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初三与书为伴作文散文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57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多读书才能博古通今、增广见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与书为伴作文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与书为伴作文散文1

  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起,我们就开始读书了,最初是那种绘本,而后是注音本,再后来就是故事书、名著名篇了。小时候看书多是出于兴趣,慢慢就变成了习惯,长大了就懂得读书也是一种生活技能,可以增添知识,获得教养,丰富人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一点不错,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需要读书,读书让我们更加充实。

  在信息化的时代,读书不再受限于纸质书籍,出门在外带着几本书不方便,一只手机就够了,网上可以看到各种书。我尤其喜欢在等车的时候看书,曾经坐在站台的椅子上看《红楼梦》入了迷,被母亲拍肩提醒才蓦地从那大观园中走了出来。

  与电子书相比,我更钟爱纸质书本,尤其是新书,刚翻开时会有独特的墨香气息;我同样喜欢翻页时纸与纸相磨擦发出的声音,自有一种自己是很有才华的学者的感觉。

  如今空闲的时光不多,不比童年时,总有大把的休息时间。冬天的下午,最常做的事就是抱着一本书,再带上一杯果汁,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看看书,那时候最喜欢《抱抱团》和意林系列的书,看了很多遍,隔几天还要翻出再看一遍,怎么都看不腻。

  小时候还总回老家,奶奶就很喜欢讲故事,她看过很多书,讲起来也很生动有趣,“打虎的武松”、“刘姥姥在大观园的见闻”……各种画面都能浮现到我的眼前,栩栩如生。在我的心里,她讲的甚至比那些说书的还要好,如今看书,还总会想到如果是她在给我讲,肯定会更加形象化吧。

  有人说,看书能看哭了是件极傻的事,而我认为读书必定是要“入戏”的,经常在看完一本主人公有悲惨命运的书的时候,我会难受很久。唐僧错怪孙悟空时,我会很想去指责他,骂他愚钝;看到孔乙己被小孩子、庸人嘲笑,我就想去给他安慰。我很喜欢这种把自己带入剧情的感受。

  《劝学》说“学不可以已”,我觉得读书也是不可以停止的。阅读会带来快乐,使我们获得许多,倘若一个人不爱读书,那他必定是一个不充实的人,一个有缺憾的人。

  寒风刺骨的冬天,书就是暖阳,温暖心田。

  初三与书为伴作文散文2

  书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从我牙牙学语起,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儿歌》等,就像一把金钥匙帮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直到现在,我的书都可以堆成小山了,如《红楼梦》、《走进科学》……让我每天都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地,我成了家人的字典、老师的助手、同学们的“百科书”。

  记得前年冬天的一天早上,我妈妈因感冒咳嗽要喝“神奇止咳露”,可使尽浑身力气都拧不开瓶盖子,使出绝招也无济于事。这时,我想了想对妈妈说:“妈妈,看我的!”说着,我连忙倒了杯开水,迅速拿起药瓶倒过来,让瓶盖浸在开水中。不一会儿,我拿起瓶子轻轻一拧盖子就拧出来了。妈妈笑得合不拢嘴。我自豪地说:“这是无声音的老师——《十万个为什么》教我的,任何事物都会热涨冷缩。我们把它浸在热开水里,在外面的瓶盖首先受热,热膨胀比里面早、快,受热后再拧,自然轻而易举的喽!”妈妈听了直夸我读书越来越聪明,还鼓励我今后继续“多读书,读好书”,我心里乐开了花。

  还记得去年正月十八那天晚上,我看见阿姨对沾满蜡烛油的裤子一筹莫展,还埋怨当初不该这么不小心。看此情形,我叫阿姨在裤子上垫几张草纸用电烫斗烫一烫。将信将疑的阿姨按照我的说法去做,结果一举成功。我笑眯眯地说:“蜡烛油是由液体凝结成固体的,自然也能遇热重新融化成原液体!草纸吸收液态蜡烛油要比裤子快的多呢!”阿姨听了眉开眼笑,还说今后要向爱书如命的我多学习。我心花怒放。

  久而久之,读书成了我的最爱!

  书,与我同行,伴我成长!我愿自己在书山中永远发出灿烂的光芒!

