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学《论语》,知道理 初中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作文

2022-03-10 01:43: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这个周,我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十二章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记忆宝库……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记得小学的时候,妈妈常对我说:“学过的知识要温习,不能得过且过。”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因此我在那时一直保持着这个好习惯。有一次在温习中我发现老师那天所讲的一个知识点是错误的,第二天我将自己的想法跟老师讲了,老师微笑着不住的点头,并在课堂让我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在老师的夸赞中,我找到了一种自豪与骄傲。“温故知新”那时在我心里烙下了永远的印记。在温习时获得了新的理解与体会,这让我受益匪浅。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错,的确是这样的。在小学,我们班聚集了年级中的很多学霸,除了六年级那一年,平常我们都是该玩儿的玩儿的,但是为什么成绩在年级中依旧是名列前茅呢?这还得从那时我们班的一个同学说起,她是我的好朋友——吕梦媛。她和我们是有所不同的,在身体方面她的脚从小就患上了病,走路很困难,是需要拐杖的,但她非常坚强,每天都是微笑着面对任何一件事的,她的学习非常棒,一直是班上的三好学生,为什么呢?她其实并没有很聪明,但是她喜欢学习,她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因此她为了“尊严”为了快乐而努力、坚持、勤奋,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是我学习的标榜。不仅仅是她,班上的所有人都很爱玩,但是大家都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经过了我们的不断努力并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我们顺利地进入了自己理想的中学。虽然现在并不是在一个班,吕梦媛也因为身体原因做了手术,也没有同我们一起升入初中,但是她的坚强、自律对学习的热爱会伴随着我,是我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学了十二章后,细心的潘老师还为我们补充了两条,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绝对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举个例子吧,上个周周五我们开了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从幼儿园以来,这次家长会可谓是“独树一帜”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次家长会是我们学生同家长一起开的。家长会上许老师的一句话就刚好印证了这个观点,许老师对家长们说:“如果孩子在写作业而你却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那么孩子还能认真学习吗?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这不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就拿刚刚上体育课的例子来说吧!体育课上我们班测了100米跑,班上有些长得高的同学歧视长得矮的同学,下课后许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人与人的发育期是不同的,有些人在小学就长到了一米七左右,有些人上了初一也才一米五,但是有些有可能一米七的人上初三还是一米七,而一米五的人上了初三就要比一米七的高的多,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你现在小瞧别人等到别人上初三比你高得多的时候小瞧你,你心里肯定一百个不愿意,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教给了我许多,如:要善于自我反省、要懂得学思结合、珍惜时间、虚心请教等等。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些道理会伴随着我一生,为我指点迷津。

学《论语》,知道理 初中读后感1000字

论语读后感初中

《生命的不可思议》读后感 读后感范文400字

假期之前买了三本书,没想到三本书中最先看完的居然会是这本——胡因梦的《生命的不可思议》,也是机缘。刚刚读完这本书,有感而发想写一点感受,一边读一边感受作者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她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和厚重的人生感悟。

这是我读的关于人生方面对我较有影响的一本书,虽说是一本人物传记,但又不仅仅是传记,胡因梦在书中的附录中有一段问答,从中我了解到,写这本书的时候她才46岁,并不是我原本以为写传记的高龄,通过问答对谈,我还了解她写这本书的动机,洞悉她对人生的领悟。

短短五天假期时间,看完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对于胡因梦了解的过程,仿佛从旁看到了她的前半人生,其中,有一些经历我深有共鸣,因为我也有相似的经历,但是,更多的是外人不知道的人和事,她不写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坦诚的人,应证了她在书中最后说的那些观点,对于人生的参悟已经非寻常人的境界,否则,怎么会写这本自传。

这本书除了正文是她的自传以外,附录有问答对话,还有她的两场演讲稿子和一些摄影作品。以前听过很多人说,阅读可以让读者走进作者,我不以为然。这次在读胡因梦自传的时候,我觉得,阅读真的好像让我走进了她的人生和她的世界,深切体会到那句“读者通过阅读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不啻为一句正确的话。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