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气节 读《经典与成长》有感350字 节日作文

2022-03-10 01:12:00 栏目:节日作文 来源:蘑菇文

最近,我读了《经典与成长》里的一篇课文——《气节》。读了这篇课文,我学到了很多道理。

《气节》的大意是:古代的君子谨守道义来树立名望,修身养性来等待自己的时机。不因为贫穷而改变自己的节气和操守,不因为卑贱而动摇自己的意志,按照“仁”的要求处世,按照“义”的要求行事。见财就起贪心,见利就违背道义,不正当地获得财富,无缘由地得到富贵,这是仁人君子所不愿意做的。

作为小学生,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比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维护社会正义,诚信,积极向上,这些精神原则值得我们一生去实践和坚守。

我国现代杰出画家徐悲鸿年轻时曾到巴黎留学,在法国,一位法国学生嘲笑他,说他即使让达·芬奇亲自教导也成不了才。徐悲鸿强忍怒火,要和法国学生一较高下,结业时,徐悲鸿的画作惊动了整个世界,也让那个法国学生自叹不如。

做人要有坚贞的气节,要敢于坚守自己的精神追求,能够在困境中经受考验,屹立不倒,这样才是真君子。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气节的君子吧!

气节 读《经典与成长》有感350字

气节有感成长经典

学会知耻 读《知耻》有感300字

我们学习了《知耻》,我有很大的感触。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何若人有。”这句话的意思是“羞耻之心对人来说关系重大,那些奸诈、投机取巧的人,是没有羞耻之心的。如果不把不如别人当成羞耻的事,那又怎么能赶上别人呢?”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不要投机取巧,要有一颗羞耻之心,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会知耻的好学生,你说对吗?

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做一些练习题,班里的个别同学就会抄其他同学的题,这种行为就是没有怀着一颗知耻之心,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

如果在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会东张西望,老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你,但你却不听,那也是一种不懂知耻的人,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当然学了这门课以后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我要做一名怀有知耻之心的好学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随着这门课程的内容学会知耻吧!最后,我也希望大家能做一名怀有知耻之心、真正会知耻的人。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