,大话、假话、矫揉造作的话、生搬硬套的话、甚至剽窃抄袭别人的话、人云亦云的话。

  现在可以知道什么是你作文该用的最好的语言了吧?

  请读读这样几段中考一类卷作文的语言:

  一、进入初中后,我的阅读面更广泛了。我曾参加过“经院哲学”的无休论战,从保尔?柯察金身上得到了生活启示之后,又穿过骊山阿房宫去聆听秦俑的低语,之后又踏上了去埃及金字塔探幽寻胜的征程;在与拿破仑叱咤风云于欧洲战场的同时,也不忘与外星来客共同探讨人类文明的进程……愈读书,我愈发现自己的无知;愈读书,我愈来愈多地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二、那天是我十四岁的生日,在熠熠烛光下,妈妈捧出了她珍藏多年的《雷锋日记》,并慎重地递给我:“十四岁了,该长大了!这是妈妈青年时代的良师益友,在那迷惘的年代里,它为我指明了方向。今天,把它送给你,希望它也能给你某些启迪。”……初二的时候,我自告奋勇,担当起了班级团支部黑板报的出版工作。一时间,议论颇多……我只是默默无闻,一期复一期,辛勤地耕耘着这小小的一方精神园地。出乎意料,期末,我竟被大家一致推选为校“三好”……是雷锋的思想给了我充实、快乐与友谊。

  你看,同是写以书为“良师”,语言大不同。但都是自己的语言,谈读书的收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性格思想很不一样的同学,都很可爱。愿你也在这次中考时,写出文如其人的最美的语言来!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