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读后感1000字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

2022-03-10 03:01: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暑假是我最爱的畅游书海的完美时光。一放假,我就拉着爸爸来到新华书店,对照着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清单,开始我的图书大采购。

书架上已经放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每个年级的推荐图书已经分门别类地摆在了一齐,让我立刻就能对号入座。挑挑拣拣中,一本《妈妈的银行账户》引起了我的关注,难道是教我理财的?急忙拿起看简介,原先“母爱”才是这本书的主题,正合我意,那就赶紧买回家细细品读吧!

很快,两百多页的书就看完了。往常,看完的书一般都会被打入“冷宫”,但是这本书却仿佛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我再一次细细品味。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凯瑟琳·福布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写成的短篇小说集,不断以真情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十七个小故事描绘了上世纪初一个挪威家庭移居美国旧金山的生活经历。维持生计、照顾家人、解决困难……生活的坎坷让人无比沮丧,而妈妈就像一缕阳光,驱散阴霾,让一家人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开篇的《妈妈和她的银行账户》,让我不禁热泪盈眶。“我们在银行有存款。”“很好,我们用不着去银行了。”“我们不必须要去银行的。”每次碰到家庭“经济危机”时,妈妈的这些话都给了孩子们无比的勇气去战胜困难。二十年后,当主人公让妈妈把稿费存进她常说的银行账户时,才明白这是妈妈告诉她们的一个最最美丽的谎言。“我不能让小孩子感到害怕,不能让你们没有安全感。”这是多么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啊!可妈妈每一次对孩子们说这个美丽谎言的时候,她的内心该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担心,多么的煎熬啊!孩子们又怎会明白妈妈在背地里有多少次把泪水悄悄抹去呢?每一次度过难关的时候,妈妈又该是怎样如释重负地松上一口气呀!

另一个让我不得不久久回味的小故事就得数《妈妈和毕业礼物》了。主人公期望得到一个毕业礼物——粉红色的化妆盒,而生活拮据的家庭怎样可能有这个闲钱呢?妈妈期望把祖传的银胸针送给女儿,但是这不懂事的女孩却不屑一顾,非要化妆盒不可。当收到中意礼物的女儿得知妈妈为此卖掉了相伴多年的银胸针时,最后幡然醒悟,做出了正确的选取。外婆传给妈妈的银胸针,这么多年一向陪伴着妈妈,可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妈妈却宁可忍痛割爱。把银胸针交给买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心在悄悄流泪。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妈妈,碰上这样的事情,你能做到吗?

这些小故事,每一个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满满的母爱,在让我为书中母亲激动万分的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妈妈的伟大。我的妈妈放下工作,从我一出生开始,她就全心全意地陪伴我、照顾我、养育我,为了我舍弃了无数宝贵的东西。不明白我的妈妈会不会也有一个如此美丽的谎言,等着我多年以后去发现呢?

合上书本,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但是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最终只能汇成一句话:只要有妈妈在,再苦再难的日子都有阳光!

读后感1000字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

读后感账户妈妈银行

匠人精神读后感900字 匠人精神读后感

正本书是适应时代的一本书,当下,“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的年轻人有着无比高昂的创业热情。创业者是一个管理者,但这本书里所讲的匠人,并不是现代公司制度下的管理者,而是一个技术员工。此刻貌似越来越多的人拿到了本科毕业文凭,毕业后都去从事脑力劳动,去做白领了。反而做为技术工人的蓝领此刻有很大的缺口,工资也高,我其实很想有一技之长。也想去学木匠,还想去开火车,或者去做一个工程师,但我最后的路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走进了一家公司,一点一点的磨练自己。

书中写的虽然是秋山木工工坊的带学徒的方法,但是里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学习的。每一件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值得用很多年去强调。比如和人打招呼、比如吃饭、比如和人说话该怎样回答,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可恰恰是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确实最就应注意的。

以前读过胡雪岩,明白了他也是从一个小学徒干起,学徒期间要为师父师娘倒夜壶,要没有怨言的去做好师父交代给他的每一件事。其实这样的带徒方法不止是秋山木工有,中国也有。只但是这些传统的行业在逐渐被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一个匠人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投入的时间、感情、精力在逐渐减少。很大一部分需要由手和心共同完成的事情逐步被机器代替了。此刻到博物馆看一些展品也会经常感叹,独具匠心、能工巧匠、匠心独运等,但是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充其量也就感叹一下:窝草,这技术这么牛逼,等这技术普及了以后再也没人提起这牛逼的技术了。

其实对一项工作、对一个人、对待自己,是需要投入时间的,要坚信大器晚成这一信念。做事之前要学会做人,学会投入热情,学会担起职责,学会为自己的成果自豪、负责。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一个富有激情、负有职责的人。《匠人精神》通篇没有讲怎样运用那些工具,也没讲做家具的具体细节,只是讲在进入作业场、进入工作前要做的一些心理上和情绪上以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要做到实处,做到融入血液中还真需要投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不断的督促自己、要求自己。

虽然投入到了现代化的公司从事工作,但是这种传统的塑造人才的方法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去实践。那么从此刻开始,用心和身边的人打好一个招呼吧。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