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我学《论语》的故事 小学记叙文400字 记叙文作文

2022-03-09 20:18:00 栏目:记叙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是我的爸爸,爸爸对我管教很严,除了文化课程以外,还教我背古诗、词和《论语》。爸爸说《论语》记录的都是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内容广泛,很有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学的。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可我并不是很理解,只是背诵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直到有一次,我被爸爸深深地教育了一次,我才懂得了学习的快乐。

植树节时,我班负责植树110棵,三个人为一个小组,最后分剩两名同学,其中有我一个,老师说:“你们俩和我一组,先去拿树苗,我挖坑。”我们俩到发放点领树苗时,我多了个心眼,趁爸爸挖坑这时间,去玩一会儿,于是在送回一次树苗后对爸爸说:“我去玩一会儿,让李强运树苗吧!”爸爸立即严肃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里的话,你怎能这样做呢?我们是一个小组,要团结,你不愿做,那你想想别人愿意做吗?劳动是件光荣的事啊!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做,那谁来植树?谁来绿化呢?”我原本兴奋的心如淋冷水一样,迅速平静下来,回想起爸爸的话,羞得我面红耳赤,连忙又去运树苗了,小组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很快就结束了劳动。

回校的路上,我主动帮同学拿工具,爸爸看着我,开心的笑了,通过这次劳动,我又深刻地学了《论语》里的经典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我学《论语》的故事 小学记叙文400字

论语记叙文我学小学故事

我学会了包粽子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900字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的端午节了,这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每当这一天,人们都张罗着包粽子、缝香囊、戴荷包、系丝线。而且每年这个时候也总能看到电视里播放着不同地方的人们举行划龙舟比赛,热闹极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超市也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粽子每到这个时候就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很多人都不再自己包粽子吃,而是选择方便易煮的冰冻粽子带回家吃。可是我记得每到端午节,奶奶却总是自己包粽子吃。渐渐长大的我,越来越疑惑奶奶为什么每年都不辞辛苦的自己包呢?

一天,我在一旁正饶有兴趣地看着奶奶做包粽子的准备工作,突然奶奶问我:“想不想和奶奶学着包粽子呢?”我兴奋的点了点头。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帮我准备好了粽子馅和粽叶,然后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小漏斗的形状。”奶奶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动作,“接着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还要把糯米压紧,米够了的时候,就可以多往里面浇点水,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间放上葡萄干、金丝枣、红豆,接下来用绳子把粽子绑紧扎好。”说话功夫,奶奶就包了一个漂亮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叶,把粽叶先卷成了非常小的“窝”,然后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骤包了起来。可是在奶奶手里听话的粽叶,到了我这里却不听使唤了,还没等我拿绳子扎,馅就全散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此。好容易包出一个却感觉四不像,还露着洁白的糯米,仿佛嘲笑我,我有点泄气了。原来看似简单的粽子,却这么难包呀!奶奶边包着边看出了我的心情,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咱们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听了奶奶的话,我暗暗对自己说:不能放弃,一定要学会包粽子。这小小的粽叶可真是调皮,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它裹紧时,里面总是有米漏出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试验了不知多少个以后,我的第一个的粽子终于“问世”了!这时我已包的满头大汗,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不如奶奶包的好看,但我特别高兴,我总算是学会了。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大小不一的粽子,而且后面包粽子的比前面包的看多了许多,奶奶看了,一个劲地夸我心灵手巧。奶奶还把我包的个头很小的粽子串在一起,据说这样象征着好运连连。

最后是煮粽子,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高压锅里,倒进适量的水,大火煮四十分钟,然后再闷一个多钟头,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别提多么开心了。

这一次,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在实践中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也从香甜的粽子中领悟到亲自动手的乐趣并获得了快乐的成果。明年这个时候我还要自己包粽子!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