  初三与书为伴作文散文3

  你,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让我垂延三尺;你,宛如广寒宫下凡的嫦娥仙子,沉鱼落雁,让我含情脉脉;你,好如孟春飞扬的依依细柳,婀娜多姿,让我爱不释手。你,让我充满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带给我无限的欢乐与热情,使我充满希冀与遐想。

  书,依稀记得孩提时路过书店,与你邂逅。崭新的,光滑的,整洁的你;带有的清淡的书香味,好似甘甜的仙露的你;沁人心脾。顿时间,一种涣然一新的末名感觉油然而生。就这样匆匆的一面,我立下了个鸿鹄之志:我要读遍天下书,识遍天下字。

  上学后,我与书见面的机会就多了。与书为友,与书为伴,与书为鉴。读名着,看小说,颂五经。在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陪伴下,我读懂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人生那份刚毅;在施耐庵的陪伴下,我领略了《水浒传》中英雄那份义薄云天;在孔夫子的陪伴下,我明白了《论语》中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书,让我了解了人生百态,了解世间的真善美,教会我辨别是是非非。

  高中时,我与书更是行影不离。一花一世界,一书一人生。有书的地方自然留下我的脚印。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书中自由千钟黍。读诗词歌赋,我怜悯那思夫心切,无奈下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面比黄花瘦的易安居士,是世间造就了这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柔女子;我感伤那悲国思国,不禁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是命运造就了这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亡国君主;我欣赏那不与世俗同流和污,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的陶潜,是世间造就了这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的忙农夫。书,丰富我的精神生活;书,填补我的知识空白;书,让我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书,装饰我的生活,升华我的思想,点缀我的人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人类的主打歌。

  书,你是我的朋友。我要与书相伴。

  初三与书为伴作文散文4

  歌德说:“一书一世界。”短短几个字,诠释了书籍的特殊魅力。

  我喜欢那种指尖与纸张磨搓的感觉,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悸动。书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将无限的世界归于有限当中。书让我看到历史的沧桑、人间的兴衰,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浩瀚,让我懂得生命的意义、时间的真谛。

  书籍参与到每个人的人生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的存在就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丧失了精神家园的人类,与动物类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金钱似乎成了一个人生存的重点,而唯金钱是图的各种事件层出不穷。当金钱在社会中横冲直撞时,人们也陷入了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窘境。这时,就要用书籍来拯救堕落的心灵。我想,在这个日益浮夸和奢华的世界中,读书在超越了物质生活的层面上,建立了精神的乐园。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不同的书中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而不至于沦为行尸走肉。

  读书的意义也不过是消磨时光,烦躁而心有郁结的人无法静心进入书的世界,他们便也用些浅薄的文字打发内心的杂念。但真正读书的人却能沉浸在书中忘记世间的一切,因为读书能为时间的深度增加生命,尽管不能在生命上增加时间。读书让人的思想与另一种或多种的思想交汇在一起,于是一条小溪成为河流,河流汇入海洋,读书使人从狭隘走向广阔,走向无边无际。

  与书相伴,我们会有独立的人格、高尚的思想,即使失去了外物的衬托,也会有饱满的灵魂对抗现实中的诱惑,让我们免受世俗的尘埃,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偏不倚地走下去。

  初三与书为伴作文散文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千千万万伟人的血与智慧的结晶。书造就一个人,它为大脑充能,锻造灵魂,是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的滚滚动力。司马迁、玛丽·居里,无数的巨人正是用书磊高了视野,成为人类夜空中永不熄灭的繁星。

  同样的,我也热爱读书。书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一切难以言说的浓烈感情,仅由一支笔和一卷纸,便可以如此丰满而有血有肉地展现。那些无与伦比的伟大的思想,那些挣扎或奋斗或痛苦的影子,铺开的文字盛开如素锦,一世又一世在书页交替中过去。那些烙印在书页上的油墨,可以浓烈,可以淡然,可以疼痛到钳碎人心。那些印在1毫克上的背影,却可以让我们留下沉重地多的叹息。

  所以为书而疯狂。疯狂地汲取书页中的血液,为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灵魂泯灭而叹息落泪。当歌舞远去,辉煌已逝,沦为阶下囚徒的李煜,在想什么呢?是对往日风流的回首,还是屈辱而不甘?“只是朱颜改!”一声悲叹,穿越千年,带着一个亡国之君的痛苦与无奈,奈何这命运的捉弄。一代才子,就这样在灰烬中泯灭。

  我读到了北岛,读到了江河,读到了千千万万星火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燎原。“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黑暗的稠浓,光明的剧痛,年轻的蛾子们点燃了自己,在那些没有星星的夜空中明如太阳,多么美丽而决然。

  我看到了林黛玉在炽热爱情中破碎,我看到王熙凤被贪婪与嫉妒淹没,我看到一个单纯大男孩的无助,我看到一代辉煌败落的悲哀;我看到简·爱的敢爱敢恨,我看到郝思嘉流淌着野性的叛逆……我看到优秀的灵魂如夜空的繁星,如梨花盛开在人类思想的历史上,永远散发着炽热的光辉。

  捧一卷好书,置一杯香茗,在一个宏大的世界中自由奔跑。学会快乐,学会坚强,学会在黑暗中永远寻找光明。书带给了我太多太多,与书同行走这一路,不会迷惘,不会孤单!

