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游绍兴兰亭 游记作文

2022-03-09 15:03:00 栏目:游记作文 来源:蘑菇文

游绍兴兰亭
“走喽,去兰亭喽!”一阵欢呼声从车里传出来。这是我们小桔灯师生们的心中所想。今天小桔灯开展了“跟着课本游绍兴”的活动。上午去了柯岩,拿在去的方向是——兰亭!大概行了二三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兰亭风景区门口。

我们买了票,进了兰亭。刚进兰亭,印入眼帘的都是碧绿、挺拔的竹子。一条弯曲的小路,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竹海”当中,别有一番情趣。弯曲绵延的小路尽头,一切都开阔起来。眼前不单单只有绿色,尽头有一个池塘,在岸上几只大白鹅昂着它们高贵的头,王羲之生前最爱大白鹅,因此,他的一个女儿就叫爱鹅。池塘的对面,有一块碑,上书“鹅池”两字,这块被还有个深远的来历呢:有一天,王羲之得知有一户人家养了只大白鹅,他就不辞辛苦赶来观看。有一天,老妇人说让王羲之写“宝贝大雄鹅”几个字,后来老妇人又让他写“殿堂”二字,王羲之写完“殿”字,发现不对劲,就停了笔。妇人急忙抢字,王羲之只抢的“贝”字,后来“鹅”字落在了鹅池之上。后来,王献之整理的时候,把“池”字写了上去,就变成了今天的“父子碑”。

走过鹅池的“父子碑”,在路旁的一个三角亭里,赫然立着一块碑,是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兰亭”碑。兰亭这个景区名可能是根据这块碑而命名的。但是在文革期间,这块碑没能逃过噩运。被一双“黑手”砸成三块,扔进了如今“兰亭”碑后的池塘里。文革结束后,一批保护文化遗产的青年来到池塘把这三块碎片从塘底找出来,粘合成一块碑,可惜,这块碑还是缺少了一部分。

怀着遗憾的心情离开“兰亭”碑后,眼前赫然出现了几个水缸和几块石板。这里就是王羲之让王献之写完十八缸水的地方。站在缸前,还能感受到王献之勤学苦练的样子,在水缸的后边,有一块“太”字碑,听说“太”字的“大”是王献之写的,那一点是王羲之随意一点点上去的。

在纪念馆旁边,就是王羲之和友人们“曲水流觞”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他们创作了三十多首诗,词,也就是在这里,王羲之借着酒力,一气呵成了一篇著作——《兰亭集序》。站在溪边,依稀能看见王羲之当年与友人“曲水流觞”、喝酒作诗的影子。

出了兰亭,我们就去鲁迅故里,在车上我还是忘不掉兰亭,“书圣”的故居!

游绍兴兰亭

兰亭绍兴

游柯岩

游柯岩
今天,我们要去柯岩玩一玩,体验体验那里的风情。
早上,我们乘坐大巴车,向柯岩出发。一路上,下着蒙蒙细雨,可把我们急坏了。到了那里,雨却停了,真是“天助我也”啊!
刚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篇碧绿,因为两边都是繁茂的树木,因刚下过雨,空气分外清新,天空分外明朗。树木一边,有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雕刻着四个醒目的红大字:“柯岩决胜”。

我们用充满兴奋与好奇的步伐走进去了,经导游讲,我们来到的是“莲花听音”,他是用91块石头花瓣组成的,拼凑的惟妙惟肖。大家都说:“脚踩莲花,步步高升!”而它的一边,有着一块壁,你向他喊,他会回你的话,被称为“回音壁”。
“瞧!那尊佛真大啊!”有同学喊道。我寻声望去,它就是“天工大佛”了,他是古人采石留下的一块巨石,它立在水池中,石匠们精雕细刻用石头的一部分,筑起了这尊石像,如来佛安详地坐在水中的洞里,大概有二十二米高,它两腿盘拢,坐在莲花上,十分虔诚,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在石像的周围,有着许许多多的鸟儿,因为佛像的耳朵很大,有1.6米,小鸟们可以在那里安家。

经过了“天工大佛”,我们来到了那直入云霄的云骨,也称“天下第一石”。它上宽下窄,上端像个蘑菇顶,古代石匠神工鬼斧,将其斜劈,一分为二,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风雨的考验,现在竟还耸立在这里,它拔地而起,危峰而立,真像云之骨,所以命名“云骨”。
接着,我们来到了鲁镇,一条条碧波粼粼的小河,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石板桥,一溜溜白墙黛瓦,那石板铺成的小路,穿着大褂衣的孔乙己,那头包布,穿着蓝衣裳,不就是鲁迅先生书里的“祥林嫂”吗?她正喊着她儿子的名字:“阿毛,阿毛,阿毛......”来回走。经过导游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时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
我们还坐了乌篷船,游了鉴湖,这些不都是人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吗?这次游玩让我受益匪浅啊!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