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旧时灯光 高考作文

2022-03-05 22:44:00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不知已经多久未回老家了,记忆犹新的仍然是那一片橘黄色的灯光。

儿时,每每回家探望,远远地,最先入眼的便是小院厨房里微熹的灯光与院子里挥洒的一地暖色。

夕阳西坠,院子一角的树下,爸爸与爷爷摆棋对弈;另一边,厨房里,奶奶掌勺,妈妈打下手,我则在一边看着。主菜早已准备好,做的是饭后糕点,我最爱的便是四季都能吃上的绿豆糕。浸泡了半天的绿豆粒粒可人,微微发胀,有的还撑破了皮。奶奶抓起一手绿豆,双手轻搓,力度刚好使得绿豆皮脱落,便将其放到蒸锅里加水蒸熟。待掀起蒸笼,雾气氤氲时,将绿豆晾凉,放到桌案上,用勺子碾压。奶奶略带薄茧的手持着勺柄,轻柔地碾着绿豆,一圈一圈绕着,直到绿豆都成了绿豆沙。

这时,我便会偷偷用手指沾一些,迅速放到嘴里,奶奶总是无奈轻笑。灯光投影在她弯起的眼角,让皱纹翩然温柔起来。然后便要将绿豆沙揉成球状,先加入蜂蜜、糖、薄荷汁,再在案板上搓揉。这个过程一向令我觉得枯燥无味,看了几眼便跑去一边玩了。

当绿豆香拥抱着薄荷的香气弥散在橘黄色的灯光下时,我便总是自告奋勇和妈妈一起去将蒸笼端来,生怕迟见到一会儿糕点就会跑掉了似得。打开蒸笼,掀起纱布,湿湿的香气顷刻沾染了祖孙三代相似的眉眼,在灯光中挥散成一片温柔的诉说。拾起绿如温润碧玉的糕点,口感细润紧密,清香绵软却不粘牙,咽下后便幻化为嘴角一抹暖意。

因为糕点放不了多久,我却又最是爱吃这些,妈妈特意和奶奶学了这门手艺。朦胧的灯光下,一张桌,两双手,一双沧桑又慈祥,一双年轻又温柔……每次回想起来,心便刹那柔软下来,充盈了那橘黄色的温暖。

后来,当有这样的灯光从某户人家的窗口透出时,我便会猜想,在那样的灯光下,或有老奶奶笑眯眯地看着小孙儿在地毯上爬来爬去,或有年轻的母亲笨拙地编织着全家的毛衣,又或有一对姐弟满屋子打闹嬉戏……一切都散着温和的光,将人们的心相吸。

这便又让我想起离开老家时的场景。我坐在车上朝后望,爷爷和奶奶就那样立在灯光下一动不动朝这边看。灯光越来越暗,两个人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身影模糊了,只剩下豆大的灯光固执地守在迷蒙的远处,凝在了我心房深处的影壁。

后来,我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引起我关于绿豆糕的记忆,和对某户人家的猜测,以及对老人背影的回想,其实是同一回事。它可以是对往日亲情的怀念,可以是对当下世界的祝福,也可以是对真正快乐的向往。我也明白了那引起一切念想的事物,不一定非是一盏橘黄色的灯,也许是一杯清茶,一声嘱咐,一片微笑。

当你身处繁杂的生活中时,适当地停下吧,回首或者环顾,发现一些可以让你砰然心动的小细节,你会发现你真实地存在着,有着爱你和你爱的人,拥有属于你的感动。在光和亮中,你会扬起嘴角,让这些温馨延续,不散,永久,长存……

旧时灯光

旧时灯光

春的弧度

冬天来了,嘴里呵出的气在眼前化成一场飘渺。我搓着冻得像胡萝卜似的手指头,为车站里浓重的汽油味不停地皱眉。天虽还算亮堂,却也掩不了已近黄昏的事实。除去车费,我将余钱换成了热腾腾的麦饼,扑面的香气令我舒展了眉。

公交车上三三两两的人,我随意坐了个靠窗的位子,开始享用美食。

车上陆续来了些人,在一群即使穿上了冬衣也还是风姿绰约的女士后面,我一眼就注意到了他。那是个由岁月镌刻出来的男人,却意外地带着一抹如初春拂过大地的微笑。他的笑是不露齿的,抿着嘴笑出了一条好看的弧度。他穿着一身灰扑扑的外套,底下是一条洗得泛白的牛仔裤,整个人显得高瘦而单薄,我真怕他被一阵冬风淹没。

他手里拿着一支笔,怀里抱着个本子,在车上将那本子依次给乘客看,脸上的笑一丝也没变。

不久之后,他就带着本子来到我的旁边。本子上,红底衬着手掌化为白鸽的标志极为醒目。一段白纸黑字中,“聋哑人”三个字被蓝笔划了好几道,“捐款人”以及“金额”下方蓝笔只添涂了寥寥几笔。

我一下就明白了,他在为聋哑人募捐。

我将余钱都拿去买麦饼了,剩下的便是要作为车费的,除此外,身上真是告罄了。我拿着啃到一半的麦饼,有些尴尬,说了声:“对不起啊,我身上没钱了。”

过了会儿,我方觉得有些怪异,他依然带着笑站在旁边。我以为他没听清我那蚊子般的声音,便又重复了一遍。却见他用笔在“聋哑人”三个字下又添了一杠,我有些不明所以。他又不慌不忙打了几个手势。

我一下就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

我脑子有些紊乱,动作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怎样和他沟通,向他解释我身上没钱了。最后,我将我零星的车费拿出来,慌乱地比划了几下。他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将本子收了回去,满带歉意地朝我笑了笑,就下了这辆公交车。

我靠着窗,目送他又上了一辆公交车,他在向两个人费力地解释着,仍然慢条斯理地笑着,而那两个人,手指触动着手机屏幕,一个余光也不曾赏给他。

车子发动时,我看见他在寒风中伫立在车站旁,似乎在迎接着春天的到来。一脸和煦的笑,一如既往。

公交车行过瓯江畔,我望着对岸的温州在一片模糊的雾霭中点上了灯,才惊觉夜色已渐渐渲染了这一方天地。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