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我只在乎你的微笑 优秀记叙文600字 记叙文作文

2022-03-09 20:48:00 栏目:记叙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阳光温暖万物,微笑温暖人心。

阳光撒在大地上,給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温暖。“来,宝贝再走几步。”只见一个妇人蹲在一个胖嘟嘟的小女孩面前拿着棒棒糖引诱着小女孩,希望小女孩再多走几步,可小女孩却依偎在墙角,死活不肯走出来。你使出了绝招,拿了个奶瓶在女孩面前晃来晃去,小女孩白嫩的小手在空中抓来抓去,只差一点点就够到了。为了拿到奶瓶,女孩终于鼓足了勇气,如壮士奔赴战场一般,摇摇晃晃的向前走去,像极了一只笨拙的小企鹅。终于快到了,快到了,小女孩一头扑到你怀里,一把拿起奶瓶就往嘴里塞,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这一刻你也笑了,如冬日一般温暖。

女孩忐忑不安地坐在餐桌上,手时不时地拉扯着脖子上的红领巾,战战兢兢,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你端着炒好的菜上来,女孩的脸上立刻扬起来讨好的笑容,大赞今天的菜真好吃。你却阴阴的来一句“说吧!又怎么了?”一句话浇灭了女孩灿烂的笑容,小脸又耷拉起来。“妈,我考试考不好……”女孩的泪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般止也止不住。女孩还将手在脸上抹了几抹,这下好了成了一只小花猫。你却忍不住笑了“傻孩子一次考不好又没事,下次努力就好了嘛!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时你的笑容好似大力水手的菠菜一样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餐桌前,女孩似龙卷风来袭一般,快速扫荡着餐桌上的食物。你在旁边时不时给她拍拍背,时不时的说上几句。女孩擦了擦嘴巴,急冲冲的拿起书包,嘴里还含着食物,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声“再见。”看见女生鼓鼓囊囊的嘴巴你笑了。深夜无数次经过女孩的房门,看到女孩还在挑灯夜读,你笑了,这笑里有怜悯有疼惜也有一丝无奈。

你的微笑伴随着我磕磕绊绊的成长,你的微笑里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让我用一生好好品味。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你的微笑能够保持下去,能够让在乎你微笑的我,用和你一样的微笑去温暖他人。

我只在乎你的微笑 优秀记叙文600字

记叙文我只在乎微笑优秀

青山隐隐长乐未央 记叙文范文2000字

外婆第一次拍了一张全家福,胶片里的她浅浅微笑,唇边荡起了浑圆的漩涡。靠在她边上的是我们这群孩子,还有我的大舅、大姨、二姨和母亲,外公迈着大步走进镜头,眼角的皱纹化开在三月的春风里。阳光下面,背景是一个小四合院,承载着永远不世俗的品格,明媚了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

舅舅的红糖味儿

外婆生了四个孩子,母亲、大姨和二姨,还有舅舅,外婆说家里的花多,所以女孩也多。有了舅舅后,似乎是把万千宠爱集他一身。送他去城镇的小学,为他第一个纳鞋底,制作新衣。还有外公去做客带回的咸鸭蛋,母亲总会跟我说,那时总是舅舅第一口,把整个蛋黄涂抹在碗里,然后整个头埋进去,细细的舔完。至于母亲他们,便只能看着解馋了。外公还常给舅舅做弓箭,人群中,舅舅站在小板凳上,威武的像个大将军王。

舅舅也很有出息,在学校里必得拿个第一才向外公外婆邀功。他很喜欢吃糖,每每看他爬上柜橱,就知道这个小霸王又要偷糖了,还没触着糖罐呢,便被外公一扫帚打下来了,外婆像赶小鸡似得把舅舅抱在怀里,笑着骂他是个糖罐里的孩子。六年级毕业的时候,舅舅获得了女老师的红糖,那个老师在小小的搪瓷碗里放了几勺红糖,含笑着给他。舅舅拿到这碗红糖,嘴巴咧得大大的,不知有多少只馋虫勾着呢。可是他想到了外公外婆也很喜欢甜甜的红糖,他捂紧了碗,再也不去乱想。几公里的山路,舅舅的红糖里一点都没少掉。

家里做好了许久不见的白粥和白馒头,馒头圆圆白白的像个胖娃娃。舅舅小心翼翼的用小勺子舀出一些红糖,细细密密的铺满外公外婆的碗底。再把碗盛满白粥。外公外婆干活回来,和他们一起喝白粥,却都纳闷清淡的白粥怎么多了些丝丝的甜味。低头一看,发现了底下的红糖,晶莹的红色小颗粒,在他们眼中跟星子一样。舅舅在旁边看着,比自己吃了更欢快,好像整个世界都铺满了红糖,落到了他的头上、肩上,点缀在他的心间。

