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家乡的古树 记叙文范文700字 记叙文作文

2022-03-09 20:38:00 栏目:记叙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浮生一阙,沧桑尽显。古树长春,人去树在。叶绿叶落,物是人非,情犹存。——题记

一方净土,孕育几辈人的心血。在飞逝的光阴里,氤氲真情。根深蒂固的,是树,亦是情。枝繁叶茂下玩耍嬉戏的少年,不觉之中垂暮老矣,子孙后辈齐聚一堂,纳凉树下。

家乡有一棵古树,粗壮的枝干,浓密的绿叶,满树芳华。它是我的曾爷爷年少时中下。几载千秋,从当初的嫩芽悄吐,绿意稍上枝头,至今生机勃勃,已然成为苍天大树。

幼时我总是喜欢依偎在树下,听着爷爷讲述着漫漫往事。这棵树在乱世里扎根,是曾爷爷的精神向往,希望寄托。他说:“在战火纷飞的硝烟里,有一抹生机,有一片绿意,足矣。”那一棵树,陪着曾爷爷在乱世中扎根,在挫折中挺立,在无尽黑暗中等待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不负所望,期望在,树在,光明也到来。满城的腥风血雨终换来后生安宁。曾爷爷临终时望着粗壮的枝干,望它能陪伴后人继续前行。人走,茶凉。一夜之间,枝叶凋零,也像在哀叹,陪伴着成长的人,早已年老逝去。

“时间是一纸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爷爷自小便在这树下嬉闹。他说,看尽枝头余雪,历经风雨摧残,伴着春雨到来,百花齐放,自己也在悄逝的时光里成长。树木也褪去了稚气般,茁壮。爷爷说:“在太平盛世年间,体会不到战火余味,却能在人生失意时,望一树常绿,尝人间冷暖,晓初心所在。那时懵懂的我还不曾明白。只知这棵树夏可纳凉,冬可避雪,春可随风沐心中,绿意生机自难忘。难免在寂寥的秋中落叶纷纷带着少许凄凉,但总会在飞逝的时间里,生机重现。看着满树凋零,方可知春天不远。一树,伴着几载佳话,从突兀年华,到现在满树沧桑却尽显芳华。

“一惚,悄然几度秋凉。一恍,不觉满城冰霜。”叶绿记春,叶落记秋。睹树空留故人昔日颜容。我在成长中,难免有时人际关系浅淡,学业不顺,屡遇困境。推开窗户,看着满树生机,方晓绿意所在。望树,一瞬之间的不快与烦心在树叶沙沙做响下散去。枝头蝉鸣,生机绿意让我眸中又现昔日光景。

这棵古树在沧桑年间伴着几代人生活,尝尽人间冷暖。一树绿意,带给几辈人生机,又因时间之逝,望故人离去。树是希望,是念想,是时光所依,承载岁月年华,是昔日故人几许的期望,是生生不息的坚强!

家乡的古树 记叙文范文700字

记叙文古树家乡范文

写给逆行者 抗疫情作文1200字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大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引自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我们的这个假期变得异常特殊,也让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寂静了下来。

静下来的那一刻,我越发深刻体会到鲁迅笔下“无数的人们,无尽的远方,都与我有关。”

这两天我读到了最具牺牲精神的英国贤者之乡亚姆村为免瘟疫蔓延全国,村民们自愿隔离400天,最终,用善良挡住了瘟疫,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在本次疫情中,我看到了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我看到了全国各地很多的工作人员提前返回到工作岗位上,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日夜加班筑牢疫情防护墙;我看到了一些有社会担当的爱心人士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展开驰援,为武汉和湖北送去了最急需的医用物资……他们,她们,都是最美逆行者,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善良与担当。

在浙大二院消化内科,一名97年出生的小护士主动请缨,要求赴武汉参战抗疫。护士长吕敏芳动容了,她心中不忍,但无法拒绝这个年轻姑娘的坚毅决心,几番心理挣扎,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战。看着年轻姑娘跟随171人的医疗队远去时,在后方遥望的护士长百感交集,写下了战疫之歌《今天,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字字催泪!我们更会铭记那些勇敢的逆行者,是他们的勇气与担当使防疫前线变得更加温暖,是他们使抵挡病魔变得更有力量。

防控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是主体。作为一名高二学生,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要防范谣言与恐慌乘虚而入。

在世卫组织执委会第146届会议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指出:“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病毒固然可怕,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和恐慌。”那么,我们在面对来源模糊的“小道消息”时,切忌盲目跟风转发,务必擦亮辨别是非的双眼,多一些理性思考和冷静判断。不论是抵抗病毒、抵抗谣言还是抵抗恐慌,每个中学生都要把自己当成一道防线,形成防疫工作的正面助力和强大合力。

身为高中生的我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历史的真相里去认识“灾难”,找寻“敬畏”。书籍和电影,便是最好的途径。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更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可总有人不相信野生动物会传播疾病,或者说是不相信传播病毒的野生动物就是自己接触的这只,心存侥幸心理。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自家餐桌上的事儿,也是关系全民健康的公共问题。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理念和态度。

面对疫情,保护好自己是一种责任。病毒感染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是一道“隔离墙”。戴口罩、勤洗手、不吐痰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对个人健康负责,更是在减少疫情传播途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遏制新型肺炎疫情,我们每一个家庭不仅仅是受保护者,更是疫情防控链条上积极担起社会责任的践行着。我和爸爸妈妈居家学习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用所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使科学防控疫情知识更深入心底,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保护社会。我的妈妈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妈妈踊跃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疫情面前冲在第一线,给出入社区的群众测量体温,登记居民出入情况,为社区防疫工作把好关。在我眼里,妈妈也是平凡岗位上的逆行者,用迎疫而上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入党誓言。

我们每个人只有不断净化自己的意识与认知,才会真正地参与到这次疫情的防控中来,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愿春来,疫去,山河无恙;愿情存,疾散,你我安好!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