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丈夫岂可老死蓬蒿 读《五柳先生传》有感700字 读后感作文

2022-03-10 01:48: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初识陶渊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再识陶渊明,是《桃花源记》;三识陶渊明,便是读了《五柳先生传》。

每一次的他,不约而同的,都是为了表达他自己的志向,在如今看来无非是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主观上看,陶渊明不和黑暗之世同流合污,独居桃源。但是,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必须出现一些人去改变他,可以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而陶渊明却是一味躲避。并不是说身处于桃源就没有任何思想,就和凡世没有任何联系。他也曾经“期在必醉”,为的就是借酒浇愁,用酒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但是醉酒总会有醒来的时候,最终还是得面对事实。

那么,明明清楚的知道事实的他,为何还是在深山老林中不肯站出来。一方面是当时的统治者太过邪恶黑暗,时代民不聊生,想要独善其身就要不能处在风口浪尖上,另一方面,在我看来,就是作者不愿意面对,他一昧的沉迷在自己幻想的美好世界里。或许是这样来说,他也试图改变,但是终无能为力。“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连名字都不透露出来,究竟是害怕当时的朝廷找自己麻烦呢?还是认为既然没有人关注就不必要呢?文字里看似洒脱,实则是无法掩盖的孤寂忧伤。他终是缺少一个知音,所以才会“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没有一个人可以倾听他的真实想法,只能自己和自己对话,日复一日。

在那个时代,或许还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基本上就是凤毛麟角了,任何一个有目标的人都不会在这种时候放下脚步去享受。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向上爬,享受的,又有几个会心安理得,最后还不是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学习里了。一边说着减负,但是谁的心里都不甘心慢人一步。所以真正的放松离我们越来越远。这种时候的这篇文章,不过是让我们向往一下那样的生活,但是如同文中说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有几个人会甘心于这样的生活,丈夫岂可老死蓬蒿,还不是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但问题的关键也恰恰在于不断的追寻。陶渊明以及后来的崇仰者,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都不会放弃表达内心的那份渴望。虽然,如今不可能有着和他一模一样的方式。

丈夫岂可老死蓬蒿 读《五柳先生传》有感700字

蓬蒿岂可有感老死丈夫

多情自古伤离别 读《红楼梦》有感800字

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题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她是袅娜的潇湘妃子,曹雪芹将她比拟为西施式的清瘦之美。她是黛玉,优雅若清水芙蓉,娴静似娇花映水,圣洁如空谷幽兰。她素淡雅静,不以脂粉和珠翠加以装饰。黛玉,削肩细腰,身材修长,却偏偏患有“不足之症”,弱不禁风,病态柔弱。

黛玉的母亲早逝,因家道衰落,自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黛玉天性自云守拙、多愁善感,保持着忧愁哀伤之态。她喜聚不喜散,不善交际也不会奉承,她就是这样落拓孤傲的女子,却被他人说成“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所以她不及宝钗那般深得人心,面对他人的非议,她只能哑然作罢,然后顾影自怜。黛玉是悲观主义者,她伤情葬花、抑郁惊梦、悲痛绝食、焚诗断情、含泪归天……一幕幕情节,浸染了她多少伤心泪,在那座金雕玉砌、富丽堂皇的大观园里,她终日郁郁寡欢。而她的泪,只落给宝玉一人,唯有宝玉懂她那缱绻的哀伤。黛玉是含着怨恨、无奈、悲痛、绝望的泪水亡逝的,她在世间徒留了太多遗憾和不甘,死后也没能释然。

黛玉的苦,是天性所使,让万千读者感伤落泪。她用凄美的爱情,演绎了悲惨的命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她是妩媚的蘅芜君,曹雪芹将她比拟为杨贵妃式的丰艳之美。她是宝钗,清逸婉丽,温柔飘逸,文雅静肃,被誉为“群芳之冠”。她肌骨丰泽莹润,举止端庄娴雅,且没有黛玉那份娇弱的病态,与杨贵妃的风韵不差毫分。

宝钗出生在豪奢富裕的薛府,这使她做人处事都具备大家闺秀的风范。她随分从时,品格端方。曹雪芹说她有着“豁达的胸襟,超出常人的涵养”,她的温和与沉稳是贾府上下有目共睹的。宝钗不会为了小事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同黛玉那般爱争风吃醋,所以十分能笼络人心,最能圆滑世故,贾母和王夫人对她更是疼爱有加。宝钗恪守封建妇德,传统安分,对长辈言听计从,并痛恨伤风败俗之人。所以纵然自己深爱着宝玉,也要把情感压抑在心底。阴差阳错。黛玉、宝玉的相爱得不到长辈的成全,宝钗嫁给了宝玉。他们成亲那晚,黛玉泪尽归天了。自此,宝玉终日闷闷不乐,失魂落魄。宝钗最为愁苦,本以为能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不料,宝玉对自己冷若冰霜,对黛玉念念不忘。宝钗终究守不住宝玉,宝玉还是离去了,一走了之,杳无音信。

宝钗的苦,是社会所使,让万千读者扼腕叹息。她用华丽的婚姻,谱写了不幸的一生。

大观园里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她们都被情所伤,为爱受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们都是令人怜惜和疼爱的女子,在红楼中梦一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尾记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