舅舅长大了,每每到了别的地方,必定要找些当地有名的糖,南京的牛皮糖,西安的画糖,甚至老北京密封包装的冰糖葫芦,他都会用包裹寄回,一一给外公外婆品尝,舅舅和外公外婆之间,是幸福的糖味儿,在外婆的残年中勾勒出山高水长的画卷。

大姨的半夏味儿

大姨是家中的长女,为了弟弟妹妹读书,小学就辍学了,那时候舅舅和姨都还小,外公外婆就把她当男儿练,家中的农活脏活累活,她们第一个想起了大姨,时不时的就喊“老大,麦子得收割了”“老大,该去晾草药了”“老大,做的豆腐要去卖啊”,老大任劳任怨,像家中的大黄牛一样。

大姨总是到山沟沟的里面的山沟沟去挖笋,种菜,砍柴,挖草药。大姨说她还是喜欢摘山里的草药,那些草药长得密密的,一丛一丛,生命力何其强盛,和她一样。高高的山上,大姨披着头巾,去找那些野菊花,金银花和红毛草,有些要到树上采,有些要到地里挖。大姨手脚敏捷,来去如风,乡里人都愿意叫她采药专家。五月的时候,许多花的花期已过,也不再是采草药的好时节,但是有一种草药,它们就长在五月。大姨说,它们叫半夏。那些草药长在林中潮湿的地方,埋在浅浅的土里,那时外婆一直咳嗽,吃了些药也不见好,大姨就去挖半夏。把它们晾在四合院的阳台上,用清水淘尽表面的泥土,洗去外面的粗皮,放在篮子内。经常翻动干燥,然后泡在茶内,每天都给外婆吹凉了,慢慢喂给她喝,外婆的病在五月中旬竟好了许多,大阿姨的半夏的绿色,在初夏凉爽了一个家。

大姨在母亲和舅舅离家后,操持起家里的活计,总是争抢着帮外婆做事,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内总管。外婆却跟母亲说,她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姨,没有让她读完小学。大姨每天乐呵呵的,那天却哭着和二姨说,其实她读书比摘草药,更有技术,但她要让外婆,春夏秋冬都不要有皲裂的手。大姨和外婆,是清爽的半夏味儿,大姨,就像五月的初夏,不是过分炽烈的阳光,却也不是娇柔的春天,而是炎热中的清凉。

二姨的豆浆味儿

二姨最擅长烹饪,蒸炸煎煮尽得外婆真传,做豆腐和豆浆都颇有妙招,我更喜欢叫她“豆浆西施”,因为二姨的手特别莹白润滑,小脸也是别样的好看。

那时候外婆的另一项生计就是做豆浆,外婆做的甜豆浆和鲜豆浆都是别样的风味,临乡的人也常来购买。外婆只有晚上得空的时候才会做豆浆,把一粒粒饱满的黄豆挑出来,再放在磨盘里打磨,外婆时不时的会累的睡着,同样疲惫不堪的二姨却会不停地进行打磨,磨出鲜美的甜汁,用娇小的身体把桶装的豆浆放到车上,推着赶往前方的集市,出去前,她会把自己的大衣披在外婆身上,轻声叫外婆去床上休息。母亲说,那时候的二姨在晨光里,美丽的像整个春天。

二姨和外婆间,是香醇的豆浆味儿,需要细细打磨,细细品味,才会品出这种滋味。

母亲的栗子味儿

母亲常年在县城,直到节日才能回来一趟。

母亲说她最不能忘的就是去树林里打栗子,满山的栗子都是生产队的,外婆和大姨常常爬到大大高高的栗子树上,不住的摇晃树,栗子就大片大片的落下来,母亲就拿着衣服左一下右一下的接着。那时候栗子的味道,她到如今还记得很清楚。

现在母亲就会发朋友圈询问最好吃的栗子在哪儿,然后马不停蹄的送到老家来,有时也会用蜂蜜蘸着栗子,一个个剥好给外婆,栗子和蜂蜜的甜味交融在一起,在咀嚼中带着永远的醉人蜜意。

母亲和外婆间,是甜蜜的栗子味儿,其实真正好吃的不是栗子,而是姐妹母女的几十年的甜蜜守候。

现在我也在学着这些在行动里彰显的大爱,这是我们这一家人亲身力行展现的孝。我会学着去把母亲的床铺好,学着帮大姨打理好她的小菜园,学着帮外公做他的小木椅,学着帮外婆设计拼盘。

我们和所有的大家庭一样,没有过分的埋怨与纠纷,不会过分的注重利益,我们没有世家大族的高贵与清高,我们只有在油盐酱醋中奉行的家风,在清风里以坚定的脚步传承下去,这些或温暖或炽热的味道也能以不同的方式装在一个又一个人心里。愿我们这一家人,在青山隐隐中,长乐未央。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