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学会欣赏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05 22:43:00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拾一片落叶,观察其中的脉络,欣赏造化弄物的精美;哼一曲小调,琢磨其中的音韵,欣赏音乐的魅力;呤一首律诗,品味其中的词句,欣赏文学的博大精深。

万物皆有优点,只欠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自然,感受它的美妙。一代词豪苏东坡曾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战后残垣,却感慨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不仅于此,还从其中悟出哲理:“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人在这江河之上,便如同沧海的一粟,喻示出人的卑微和渺小,羡慕江河之水日月不息,奔腾不止,喻示人生之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不学会去欣赏,那么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清风明月与我何干?而苏子用一双善于欣赏的眼睛,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丽与奥妙,悟出人生哲理,留下词赋,名垂青史,被世人所仰望与敬佩。

学会欣赏作品,感受它的用心。相传左丘明耗费一生精力,创下中国第一篇编年体史书《左传》。后人视之,不甚珍惜,随意看几眼,便弃之不顾。而宋朝有一人,一旦见到《左传》,便如获至宝,如同吃到美味佳肴,反复咀嚼,仔细琢磨,最终通过借鉴再创造完成了另一史学著作——《资治通鉴》。“袭于《春秋》,而慷慨论证长于《春秋》;承于《左传》,而记事言论浑然一体优于《左传》”。无疑,没有对《左传》的欣赏,便不会有《资治通鉴》,也不会使一向遭人冷落的编年体再次焕发青春,光耀史坛,与纪传体并驾齐驱。每一部用心的作品,都汇聚了作者的精力与智慧,对我们即便不是大有收获,也定会小有裨益。

学会欣赏他人,感受他(她)的优点。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斯基说过:“与人交往时,成为其最好朋友的最好捷径是善于欣赏他的优点。”人人都有两面性,或许有人缺点比较多,可优点绝不可能无。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求同存异,花朵喜爱向阳开放,人人都会靠近欣赏的眼光。

世上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欣赏美的眼睛。学会欣赏,用心感受,让美好常驻心间。

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

风景身边寻

苍老的院墙,爬满了湿润的青藤和绿苔,遥远的记忆就这样缓慢走近。

灰瓦老屋,炊烟独酌,醇香微酿。

随着屋子内的炊烟袅袅升起,心也莫名的温暖起来。灶台边上小孩子嬉笑玩闹着,大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原本还冰冷着的灶台立刻变得有人情味儿来。

火渐渐起了,“噼里啪啦”,灶膛里发出木柴燃烧的声音,一种熟悉的柴火味道充满了我的鼻腔。锅里也溢出了层层雾气,氤氲着稻米的清香,混杂在空气中清淡温暖,仅是闻着,胃里便不由发出温柔的叹息。

雾气渐浓,外婆忙碌的身影已只剩隐约的轮廓。但依稀可见外婆熟练的动作,将锅微热,倒入油,等到七分热的时候便可下锅了,趁着热锅的时候,外婆便做了些准备工作,手中的菜刀利落而又熟练的切着菜,那刀在手中翩翩起舞,不多会儿,菜便切好了,这时候,油也热的差不多了,只见外婆将菜倒入锅中,手中的锅铲迅速的翻动着,不时还颠几下锅,顿时香气四溢,让人食指大动。

晕黄的灯光下,外婆的身影虽然佝偻,但在我心中却是最美的风景。那一道道家常小菜看似平常,却饱含外婆的深情,那一翻一炒中浸透了外婆满满的疼爱。

至于我们几个孩子,倒也顾不上什么规矩,拿起碗筷便争着品尝起来,一个个谁都不肯让,好似是什么稀世珍宝。“孩子们,别着急,慢点儿吃,不够了外婆再煮。”外婆笑着说。

此情此景尽管重复了无数次,但在我心里始终留下了最深的记忆,留下了最美的风景。

有人说,风景是小至一花一木,大至名胜景观,而我想说,风景是三世同堂,家和万事兴。风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漫无目的地去追寻那些得不到或已失去的东西,却从没想过,转过身,看看身边的人和事,他们才是最美的风景。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曾说:“时光易逝,但那些城市的风情又怎会烟消云散。”是啊,人的一生纵使时光短暂,可我们那心中的家园情怀又怎会褪去。

夕阳西下,那老屋,在残阳里,安静而美好。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