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书房中的吊兰 小学记叙文700字 记叙文作文

2022-03-09 20:51:00 栏目:记叙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阿宁——”声音温软依旧,姨娘,姨娘!仿佛落水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双手胡乱朝空气抓去,恍神的刹那间,我看见了,一袭清冷淡漠的月华铺下,浅浅勾勒出一个婀娜的身影,沉沉的木香压得喘不过气来,噢,是书房。为什么是她?回首,轻唤“阿宁——”是她!扑过去,想挽留住那一抹笑意,猛得掀开被子,大口喘气,然后,忧惘。

小时候,最依赖的便是姨娘,常往她那儿跑,姨娘老早就把图画的书放在了最下面的书格里,但我总爱缠着她翻开那些古老沉重的古本,让她念给我听,一些并不吸引人的细节一说出,便变成了难以忘怀的东西,总是夹携着淡淡的忧伤,如同循环的背景音乐,空气仿佛都要滴出水来,时间便从幽冷皂香中流逝,不觉已是黄昏,再伸手扯下一片吊兰叶,因为我知道随后姨娘定会气得到尖叫,我就一脸坏笑躲过她的追打。

长大后,更是日日要黏着她,看书听书,外婆可不喜欢小孩老气横秋地读书的样子,终于在一次读书上时冲进来,毫不客气地打断她,将我拉走:“去,去和楼下的小孩子玩去。”我泪汪汪地看着姨娘寻求帮助,“阿姨,小孩子喜欢看书,由着她罢?”“小孩子由不得!”语气越发生硬冰冷,我只好服从,想缓和一下气氛,问姨娘:“为什么喜欢吊兰?”外婆更不耐烦了,直接脱口而出:“生得贱,随便养养就活了。”说罢拉扯着走了,我回望一眼,姨娘整张脸处于阴影中,看不清表情,吊兰无风自摇,轻拂着她的脸,想带走她一点忧伤,离她愈远,记忆中的身影也愈模糊。

再后来,姨娘便离开了,不过走之前送了我一盆郁郁青青的吊兰。

那个背影,成了回忆中的一个浪花儿,在梦中,总摸不到碰不着,深深夜色掩埋,还有那一盆吊兰,只能听得她总叫我的名字:“阿宁——”

望天空,白云依旧如洗,旭光仍是温暖,不禁莞尔,或许我默默无闻,或许我平凡无常,但我相信书中的那个鲜衣怒马。谢谢你,姨娘,带我一起轻叩了文学的大门。

书房中的吊兰 小学记叙文700字

吊兰记叙文书房小学

我怀念那条石板桥 优秀记叙文800字

远远望去,它就像一位满面皱纹的老者,佝偻着身子立于涓涓细流之上,时光荏苒,默默等候。

我是生长在它身旁的一双眼睛。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石头无声的演绎,这默默地支撑,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岸边的野菊是理所当然的,疏竹垂下的青叶是理所当然的,溪中蹁跹的游鱼是理所当然的,桥下悠悠的歌谣与捣衣声是理所当然的。当时无知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石桥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会永远如此这般。

我在石桥上学会了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在被足靴磨得光亮的石板上留下了时光无形的痕。我画画,折下一根短木枝,在桥边的泥土地里划下了简单的线条。一笔一画,泥土深深凹陷下来,勾勒出一幅图画。在乘舟横穿石桥时,我邂逅过一只蜘蛛,后六条腿趴在蛛网,前两条腿奋力往前织网。岸边的溪水一起一伏,一个浪花忽地跃起将小蜘蛛刚织的新网击落。再织一次,再落一次。它也想击落命运。

我在桥上制作了第一只“石琴”。摹仿风琴的指法,在余晖里向岑静的竹林与南徙的飞鸿敲奏。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坚韧,有一多半来自这石桥的磨炼。我那幼稚愚昧、天真的心里,以为这一切永远都不会变化。我没有想过这石桥会有垮塌的一天。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无坚不摧的石,是如何一块一块堆砌起来的?我没有想过,它是怎样历经风摧雨残,仍旧屹立不倒的?

清明回家,我怔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石板桥。横卧在面前的,是它被五马分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躺在原先那条石板桥下的溪流里。溪水爬上成堆的石头,再跃下,奔流不息。竹林、泥坑、兰舟、蛛网都已消失,天光洒在平旷的土地上,变得索然无色。

我已找不到当年学走路的地方,那留下过我的足痕,照我的少年倒影,用青灰色的石板托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然化作一滩乱石。

这时候才痛彻心扉地明白:世间没有永远一尘不变的东西,时间会冲淡一切。

但是——时间啊,你尽可以摧毁它,可就是夺不走它。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