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胡杨眠于光年 散文900字 初二作文

2022-05-06 21:06:00 栏目:初二作文 来源:蘑菇文

在干旱荒凉的塔里木盆地,一个个身披黄金甲的“战士”守卫着这片荒芜的土地,它们是“沙漠守护神”胡杨。

残阳如血,浅滩在夕阳的笼罩下着一身红装停滞在戈壁的深处。黄沙与燥热中,几棵胡杨傲然而立。它们总是在这片被上帝忽略的土地中寻找生的机会,一旦抓住生命的绳索,就用尽全身的力量以蓬勃之势撑起一片自己的天空。用毒辣的阳光作为材料,为自己做一件金色的披甲。茫茫戈壁,有落日残霞,却没有飞鸿愿落下为胡杨带来一丝生气。朔风飞扬,它们用飒爽的身姿、凛然的气势立于天地之间,只有枯黄的草依附在它们的脚下,如虔诚的教徒跟随着上帝。胡杨似孤身敌千军的勇士,红霞为甲,日月为剑,与风沙燥热作着不懈的斗争。

胡杨是永远的战士,无论是身处狂风四起、群狼出没的茫茫戈壁,还是立身在荒芜的千里赤地。有人说:胡杨一千年生而不死,死一千年而不倒,倒一千年而不腐。胡杨用千年的时间坚守于穷荒之地,千年后它们的身躯虽然已死,却依然屹立不倒,谱写着大漠神话。雁过留痕,尘埃光年里,胡杨是守护边疆永恒的战士。

我曾亲眼见到过胡杨倒下后那一具具枯残的身躯。折断的树枝干巴巴地矗立在那里,如同刀锋直指苍穹,昔日里硬朗的身姿早已枯萎,和鸟兽蹄印共眠。但它们的灵魂没有随之灭亡,仿佛是从枯败的虬枝里挣脱出来,呐喊着:“我没有死去!我将永远守护这片土地。没有了金甲,没有了水源,我也要在羌笛声里延续这戈壁中的楼兰神话!”我看见胡杨的铮铮铁骨,我听到胡杨那枯枝败叶间的沙沙誓言。

胡杨坚韧的品质超越生死。它的品质,殓葬了懦弱的忍让,殓葬了退缩的软弱,殓葬了弯驼的背脊。沙丘绵延里,尘埃光年里,它们立于此,眠于此,却不曾被风沙深埋。胡杨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景留给了烟雨江南,独自在荒凉戈壁中将万里黄沙扛起,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默默扎根于边疆的人们的精神吗?这些人中,有戍边的战士,有支边的教师、工程师……他们放弃了江南淡烟细雨的美景,甘愿在边疆与黄沙为伴;他们放弃了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默默驻守在荒凉戈壁。漠漠边尘里,无尽黑夜中,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义无反顾地坚守着?我无从知晓,也许只有与他们为伴的胡杨能理解他们留下的意义。

究竟是胡杨如战士,还是战士似胡杨?在苍凉的光年里,苍天为证!

胡杨眠于光年 散文900字

散文胡杨于光年

我的老家在乡下 散文900字

我的老家在湖南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它位于永州和郴州的交界处。相传,由于种种原因,永州与郴州的历代行政机关都没有把这一地区列为管辖范围,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三不管”地区。加上有段时间土匪横行,后来官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土匪剿灭,这块地方才得以平静。之后,这里的人们逐渐与外界减少了联系,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我奶奶就住在这里。她家有一栋翻新不久的房屋,围墙外便是一望无垠的稻田。每年放暑假的时候,我就会到奶奶家去住一段时间。

每天天刚亮,四处的鸡鸣声就把我吵醒了。呼吸着山村中带着稻香的空气,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林中小鸟唧唧喳喳的欢鸣声,农夫远远近近的吆喝声,以及老牛“哞哞”的叫声,组成了一支农家交响曲。

艳阳高照,烈日炎炎,正是老家人汗如雨下辛勤耕作的时候,我却头戴草帽,脚穿拖鞋,扛上一根钓竿,背着一个鱼篓,提着一个竹桶里面装满了蚯蚓(乡间的土壤里多的是蚯蚓,它们是鱼儿的美食)去河边钓鱼。

奶奶家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游鱼依稀可见。当年柳宗元在他的千古名篇《小石潭记》中就曾经盛赞过永州的潭水和游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我老家的鱼和水可以说一点也不比小石潭的差。我常常坐在河边,一钓就是一整天。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一无所获,我却乐在其中,尽情地享受大树的绿荫,感受清凉的微风,聆听夏虫的吟唱。

当日落西山的时候,我常常伴着暮归的老牛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奶奶人缘很好,村里的人都认识她,自然大部分也认识我,因此当我一时兴起爬上老牛的背时,他们不会嫌我淘气,而是关切地告诉我:“小心,别摔着……”老家人的热情和淳朴,让我特别感动。

每天吃过晚饭,我们照例要去村口那棵大樟树下乘凉。这棵樟树大概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绿荫如盖,是一个纳凉的好去处。每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老家人就会坐在树下拉家常,或者品尝别家的咸菜,那其乐融融的情景是在城市中无法见到的。我则搬出一个躺椅,躺在上面望着如水的夜空数星星,享受山村宁静的夜晚。

我乡下的老家,忠实地记录了我童年成长的欢欣。而今,我求学于岳麓山脚,处身陌生的他乡,那有山有水的乡下更让我时时牵挂。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