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有原则的善良 暑假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作文

2022-03-10 01:25: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今天在书中看到了一个比喻:“我是河边的栏杆,谁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们的拐杖。”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

单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来作者的意图:帮助别人的同时不要丢失了自己。作为栏杆,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这是本职工作,不过也只能履行栏杆分内的工作,不要因为迁就对方而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更不可以从一个有着固定位置的栏杆,变成一个任由他人牵着走的拐杖。

想起来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故:A有一个鸡蛋,可是她不喜欢吃,因为C特别爱吃鸡蛋,于是她就把鸡蛋给了C。久而久之,C就习惯了A每天给自己一个鸡蛋。有一天,来了一个B,她也很喜欢吃鸡蛋,这次A就把鸡蛋给了B。C非常生气,决定不再理A了,可是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就属于A,她有权利选择给谁或者不给谁。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提供帮助的人没有把握好善良的度,而被帮助的人则超出了需求的范围。在我们谴责需求者欲壑难平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善良是否坚持了一定的原则。在我们为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应该是在保证不影响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他人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舍己为人,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善良就没有了原本的价值。

就像是前面提到的A,她可以把鸡蛋给爱吃并且没有鸡蛋的C,但是被对方习以为常,不仅没有心存感激,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A没有坚持原则。她本可以在把鸡蛋给C的时候,宣誓自己对鸡蛋的所有权,可是她没有,或许她自己都忘记了那个鸡蛋本就属于自己。

你是一个栏杆,只为别人提供倚靠的服务;不要为了给别人提供方便,就把自己变成一个任人摆布的拐杖,这并非真正的善良。

这是著名哲学家尼采告诉我们的道理。

有原则的善良 暑假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暑假善良原则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论语》 小学读后感300字

《论语》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在生活中她像一盏明灯,时刻为我指明方向。

初次接触《论语》是在幼儿园的诵读课上,漂亮的刘老师带领我们每天进行晨读,我现在都能熟练地背诵十章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述而第七”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告诉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其他两人或者其中一人必然会有某一方面比另外一个强的,我们应该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更要提高修养、虚心好学,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带着这样的学习态度,我进入了小学,虽然认识的字要比别的同学要多一些,但我从不骄傲,反而虚心向同学们学习,小朋友都愿意和我交朋友、坐同桌,有了良好的学习关系,我学习起来劲头更足了。

老师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论语》中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与习惯却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