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永恒的红岩 读《红岩》有感700字 读后感作文

2022-03-10 01:25: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时间,也许会抹去岁月的痕迹,但却不曾抹去的是雨花石的满腔热血。

生命,也许会被抹杀,但却不曾损毁酷刑前的大义凛然与革命豪情。

历史,也许会被遗忘,但却不曾忘记永放光芒的红岩之光。

红岩是革命战士用血汗砌成的精神长城,是革命战士用生命书写的精神乐章。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壮士心”,哪怕面对着刺刀,哪怕是万箭穿心,那怕是血染沙场,哪怕是粉身碎骨,革命的红旗依然挺立,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金沙江到铁索桥,从西柏坡到北平,何处不是用血汗和泪水筑成的坚韧,何处不是用生命谱写的中华之歌?

我们的战士,我们的英雄,风雨兼程,依然坚定,共产主义精神绽放光辉。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他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用热血、豪情和生命点亮了中华大地,那盏灯依旧绚丽,依旧光芒。“当邪恶用眼泪掩盖了笑语欢声,他们情愿付出一生。深深懂得用什么去守护安宁,用热血,用豪情,用生命!”因为他们无畏。

监牢可以锁住革命者的身躯,却锁不住革命者的满腔热血,看着敌人狰狞的面孔,身旁的斑斑血迹,化作一首永恒的诗篇: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由”,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

“生命诚可贵,革命价更高”,老虎凳没有抹杀他的豪情壮志,冰凉的盆水熄灭他对革命热情的火焰。他没有退缩,没有畏惧,一咏便是“只用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坚定。“壮士身亡志未穷”,革命道路上的英雄依旧努力宣扬着红岩精神,永不言弃。

敌人的冷嘲热讽,瓦解不了他们的意志,摧毁不了他们的信仰,依旧努力,依旧铁骨铮铮,针锋相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美好红岩,美丽火种,依然承载着梦想,燃烧!

雄狮的吼声惊醒了西方大国的梦,曾经受污辱的“东亚病夫”悄然而逝。中华大地,承载着多少厚重的历史,满载多少中华儿女的血泪,而今,站起来了!而他们——我们的英雄,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回忆,而且是不朽与永恒的精神家园。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远去,历史的足迹也已悄然黯淡。但红岩依然挺立,因为我们相信,红岩永放辉煌。

远处,红岩依然屹立,好像时刻提醒我们:红岩永恒,红岩不朽!

永恒的红岩 读《红岩》有感700字

红岩有感

有原则的善良 暑假读后感600字

今天在书中看到了一个比喻:“我是河边的栏杆,谁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们的拐杖。”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

单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来作者的意图:帮助别人的同时不要丢失了自己。作为栏杆,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这是本职工作,不过也只能履行栏杆分内的工作,不要因为迁就对方而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更不可以从一个有着固定位置的栏杆,变成一个任由他人牵着走的拐杖。

想起来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故:A有一个鸡蛋,可是她不喜欢吃,因为C特别爱吃鸡蛋,于是她就把鸡蛋给了C。久而久之,C就习惯了A每天给自己一个鸡蛋。有一天,来了一个B,她也很喜欢吃鸡蛋,这次A就把鸡蛋给了B。C非常生气,决定不再理A了,可是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就属于A,她有权利选择给谁或者不给谁。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提供帮助的人没有把握好善良的度,而被帮助的人则超出了需求的范围。在我们谴责需求者欲壑难平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善良是否坚持了一定的原则。在我们为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应该是在保证不影响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他人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舍己为人,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善良就没有了原本的价值。

就像是前面提到的A,她可以把鸡蛋给爱吃并且没有鸡蛋的C,但是被对方习以为常,不仅没有心存感激,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A没有坚持原则。她本可以在把鸡蛋给C的时候,宣誓自己对鸡蛋的所有权,可是她没有,或许她自己都忘记了那个鸡蛋本就属于自己。

你是一个栏杆,只为别人提供倚靠的服务;不要为了给别人提供方便,就把自己变成一个任人摆布的拐杖,这并非真正的善良。

这是著名哲学家尼采告诉我们的道理。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