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价值 议论文500字 议论文作文

2022-03-09 23:28:00 栏目:议论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世界著名的企业家希尔顿在给员工讲话时曾举过一个例子:一块普通生铁价值5美元,如果铸成马蹄掌后,就值10美元;如果敲打成工业磁针,就值3500多美元;如果反复锤炼打磨,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它当初的5万倍。一块小小的生铁随着自身受到的磨练的增多,价值就越高,那么其它事物呢?相信也一样。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大家一定耳熟能详。玉身被层层污垢包裹着,失去了本身的价值,而当它被能工巧匠仔细雕琢,用刻刀刮掉玉上的污垢后,玉才能获得新生,焕发光彩。同样的,当人们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锻炼后,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力量,提高自身的价值。一切苦难,挫折,都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如果没有这些“千锤万凿”,没有这些“烈火焚烧”,又怎能提升自己在人间的价值呢?

所经历的磨练越多,价值就越高。像那些体育运动员们,在没有训练之前和普通人跳得一样高,跑得一样快,根本不能参加大型的体育比赛,但是在他们经过了一次次,一天天的磨练后,就可以使自己的能力提升,训练得越多,就越熟练,从而使自己在这个方面上更有价值。还有在各个领域的领头人物:牛顿、爱迪生、贝多、梵高……哪个没有经历过磨练呢,哪个经历的磨练少呢?就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的完善,使得他们在历史上的价值无可比拟。

磨练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磨练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价值 议论文500字

议论文价值

“多问”才有“学问” 六年级议论文700字

《论语》有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众所周知,这是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古今中外,凡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之所以拥有如此成就,是因为这些大学问家都具备相同的学习品质,那就是——勤学好问。正所谓“多问”才有“学问”。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有许许多多不耻下问的大学问家。比如,我国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哲学家孔子。他是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一生创造出许多辉煌的成就。“六经”就是他晚年修订的。这与他勤奋苦读、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为求学问,孔子曾千里迢迢去请教“学识渊博”的老子。特别是五十岁时,已成北方大贤才的孔子,再次问道于老子。回去后,他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方知造化为何物矣!”可见求教让他有多么大的收获!

反之,如果有天赋而忽视后天的努力,没有虚心求教的学习精神,没有不耻下问的学习品质,终难成大器。宋代的王安石曾讲过一个故事:他的同乡有一个五岁便会写诗的小孩叫方仲永。他父亲以为这是一件有利有利可图的好事,于是带他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久而久之,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努力,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全部消失,从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可见,要想成功,唯有虚心的请教,我们的学问才能一步一步积累起来,丰富起来。

放眼当下,祖国建设欣欣向荣、突飞猛进。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孕育明天的希望,我们都有一个璀璨明亮的梦想,并且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如果我们不勤学不好问,怎能掌握丰富的知识,将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呢?一个优秀的民族如果具备好学多问的精神,不断创新,不断探究,有什么力量会阻止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呢?就拿神舟11号飞船和天宫2号成功对接来看,靠的不就是科学家们有着一颗不耻下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吗?

综上所述,学问与多问有必然的联系,正如,清代散文家刘开所说的: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让我们都勤学好问,做一名知识渊博的人吧!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