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以廉洁为主题的议论文1100字 读千年古诗,做清风少年 议论文作文

2022-03-09 23:37:00 栏目:议论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司马光,大家可能都是从“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中认识他的吧。司马光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费尽心血,编写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资治通鉴》。

除了这一伟大的成就,鲜为人知的是,司马光还是一个难得的清官。他为人真诚慈善,处事光明正大,办事勇敢果断,深受朝廷的信任与百姓们的拥戴。因为这样,仁宗赏赐给他一笔百万财产,可司马光认为国家财政困难,、忧患重重,不肯接收这笔赏赐。再三推辞不了,他把一部分用来充当公费,一部分救济贫困的百姓,自己却分文不收。“俭则寡欲,侈则多欲。”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司马光对财富的态度。司马光执政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一年半,但他竭尽全力日夜操劳,耗尽了毕生心血之后与世长辞。噩耗传出,四方百姓赶来奔丧,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宰相,能得到民众这样广泛的悼念,是非常罕见的,可见他是一个深得人心的好官!

历史上,这样的清官好官数不胜数: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包拯一生严于律己,清廉简朴,对贪官污吏严厉打击,执法如山,深受百姓欢迎,被世人誉为“包青天”;唐朝狄仁杰做官,为了拯救无辜百姓,敢于违逆君主之意,因为他时时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的明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于谦一生清廉自律;被康熙成为“江南第一清官”的施世纶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勤于民事,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

古人廉洁自律,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却可以一些奇怪的现象:有的学生竟然出钱收买别人,让别人来帮助实现自己的目的。比如:很多学校开学后都会进行班干部与学生会干部的改选,有些“官”念很重的学生,“贿选”拉票,通过请客吃饭、赠送礼物的方式向同学“行贿”,让同学在选举中投自已一票。

这种现象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但在报纸上也时有耳闻。一个初二学生在竞选班长的活动中,特意请几个要好的同学到餐馆吃饭,又向这些同学赠送礼物,同学们对他的意图心领神会,就想办法帮他拉票,最后使他如愿以偿当上了班长。事后,他竟然还得意洋洋地说:“其实我的竞争对手综合素质比我高得多,但他们不开窍,在竞选前没有做工作,疏通关系,又怎么能竞争得过我呢?”

还有的同学小小年纪,却一心钻进了钱眼里,利用自己学习好的优势,不是想着帮助同学,却充当起了同学的“枪手”,利用假期,天天替同学做作业赚取“外快”,在家休息比上学还用功,而那些花钱买作业的同学则自在逍遥地消遣假期。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还有些同学捡到东西不是交给老师,而是理所当然地占为己有;有的同学家境优越,把和同学比吃比穿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有的同学爸爸妈妈有一定的职位,每天总是有公车接来送去……

这些不光彩的行为玷污了纯洁的校园,很多同学耳濡目染,幼小的心灵便有了对权力、金钱的羡慕和追求。

同学们,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读千年古诗,让我们接受古人清廉文化的洗礼,把廉洁两字牢记心中,洁身自好,做一个堂堂正正、品学兼优的好少年,让校园中每一朵向日葵都朝着太阳绽放!

以廉洁为主题的议论文1100字 读千年古诗,做清风少年

议论文古诗为主题清风千年

议论文作文900字 论中国式轻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的悠久给了我们其它国家所不拥有的东西:我们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文化中,一定是有精华,也有糟粕的。而我们漫长的历史,正好给予了我们去除糟粕的时间,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但又不断否定的过程。最后初步形成一些东西,经过无数代传承,就会被植入骨髓中去。

现在,几乎是三天两天就能听到一些学生因为作业多,家长压力大等原因而轻生,甚至连本人都有过诸如此类的想法,为什么呢?古人有那么多的书要背,那么多知识要记,什么四书五经,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字,为何没见有这么多的状况呢?对于这些问题,我有一些见解,与大家分享,仅供参考。

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家长,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是社会。这三方面没有谁轻谁重之分,它们是互相促进,才导致了这些同学的“轻生”。

对这些新闻稍有留心的人便能发现,这些学生大多为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因此,我觉得,青春期所特有的叛逆与急躁是促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我们在慢慢长大,接触到的世界也在慢慢变化,不断地扩大,再扩大。对社会有了接触的中学生,对社会中的许多新事物新思想缺少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我们的骨髓中有着国学文化的根本,而我们接触到的许多东西都与之相反。比起那些如同流星一样一闪而过的没有经过时间沉淀的“潮流思想”,我们的国学反而更有好的引导性。仁,义,礼,智,信不应作为教条而应作为人的基本原则。虽然“国学”中也有许多误区,但它至少经过无数代人的提炼。

第二个原因,应该是现在的中学生缺少自己的判断,极易受到奇怪思想的引导,这与我们千奇百怪的社会不无关系。

再说说我们的家长,如果你仔细观察轻生少年的家长,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的“遗产”。他们都认为:读好书,前途必定一片光明,必能成为“人上人”。而没读好书,就只能一辈子受苦。“士农工商”摇身一变“士商工农”,继续影响中国人。于是,才有那么多家长盼着孩子考清华,考北大。仿佛一进去,就已经保定了成功,这样的压力放在古代的中国,可能没什么。但现在的少年们,一个个思想十分“前卫”,什么自由啊 ,民主啊,还有李嘉诚那些没有读好书也成功的例子啦。这样的压迫就如同火花落入油中,马上就燃起熊熊烈火。

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为人父母对孩子多一点理解 ,为人子女多一些与父母的沟通,我们完全可以避免这种“中国式轻生”。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