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中文节作文 有关中元节的作文 节日作文

2022-03-09 22:21:00 栏目:节日作文 来源:蘑菇文

小编导语:有关中元节的作文有哪些?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个时候大家开始祭拜祖先,那么中元节大家有什么可以发那些的事情呢?

中元节习俗

老师说七月半也叫“鬼节”、“中元节”,是人们祭祖祭拜先人的一个节日,也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七月半是在七月十五。可是我很怀疑老师的话,因为我家的中元节是从七月初九开始的。

在七月初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开始为七月半鬼节做准备——写包。我老是记不住该怎么称呼逝世的姥姥、爷爷他们,这时候妈妈就会耐心地教我。说在写包的时候,称姥姥为曾祖,称爷爷为祖考,结尾为老大人,若是女性,则结尾称呼为老孺人。

写了包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

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会开始做其他准备。如,将八仙桌擦干净,倒干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买好过节用的纸钱、纸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

在傍晚时分,我家会将八仙桌摆在堂屋的正中间,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桌面的上方处。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在桌子正对大门的那一方,会在桌子腿上方系上一面方正的步,我们如果要烧纸钱,就要从布的两侧递到桌子下的盆子中。

等到准备完毕,吃过晚饭、洗过澡我们家就会由爸爸带头引着我们去外边“接客”。爸爸的手上会拿着几支香烛、一些纸钱,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说“XXX接您回来看看”之类的……

等走到一定距离后就会开始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烛,然后点鞭炮。鞭炮点过后,我们就要鞠躬拜祖。

回到家,吃些瓜果,这第一天接客就算完成了。而这个夜晚,八仙桌香炉里的香不能断,要一直燃到第二天。

第二天,则是接待来过节的亲戚和“送客”。这一天,在八仙桌上要摆上小茶杯,不时地祭上热茶水。在祭过之后,我们要喝完茶水。而且,在这期间,我们不能碰到长凳。

在中午,我们家一贯的习俗是吃面条,妈妈做的面条很好吃,尤其是臊子,特别香。就连不爱吃面的我,在这一天都会把碗里的面吃光光。

到了下午四点时候,妈妈就会开始做晚饭;而等到四点半或五点的时候,亲戚们就会派几个人带着各家写好的包或纸箱,带到接客插香烛的地方开始烧包。

之后就是等待先人将八仙桌上所祭上的饭菜“吃完”,接着我们则撤掉桌腿上系的布,撤掉香炉,围着八仙桌开始吃饭。饭毕,亲戚会回家去为他们家的中元节做准备,而我们家则会再次摆上香烛,祭上瓜果,等到祭完,这个中元节才算是过去了。

中元节

我是绍兴人,绍兴是水乡,绍兴人天生对水有一种敬畏之情,特别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尤为突显。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这一天虽不很喜庆,但那氛围却很隆重——我们那儿许多人都齐聚河沿,可不热闹吗?那为什么要聚在河边呢?为的是祭拜河中判官。这一天,奶奶买了许多瓜果糕点,就是为了这件事。在七月十五的下午,老老少少赶至河边,老人们要摆好供品菜肉,还要预备蜡烛纸元宝之类的东西,小孩子们并不是很在意这种祭拜,而老人们这种事却一向很是重视,在那之前还要念经念佛。

在做好了一系列准备之后,祭拜才正式开始。人们点上蜡烛与香,开始祭拜河判官。一堆火在河沿熊熊燃起,祭拜前所备好的纸元宝之类的统统放了进去,熊熊的火光与隆重的仪式吸引了不少他乡之人甚至外国人驻足观之。

祭拜仪式结束后,人们先回家休养并准备湖灯。据奶奶说她小时候,虽然也放湖灯,但用的却是河蚌壳加香油。以前的湖灯多么朴素哇!随着生活条件之变,湖灯之状也有所变了,如今之湖灯较以前精致之许多呀。

许多人家都拿着自家制的湖灯赶来了,此时天还未黑,如若天黑了下来,那时便有更多人了。所以一些人在这一天傍晚会早早吃完饭便赶去河边。

这湖灯先前全得靠人推动水才能移动,有的运气差的湖灯飘到桥的另一边,偏离航向,则无法挽救;有的好运的湖灯顺着风与浪一路向前,火力全开,便一帆风顺。据说,在放时飘得越快越远越好。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色,各处地区有各处地区的风俗,但我相信每个人最难忘的节日风俗来自故乡。这就是我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节日,它是故乡的中元节。

中文节作文 有关中元节的作文

作文中元节中文

记叙文800字 童年的记忆

五岁时,我在村小读幼儿班。

说是幼儿班,其实读的是一年级的书。我的表姐大我两岁,读的就是地道的一年级。舅舅、舅妈都在外面打工,她就住在我们家。我们之间惟一的不同就是放学后她要做一会儿作业,而我可以在操场上自由玩耍,等她回家。

学校距家有里把路,每次放学,我们一路的同学常常是小跑步回家。父母劳动繁忙,自然无暇顾及我们的功课。我和姐姐常常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打猪草就是我们常干的活儿。

每次打猪草,姐姐背上小背篓,我提着个小竹篮还拿一把小铲刀,再约上附近的几个同伴,就欢天喜地出发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扯,嫩的叶子,青的草一古脑儿往背篓里塞,还煞有介事地说:“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我的年龄在同伴们中是最小的,也没有摊派任务,自然就轻松多了。我专拣一种叫做黄花的野菜。这种野菜猪极爱吃,可它的根却长得很深,牢牢地附在地上,用手掐是不能奏效的。这时我就拿出小铲刀,对准野菜的根部轻轻地一铲,再顺手拿起,一朵半截儿根、顶尖挑着黄花的野菜就顺顺当当地进入到我的篮子里。姐姐比我的手劲儿大,或许是没有铲刀的缘故,常常是她在前面扯那些杂七杂八的猪草,每遇到黄花菜就留给我铲。

尤其是在夏季的雨后或是清新的早晨,猪草长得格外的精神,直挺挺的,扯起来心情也很舒畅。野外的风是清爽的,猛吸一口沁人心脾。经过雨水或是露水洗浴的野菜叶子、婆婆针、兔丝子、鸡公草、车前草等,嫩嫩的身子顶端常立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儿。这时候,手捧这些鲜嫩的草,真想摘一颗水珠来赏玩,可刚一伸手触到,倏忽一下就不见了踪影,手掌、袖口只觉得凉凉的。大人们说:“一粒露珠就是一粒种子”,我不禁遐想:它是真的藏进土里去做发芽开花的梦吗?

我专挑黄花菜还缘于妈妈讲的故事。黄花菜、车前草,人都可以吃。把它们揉碎后掺进糯米、肉丝里面,做成野菜粑粑,味道蛮好哩!虽然我一直没有吃过这种黄花菜做的粑粑,却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平添了一份对这些野菜小草的喜爱。

每次打完猪草回家,我总要得表扬。看着半篮子的收获,妈妈总是微笑着,喜上眉梢,直夸我们。我的心里就像吃蜜一样甜,得意地看一眼姐姐,就一溜烟出去了。

其实,我哪里铲得那么多,况且又只专拣黄花菜,只不过在回家的路上,姐姐挑出一些肥嫩的猪草放在我的篮子里罢子。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