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不该丢失的古音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05 22:44:00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轻拨琴弦,漾起多少愁情无奈;犹抱琵琶,诉出古今多少隐士英雄美人心志;气注竹箫,如泣如诉那深宫禁苑;奋力击鼓,击出多少雄心壮志,才情心境。

忽而巍巍如高山,忽而细绵如流水,清清琮琮,曲折多变。“伯牙兄的曲要么太幽要么太激,定无几人常听得你心。”钟子期一定常常对俞伯牙道。的确,伯牙之曲定然曲高和寡,若是带了虚荣名利去听,那就是丝竹扰耳;若是为了才情去听,但修行不够,就只能欣,不会赏,又怎能听出乐者之心?伯牙或许为了知音难觅而为难,却只道知音当靠缘,而山野樵夫却听出了《高山流水》间的巍巍高山,品出了其中山阳水柔的内涵。然而,当知音已杳,又怎能不会绝弦,不复鼓琴呢?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这是古人对隐逸之士的理解,而《平沙落雁》是古人对隐逸的音解。荡气回肠,三起三落,以鸿鹄之志喻隐逸之心。一个可以下定决心,不理世事红尘,甘在青山中以轻舟小菜,品茗耕耘过一生的人,要下定很大的决心,《平沙落雁》正是理出如此跌宕起伏的心情,为三起,而对暗谙世事无常,朝野不顺的心情为三落。没有那么多人会如陶渊明一般,愿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苦但富于情趣的生活。明朝《古音正宗》刊评《平沙落雁》“以鸿鹄之志,写隐逸人之胸”。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句诗是形容《汉宫秋月》最好的了。《汉宫秋月》叙述了在高高宫墙内怀揣着梦想进入的女子,本望着一朝见天颜,家中尽享荣华,可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也不过杨玉环一人,仍落得个马嵬坡下死。深宫将红颜锁住,再任由她们萎落。这一曲《汉宫秋月》又怎么能不牵着淡淡愁殇呢?

古音古曲背后亦有多彩、平淡、凄凉之事支撑,然古曲原谱皆难再寻。生活在这个钢筋水泥的社会中的我们,早已忘了泪怎么落,感如何伤。如今,连这带着友情的《高山流水》,隐逸的《平沙落雁》,愁殇的《汉宫秋月》都失了,牵动我们心的古音也失了。

古音,不该丢失的古音呵!

不该丢失的古音

古音丢失不该

学书有道

穿过走廊,不经意瞧见墙上挂着幅字,上书“学书有道”四个行楷大字。这时的我伫立良久,记忆慢慢漶染开来,去年参加书法比赛的印象浮现眼前。

那是一个秋意涂满天空的下午,树叶都染作了黄褐色的。我有幸陪同我的老师参加一个书法活动。我觉得这个落叶的季节,本就该是弄墨书写当儿,也独有这秋的精,确实实在在体现了书法的意。

这是个“千人学书法”的活动。总记得,有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到来,也总记得,多数是些不惑中年,老人,为数不多的是各校的学生——包括我在内。满满溢溢的人潮,向地面的一滩熬微微漾漾的水,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流动。那天是个好天气,碧净的苍穹挂的又高又远,久违的阳光暖暖地撒落在纸面,照得格外明亮刺眼。操场上满是排排课桌。一张桌、一支笔、一砚黑墨,几张白纸,千百人都各自附身执笔书写着。

对于自己的作品,我不敢满意,却也无可奈何么急不得的,早在学习书法的头一课老师就教导过。这是一条路,走一个过程。

我想看看其他人的好的作品,来来回回寻找着,——多出自老人们之手。这可是个有趣的现象,老人的独特气质——我们还没有的。稀稀疏疏的人群中,总有个齐聚的伫足地,围着不少背手观望的人。挤过人群,我发现了这个被围观者——一个些许清瘦的老人,颚骨高高的,带着细金属框眼镜。尽管围观的人很多,他的面容却冷淡的多,握着斑斑墨迹的笔的字,缺显得强劲有力的多,缓慢却又悠长地带过笔尖。我入神的观望着,忽而起风了,吹得铺的平平的纸张颤响,空气中也渗透了墨的臭香,老人只是用另一只手压在纸上面,依旧面不露色——这让我最为困惑。最后写完停笔了,他满意的笑了,人群散了。

这些目睹的好的书法作品,都蕴含着沉重的,无线漫延的力量。白纸的黑字——就像一片片松软细腻的黑色的土地,仿佛一踩上去便会凹陷下去,不能自已。

我由衷地感到,书墨气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韵味的。书法往往倾注了书写着的灵魂,沉淀的是古老智慧的结晶。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