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弟子规》读后感 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作文

2022-03-10 02:18: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最近我读了《弟子规》一儿童经典诵读,这本书主要讲了作为一名儿童应怎样孝顺父母,帮助父母。读完这本书,使我想到了许多小故事。孔融让梨是我印象最深的。

孔融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学者。孔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孔融四岁那次,全家人围着吃梨,哥哥们让弟弟先拿,而孔融不拿好的,不拿大的,偏偏拣了一只最小的梨子。他的父亲问他:“这么多的梨子,你为什么拿一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 我年纪小,应该拿-一个最小的梨, 大的应该给哥哥吃。”父亲又问:“弟弟不是比你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亲朋好友知道这件事以后,纷纷赞扬孔融说,四岁的孩子就知道让梨,长大后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果不其然,孔融长大后的确成了著名的文学家,学者。

这个故事和弟子规一样, 都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儿童孝敬父母是很重要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应该爱他们自己的父母。令我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父母呼,行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意思就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行动不要慢吞吞的,父母命令我们的时候,不要懒惰这不行动。父母经常呵护着我们,而我们如果不去孝顺父母,那么他们的苦心不就白费了吗?父母教育了我们,难道我们还要反过来忘恩负义,亏待他们吗?

《弟子规》这本书也像我们的另一对父母一样,时时教育着我们,使我们不会犯更多的错误,我们应该常看看《弟子规》,背背《弟子规》,使我们的规矩常记在心中,同时也要记住我们不能忘记父母对我们的爱,报答父母。

《弟子规》读后感 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弟子规

《水浒传》的英雄都是真英雄吗 读后感作文700字

好学与书朝夕伴,多问于师智慧添,钻研奥妙总勤勉,收获成功尽欢颜。

———题记

看着《水浒传》封面上那几个浮雕的大字,我又萌发了重看《水浒传》的想法。然而,在一次次的重读中,我总会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看法。在我的印象中,水泊梁山108位好汉全为忠义之人,替天行道,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这回,我却多了些质疑: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你看,黑旋风李逵。虽然是个孝子,但他杀人如麻。即便他杀错了人,也丝毫没有悔改之意。李逵杀了小衙内,劈了罗真人,烧了东京城民居……大闹法场时,又有多少无辜百姓丧身于李逵的板斧下。总之,不管是论杀人数量之多,还是论杀人手段之残忍,李逵都是梁山好汉中双手沾血最多的。这样的好汉是真英雄吗?

再看,豹子头林冲。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武功高强、敢作敢当的英雄。可我觉得他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缺少英雄的血性。自己的妻子被人调戏,仅仅因为那是太尉的儿子就不敢还手。妻子再次被调戏,他也只能在楼梯上高叫,留给敌人逃跑的时间。不仅如此,林冲甚至连背叛自己的好朋友陆谦也不敢杀,只将他家砸得粉碎做做样子而已。这样的好汉是真英雄吗?

我想,如果宋朝也反腐的话,那么呼保义宋江无疑就是一个目无法纪的行贿者。身为首领,宋江八面玲珑,虽不擅长刀枪棍棒,可他却不忘使银子。身陷囹圄时,他不忘使银子;结交好汉时,他不忘使银子;搭救同伙时,他不忘使银子。只要是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他都“慷慨解囊,毫不吝啬”。这样的好汉是真英雄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水浒传》中的好汉并非全是英雄。但是,《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又怎敢妄下定论?我将我的想法与周围知识渊博的长辈交流。他们表示同意我的观点,赞赏我好学多问、钻研创新的精神。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我又收听了《鲍鹏山新说水浒》,其中鲍鹏山教授的许多看法同我如出一辙。我品尝到钻研探究的乐趣……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