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我学《弟子规》心得 小学记叙文400字 记叙文作文

2022-03-09 20:12:00 栏目:记叙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在上一年级时,老师教我学了一本书—《弟子规》,那本书可教会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

比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它的意思是:父母生病的时候,煎好的汤药,做子女的都要先尝一尝。照料生病的父母,要日夜服侍在床前,不离开一步。

哎呀,想想自己做得真是不好。妈妈生病的时候,我虽然给妈妈倒了水,但是我连尝都没尝,就把水递给了妈妈。这样,我怎么能知道这水烫不烫,妈妈能不能喝呢?我从来都没有日日夜夜照料过妈妈。一到了晚上,我就跑回自己的小房间睡觉去了。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顾不得天黑,一个人带我到医院去看病。到了医院,一会儿楼上,一会楼下,妈妈一直背着我,汗水顺着妈妈的脸颊流下来。回到家,妈妈更是一刻不停地照顾我。喂我吃药、给我量体温,夜里我醒过来,妈妈歪坐在我身边的被子上,手还放在我的头上。顿时,我心里暖暖的。啊,妈妈真是太爱我了!

以后,我一定要牢记《弟子规》里的话,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向妈妈学习,学会孝敬父母。像妈妈照顾我的那样,哄她开心。

在老师的教育下,还有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现在,我已经进步了很多啦。自己身上的坏毛病也改掉不少了。爸爸妈妈经常表扬我,夸我《弟子规》学得不错,重要的是做得不错。

我真的能当爸爸妈妈的好闺女啦。我感觉自己长大啦!

我学《弟子规》心得 小学记叙文400字

记叙文我学心得小学弟子规

虎门不远,人已远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200字

杂剧唱:“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清朝中期,英国转来的鸦片像不知名的小草,不知何时起悄无声息地在人群中蔓延,不断地吞噬着人们,心灵扭曲着在鸦片中不断地浑浊、沉淀。

他,再也看不下去,不忍心看世人在被鸦片玩弄于股掌之间,而被玩弄却还乐呵呵交出自己的半生积蓄,之后穷困、潦倒不堪却仍想着抽大烟。那样的中国,他实在不希望看到,昔时,中国是如何的强大,为何如今变得如此不堪?

道光十八年,他受命为钦差大臣,带着理想,前往了鸦片混杂的广州。

早在来广州前,他已了解广州鸦片毒害、各家烟馆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头戴翎羽的责任是如此的沉重,头顶上,不仅仅是皇命,而更多的是人民的希望。他怀揣着信心就这样地毅然决然地踏上广州之行。

道光十九年,他抵达了广州,走马上任后,大刀阔斧地锐意改革。立即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且要求保证今后不夹带鸦片。他亲率士兵包围了各家烟馆,搬运走了一箱箱的大烟。

一个不解的人跪在他的身旁,拉扯着他的衣角:“大人,别啊,这是小人的唯一啊。”

他端详跪着的人,披头散发、面容枯槁。那是人的样子吗?问号投到湖中,沉了下去。心中隐隐地绞痛着,他把扯住衣角的手拿开,严肃地对着那个人说:“你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模样吗?”那人默然,不再多说。

鸦片,就像是恶毒的种子。一把火难以烧尽,那么两把?三把呢?一定要把幸福还给人民大众,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浑然不知的人,像是冰封的湖面,即使投下了疑问的石子,可是无法激起一点点的涟漪,难以动摇。

他曾经当众宣誓过:“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他笑着,勾起的嘴角很漂亮,是自信的微笑。

四月十一日至五月十八日,历时三十四天的收缴工作,共收缴烟土1188127公斤。

人们听闻后,于是街道上议论纷纷。

某烟贩:“唉,财路被断绝了啊。你说清政府想做什么?”

某外国人:“还用说吗?他们是要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理化,这样清廷就可以从中捞取些利益,毕竟鸦片可以挣取大把大把的钱啊。”

某烟贩:“有道理,只是可惜了我的财路啊。”

某烟民:“总之,还是能尽快抽上大烟好啊,浑身不舒坦。”

人们还是那样浑浑噩噩,终不觉。可惜想错了,他的想法,留给了时间解答了一切。

六月三日,虎门。他镇定地指挥着。大烟被倒入了池子,腾起的白雾像是被解放的污秽灵魂一样四处散去,慢慢地消失了。

虎门销烟,《澳洲月报》上称:“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卓越的事件。”

连外国人都震惊了,他们所藐视的中国人竟能做得如此完美。销烟,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它深深地震撼了许多人,原来,我们也有能力可以抵抗!

他,虽然表情严肃,但心里已像是绽放的花朵一样,他望着天空,蔚蓝色的,什么时候国家能再次强盛起来?如果需要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可是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在悲哀的大时代前,不过也是一个悲剧。

他只能悲愤地说:“苟利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战火被挑起,窗棂前夕阳的淡淡光芒斜入落到了桌子上,被摘下乌纱冷清地搁置在一旁。他被革职了。至此一生坎坷,起起落落。

他,林则徐。从政四十年,两袖清风,廉政爱民。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病逝后,咸丰皇帝赐祭葬,谥号“文忠”。可是他要那些名分有何用处?他想要的是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一片祥和的景象,可惜不过是镜像,望的见,抓不住。

他主持编译《四洲志》,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惜他还是无力回天,动荡的大时代,林则徐只是小小的其中一员,无法做得更多。

虎门还在,与我们相距的只是距离。而林则徐不在,与我们相距的则是时间和精神,无法追回。

大时代,一个人能做的真的又能算得了什么?他一个人翻开了历史的一页,却无法翻开腐朽时代的书页。

林则徐,被历史滞留住,而他的精神还会继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永不干涸。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