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鲁迅故里游 游记作文

2022-03-05 23:34:00 栏目:游记作文 来源:蘑菇文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迎着人流,我们步入了鲁迅纪念馆。纪念馆的建筑与河水纵横交错,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是一座古朴而神圣、充满灵气又独具绍兴水乡风情的现代展馆。而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表情自然,仪态从容,严肃又不乏亲切,眉宇间似藏着无限的深思。陈列厅内详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坎坷人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我的心中又不禁卷起一阵阵波浪,为鲁迅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所感动……走出纪念馆,不觉已是春雨绵绵。雨很小,很细,小得几乎听不到“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漫步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欣赏着这细雨中朦胧的白墙灰瓦、古老又修葺一新的竹丝台门,聆听着那一串串韵味十足的绍兴方言——“卖臭豆腐了!卖臭豆腐了……”“乌毡帽,乌毡帽……”各路游人禁不住驻足停留,来两串臭豆腐,戴一顶乌毡帽,用心体会着这浓郁的水乡风情。鲁迅当年会不会也常吃这种臭豆腐呢?……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我的耳边似乎还有他的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谜、给他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厨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地循着鲁迅的描述去感受他当年读书时的氛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就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额下挂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松鹿图》,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大约是在揭示读书的真谛吧。走进去,我们看见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书桌极其普通,但却受到了特别的待遇,因为这就是鲁迅因故迟到,在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认真地观察着,脑子里不由得浮现出小时候的鲁迅一笔一画刻字的模样与勤勉学习的样子……我深深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贪婪地搜索着鲁迅的声息,这里是鲁迅成长的摇篮啊。再次走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雨还没有停,一样的小,一样的细,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一种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丝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平静的河面顿时裂开了好多条“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乌毡帽,手持青篙的船家带领下,挥手道别了这座伟大的历史丰碑,而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地在我心中荡漾……(指导教师 姚玉芳)点评:作者先到鲁迅纪念馆,概括了鲁迅的生平和成就,而后到故居、三味书屋,追忆鲁迅童年、少年的生活。这个颇有章法的写作顺序看似自然,实际上是经过作者认真考虑的。文章另外值得称道的是两次对细雨的描写,先写雨中古镇,巧妙过渡;后写雨中涟漪,把自己对鲁迅先生浓浓的崇敬之情弥散开,使结尾变得意味悠长。(青 园)

鲁迅故里游

鲁迅故里

游治力关 初中生游记作文600字

今天傍晚,我快乐的时间到了,因为我要去冶力关两日游,我和妈妈,阿姨还有哥哥姐姐们一起同行,在车上,一位性格开朗的哥哥说说笑笑,无聊的我也闲不住了。不一会,车窗外下起了豆大的阵雨。雨下的越来越大,似乎我们坐的车要淹没在雨里了。天越来越黑了,伴随着深夜的降临,我们抵达了目的地:美丽的冶力关。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先到人间仙境——赤壁幽谷,那里景色秀丽宜人,诗情画意,是个让我大开眼界的世外桃源。走进谷中,我看见一块特大的石头,石头上有字,走近一看,石头上刻着四个金光大字——“狗熊探水”。

站在侧面一看,原来这块石头真像一只大狗熊在低着头探水“。我左看看,右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半山腰的“圣旨峰”下,我找了半天,也没弄懂明白“圣旨峰”的含义,直到走到山顶时,才看见一块悬着的大石块,像一面打开的圣旨,石块上密密麻麻布满 了许多文字,我猜想,那肯定是古代皇帝圣旨里面的文字。走出了人间仙界,我们还去了闻名遐迩的“莲花山”绝壁俊俏的“冶木峡”碧波涟漪的“冶海天池”。去“冶海天池”,有两条路上山,可以骑马,也可以走路,我们选择了骑马上山,我和妈妈选了一匹健壮的大黑马,一路上,我看见了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一座座翠绿的山野,绿的草,红的花,美丽极了,像一幅绚丽多彩和图画。到了半山腰,我们下了马,步行上山,我听到了水声,加快脚步往上走,看见了一个小瀑布,人们都叫它“神泉。因为这个泉水是从山上渗出来的,所以叫“神泉”,我们顺着阶梯往上走,到了山顶,我惊呆了,一望无际的湖泊,淡绿色的湖水,像一面镜子,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耀眼极了,空气非常清新,这里没有污染,也没有噪音,我们尽情地享受了“天池”的美丽、神奇,这就是“天池冶海”,人间的天堂。

真美呀﹗山水“冶力关”是镶嵌在祖国大西北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