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寒窗情 高三作文

2022-03-11 08:07: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我不愿回到那无知的童年,

但是,愿意拣回那失去的梦。

—引自《孩子你牵着我的梦》

小河

在母校的旁边奔流着一条小河,它曾托起我的纸船去劈开那碧透的波浪,托起了我的天真我的幻想……然而学龄前的我,总躲不开父母目光编织成的网,去那里畅游,去那里搏浪,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这里,把整个酷署泡上。

第一次来到小河旁,看着小伙伴们一个个脱去了裤衩,赤条条地跳进水波里,心儿跳得砰砰的响,我也不知道是害羞,还是紧张?老师走过来,爱抚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别怕,我帮你游!”

我因缺乏日光照射而苍白的躯体,也赤裸裸地扑进小河里,挥动着两只纤细的臂膊,不断地搏击着小河的风浪,在老师的启蒙下,执着地游向彼岸。

—别见笑,,我学的是“狗扒式”,可我就是从这条小河出发,笨拙地投入了生活的海洋……

哦,小河,我又回来了、要我对你说些什么?

钟声

树,依旧是那棵老榆树,只是绿了些;钟还是那座山铜钟,只是暗了些。然而母校的面貌不同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新建的楼房。

以前呢?蓝的瓦,青的墙,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宇.门口的那两个石狮子旁边,是我们幼稚的“战场",但是,只要那铜钟一响,我们便呼啦一下涌进教室,端端正正地坐在课凳上,随着老师那抑扬的语调,我们也发出了稚嫩的童腔,毕业了,庙宇换成了瓦房,红的瓦,靑的墙,草绿色的门窗,但是,送我走出校门的是那悠悠长鸣的音响……

母校的面貌变了,可我喜欢的钟声没有变,它依然回荡在母校的上空,回荡在我的心上!

夕阳

我站在母校的门旁,心里莫名惆怅,我不知道此刻我在思念什么:是远处青草坟里早眠的老师,还是正在渐渐沉落的残阳?

即将逝去的夕阳,已经施放完她的能量,只是遍体发出彤红的光,施放着维持体温的热量!斜阳余辉里的草木,把荒郊里的孤坟染成金字塔般的辉煌。

—老师,我来看你了,你还记得那个“小不点”呜?

孩提时的夕阳的余辉哟,把我和老师刻成一座雕像:我勾着老师那青春的颈项,听她给我讲述劈山救母的小沉香,我问老师想妈妈不想?老师使劲地亲着我的脸蛋:想,老师怎能不想?

那时,我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不去找妈妈,偏要留在我们穷乡僻壤?

—直到病倒在课堂上……

夕阳缓缓地沉入地平线,沉入了世界的那一旁,而我的老师却永恒地发着光,就象这晚霞一样!

哦,夕阳……

寒窗情

寒窗

明湖踏秋

重阳节前夕,几位同学相邀去明湖踏秋,我虽身染小恙,但还是欣然前往。

下午,公园里人颇稀少,显得格外宁旷而幽静。整洁的青石路上偶见飘零的落叶。修剪得十分整齐的冬青泛着暗绿色,野生的小菊花,星星点点,闪烁着金光,一直延伸到绿荫深处,弯弯的白杨树叶子仿佛清瘦稀疏了许多,在秋风中发出瑟瑟的声响。仰首翘望,天蔚蓝而高远,在接近地平线的地方淡成白色,与轻薄的雾霭连在起。

绕过树丛,清风拂面,一泓静静的湖水镜子一般,将远山的峰峦,岸边的垂柳,湖心的小岛倒映出来。一叶扁舟安逸的飘在远处,许久不动。荷花是明湖的特产,而此刻只有几许残倚,一只小小的青蛙蹲在上面,瞪着眼睛无声的望着我们,似乎要诉说什么……一阵风吹过,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悲凉,于是下意识的把眼睛从湖面上移开,向铁公祠走去。

铁公祠正在举办盆景展览,面对这一件件艺术珍品,我简直要为这次秋游欢呼了。盆景是雕刻与栽培艺术的结晶,被誉为立体山水画,它集天下之灵秀于尺寸之间,给人以高雅的享受。苏杭的妩媚,漓江的清丽,巴山蜀水的豪峻,更使我犹如步入宋元人的画卷。

C君是我们中最活泼,最有才华的一个,他窜来窜去,对每个盆景都无情地抨击一番、而且还提些令人咋否的破坏性建议,我真怀疑他是否对这些也许比他更有才华的作者怀有深切的嫉妒。

看完盆景,我思索着说:“这些盆景都很美,都相当富有诗情画意,但仅此而已,不能再给人更深邃的东西了。”

C君立即反驳道:“盆景的本质就是创造实在的美,而不是抽象的哲理。”

我点点头,不想争论下去。C君刚才说过他参加盆景比赛就只放一只空盆,那么这个空盆就只有无穷的哲理而没有一丝美了吧。一笑!

从铁公祠出来,眼前的一湖秋水向我们显示出它无法抗拒的魅力,于是S君跑过去租了两条船。

我们轻轻地把船划开了,船浆在湖面七留下两行浅浅的波痕。

船过湖心,大开水战,愈演愈烈。溅在我身上,禁不住哆嗦儿下。这才偃旗息鼓,在历下亭泊了船。这里杨柳依依,一派古老典雅之风,不禁发思古之幽情。此亭约建于北魏(故址不在此),明朝嘉靖年间重建于此。

弃船上岸,只见两侧镌刻着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的两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虽年深日久,但其雄浑挺秀的笔力,仍神韵不减。亭后“名士轩”不知为何门户紧闭。隔窗而望尚可依稀看到迎面挂着的郭沫若先生为明湖所题的-副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片大明。”但是杜甫和李北海的画像,张祥河、杜小梦等文人雅士的石刻,却不得而见了,令人怅然;辛弃疾、张养浩等济南名士也一去不返、吟诵着他们的词曲不禁又是一通感慨。前人曾道:“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旧,问济南过客,有谁续名士风流……”大家兴致顿减,默默坐在船头看悲伤而壮丽的夕阳燃尽最后一丝瑰丽,岸上已是万家灯火,为击退悲凉之情,我故意玩笑说:“今值碧云黄叶之秋,落霞孤鹜之辰,华灯初上,晚籁始生,素月入怀,淸风振衣,且暮山黛水,古亭断碑,衰柳残荷,曲径长堤为吾人独有,当陶然而醉.何故做苏子赤壁游之态也……”于是一阵急促的浆声把我们送到岸上。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