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诵月 初中记叙文800字 记叙文作文

2022-03-09 20:15:00 栏目:记叙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自古以来,月亮在人们心目中都有很高的地位,人人都“爱月,诵月”。

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竟把月与友情书写到了一起,可见月亮在那些相隔两地的友人心中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是喜爱月亮,他把自己的情愁悲欢寄予月中。他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抬头望月低头就能想到自己许久没回去过的故乡,好像嫦娥把他故里的景象全印在了明亮的月亮上。

诗《月下独酌》中,他又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只是他行单影只,可他并不觉得有多么冷清,多么孤单,只是举杯邀请明月、影子来作伴。在大诗人李白看来,月亮就是他的朋友,他的知音。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洒入他的心房,温暖着他。

他还写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寄一片浓浓的友情于明月,希望月儿能随风飘到友人所到之处,给予友人他的思念与祝福。李白能把如此浓厚的感情寄于明月之上,可见他是“待月如待人”啊。

诗人杜甫也寄情于月——那日夜晚,忽见圆圆明月,又想起远在一方的亲朋好友,便望月怀思,他觉得家乡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远方的亲人也一定望着皎洁的月亮,思念着他吧。从而,他写下了这首《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乡愁,是一抹月色,还是一杯香涩的茶;月圆,是千里佳音,还是催人泪的思念……”说到这里,人们不会不想起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每到中秋佳节,人们合家团圆,欣赏着十五的月亮,吃着月饼。我的口中念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在远方给自己的亲人写的一首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我想到,那些远隔千里的亲人虽然没有像我们一家人一样聚在一起但他们都只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健康长寿。他们共赏着同一轮皎洁的明月,以此来传递亲人之间的思念与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寄情于月,以月传情……

为什么月亮总与悲愁牵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月亮总是充满了浪漫的色彩?——每当晴朗的夜空,一轮明月幽幽升起,飘渺隐逸的月光,让人心中荡起一片涟漪——思念亲人,思念友人;渴望与家人团聚,与友人畅谈诗词歌赋。

……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凤鸟还巢,更无狼烟,寂寞了美婵娟。波涛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诵月 初中记叙文800字

记叙文初中

我学《弟子规》的故事 感恩父母作文700字

近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习了《弟子规》,我也真正领会了《弟子规》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让我记忆有心。

《弟子规》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父母叫你,应及时回答;若父母吩咐你做什么事情,要及时去做;如果父母教导你,应恭恭敬敬地听;若父母责备你时,应该虚心接受。也就是教育我们每一个孩子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虚心地接受父母提出的各项意见,并积极改正错误,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只有这样做,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充分展示了古人是怎样做到孝顺父母的,想想自己……

有一个周末,我写完了作业。妈妈叫我练一会儿琴,我却看着电视没有理会。接着,妈妈又苦口婆心的对我讲了一番道理,这时,我不但没有听妈妈的话,反而觉得影响了我看电视,又特别烦,直接和妈妈顶了嘴,还又打又闹的。最后,我依旧看着电视,没去练琴。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我觉得非常愧疚。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父母,就连动物也不如啊!自古以来,“父母命,行勿懒”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却是怎么做的呢?我不但没有听从父母的话,还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让妈妈伤心难过,这是多么不应该呢!仔细想想,是谁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是谁每天起早贪黑的为我们操劳;当衣服弄脏时,辛苦工作了一天的父母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当考试成绩不好时,父母会鼓励我们;父母用心血和汗水把我们哺育成人,听父母的话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尊敬父母、孝顺父母不但是每一名少先队员应该传承的精神,更是我们做人的最低准则!学了弟子规,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我决心以后一定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好好孝敬父母,哪怕给妈妈捶捶背;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等等。同时要更加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孝顺父母、体贴父母、关爱父母,做一个懂孝顺、知感恩的好孩子!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