初三与书为伴作文散文

初三与书为友作文散文

  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作者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无论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还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都有它无可替代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与书为友作文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与书为友作文散文1

  书是人生伴侣,温润着我的心田。无论是不识字时就开始看的图画书,还是妈妈给我读的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或者是现在自由阅读的各类文字书,从小到大,我一直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书始终导我的好伙伴,陪伴我成长。

  我是出了名的“小书虫”。每天一放学,我以最快的速度写完作业,然后取出一本喜爱的书来,细细品读,慢慢回味,真是其乐无穷呀!在课余闲暇时间里,我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我最享受这样一种周末生活:捧一卷书,坐在铺满阳光的露台上细细品味,渴了喝口茶,于是周末时光充盈着浓郁的书香。我为书中的情节着迷,与书中的人物同悲喜,在书中度过一个惬意的周末,多幸福啊!

  为了看书,我会把自己的零用钱悄悄存起来,用来买喜爱的书;每晚,我都会在父母再三催促下,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在枕边安然入眠;我还会把喜欢的书放遍家中的每个角落,以便随手能拿到,随时开始阅读。当然,去书店是我的日常功课,在偌大的书城中,找到一隅自己的小天地,自由地欣赏那些优美的文字和插图,顿时感觉所有的烦恼全都抛在了身后。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书中,我愿意用心回味《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刁蛮泼辣,林黛玉的自怨自艾;也愿意遥望《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金戈铁马,看诸葛亮如何一把羽扇分天下;还愿意走进《海底两万里》神秘而深邃的世界,领略千奇百怪的海底王国;更愿意轻嗅泰戈尔《新月集》的芬芳,轻触诗人柔软的心灵在书中,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体味到人间的悲欢离合,咀嚼大师们对生命的领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的养料,滋养身心。

  书是我最喜爱的良师益友,是我畅游知识海洋的风帆,也是我欣赏大干世界的窗口。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会一直与书同行!

  初三与书为友作文散文2

  闲暇之时,总爱拿来一本著作,轻躺在靠椅上。在阳光的沐浴下,悠闲地读着;也爱在繁忙之时,忙里偷闲。泡一杯清茶,于书香中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还爱到图书馆,选一本好书,轻轻地坐下,在书中进行一次心灵之旅。

  小时候,家长总会对我们说:“孩子,多读读经典的著作吧”,这句话本身就是经典。何为经典?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我们现在还不必去拜读《易经》、《老子》这些“万世之作”,但可以去看老舍、冰心等近代作家的作品。这些词句简练、富有内涵的文章,才是适合我们的经典。

  在我家,随处都有书的身影。茶几上、书柜里、床头边,就连浴室里,也会摆放着一两本书。书的无处不在,也为我家增添了几分书香的气息。然而,一个人对读书的兴趣,也正是从身边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培养而来的。有了对读书的兴趣,才会真切地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享受。

  这一次次的享受,其实是在与书进行着心灵的沟通——你将心中的想法向它倾诉,它教导了你一个个精美的人生哲理。此时,书已成了你的知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一位有思想的知己,当你孤独时,可以找它来作伴。因为与它的相处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有了这样的交流,心中便觉得不再孤独。不仅如此,它还将永远地陪伴着我们。只要我们不抛弃它,它也不会抛弃我们,更能成为每一代人的知己。因为,它的精神已存与我们心中。

  读着书,你就是世间亮丽的风景;读着书,你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初三与书为友作文散文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理想的摇篮;书是人类隐形的翅膀;书是......书陪伴了我一生!

  ——题记

  人常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是就像是我们知心的朋友,帮助你逃出困境的恩人,书陪伴着我,我与书同行。

  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我也非常认真地复习过了,可是考完却不太理想,我拿到自己的试卷,看着那一个个鲜红的叉叉,那触目惊心的分数,我十分伤心,趴在桌子上,心里全装着:谁来给我一颗“后悔药”啊,让我再考一次。此时,我萎靡不振,就像是跌进了困难这个深渊,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我也感到无聊,拿起一本书,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看了几眼,不知不觉地看了进去,老人与大马哈鱼搏斗了三天三夜,虽然老人的手抽筋了,肩膀也勒破了,但是老人还不退缩,最后成功钓上了大马哈鱼。我突然觉得老人的处境和我一样,老人遇到困难选择坚强地面对,我又什么理由在这里垂头丧气,萎靡不振,我也要像老人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有了这个念头后,我每天都好好学习,下次终于考了个好成绩。是书把我从困境中拉了出来,他真是我的好朋友。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和同学踢球,一不小心,提到了学校的玻璃上,把玻璃打破了,我当时十分害怕,想过要逃避,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蒙哥马利写的《绿山墙的安妮》,安妮生性爱动,经常闯祸,可是她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她还是人们心中的好孩子,于是,我主动和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也原谅了我,书还是我逆境时的导师,领着我走向光明。

  书,我的朋友,我的导师,我最知心的人,书伴随着我,我与书同行。

  初三与书为友作文散文4

  古今中外,我们对书的理解不尽相同。如陈寿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可见,书是每日必读的;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人若想要进步,就必须要有书。而在我眼里,书更是一日不读便全身烦躁,非读不可。不信,来看看在我家上演的“窃读”风波。

  那次,我刚戴上眼镜大约三天,这三天来,妈妈不准我看书,我就躲在厕所看了三天。今天,我又带了一本书藏在衣服里,大喊一声:“妈妈,我上厕所!”“哦。”妈妈漫不经心地回答。

  我飞快地躲进厕所,打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我还在看书,正巧看到了很好笑的地方,忍不住哈哈笑起来,妈妈本来就奇怪我今天为什么二十分钟了还不出来,一听见笑声,便什么都明白了,她冲了进来,直接把书没收了。

  一不做,二不休。我正看到精彩处呢,怎能你想收就收了去?!我很生气,但又不敢声张,暗暗定着计划。晚上,妈妈让我睡觉时,我假装睡着了,妈妈便关了灯渐渐远去。我一听脚步声没了,就赶快溜下床,蹑手蹑脚地取来了书,爬到床上继续看。我看得太入迷了,连妈妈的脚步声也没听到,结果,书又被收走了,还被狠狠训了一顿。

  书还没看完,怎么办呢?我急得连连跺脚,啊!有办法了!我悄悄地又拿来了书,坐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看五分钟就去外面“巡查”一下,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累得就这么捧着书睡着了。早上,妈妈来叫我,自然人赃俱获……后果可想而知……

  虽然为了读书挨了许多次打骂,但我依然爱看书,就像“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能一日不读”一样,同学们,让我们放下电子产品,走进书的王国吧!

  初三与书为友作文散文5

  书是何物?我觉得书是人类智慧和灵魂的结合。翻开那带着墨香的书,你的身心都将获得从未有过的感觉,似一种新生的感觉。

  在已经被网络文明覆盖的现代社会中,能看完一本书,已经是一件难事。我更是如此,但由于在母亲的影响下,我还是坚持看完不少名人的著作。

  在不久前,我刚看完四大名著之—《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任务莫过于林黛玉了。我喜欢她的才情,喜欢她的音容笑貌,喜欢她偶尔的小脾气。说是喜欢她,倒不如喜欢我与他的相同之处。我与他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多愁善感了,和大多数的女孩子一样的娇弱。我最喜欢曹雪芹描写她的一句诗:“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这句诗完美地诠释了林黛玉的娇弱。我不知道为什么林黛玉最后死后要紫娟她的尸首带到故乡,或者她是不想让自己在这贾府中孤独地凄惨死去吧。

  我不知道为什么书中有那么多的我不知道的事。我曾假想自己是一个什么都看不见的人,我在书中寻找着我从未看过的世界:清晨温暖的阳光,青草上的露珠,夏日的微风,冬天的白雪还有我从未接触过的的稀奇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书教我很多,我也懂得不少父母和老师还未教的知识。我常常在书的海洋中,忘了世界忘了自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我的灵魂已经和那书中的人物一起结伴同行了。

  母亲经常教育我:“一个人在空空的身躯中是行尸走肉的,只有书才能喂饱这个人饥饿的灵魂和身躯。”

  书是我一生的陪伴,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伴我到天明。书是灵魂伴侣,我更是爱书如命。人一生都在充实自己,而我选择用书来充实自己。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