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借力 高三作文

2022-03-11 08:06: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千里鲲鹏之飞尚需借风,我们怎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无依无靠?

一代宗师,万世师表的孔夫子曾周游列国却不被君主重用甚于想过“乘桴浮于净”。可是他擅长借力,他热爱学习又好为人徒,读遍汗牛充栋,精通诸子百家,才能在历史上留下彬彬有礼,袅袅弦歌的阴翳。

我们因上帝没有创造完美人需要依靠,因自身的缺憾而需要借力。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一个人的旅行可能貌似无畏前行,其实只有一副外强中干的薄弱躯壳。一个人在狂风暴雨中前行总如行逆水之舟,燃见跋之烛,徒自苦耳,只有依靠和借力才能与造化小儿过上几招。

可千古年来,不胜枚举的豪俊前仆后继,只身犯险,以为君子之道上必有踽踽而行之孤寂,荀子一言道破天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舟楫者亦为君子,从平头百姓到今古圣人,不论出身,君子都有个奇特的共同点——善于依靠。

依靠外物,依借外力不只为了弥补人们的缺点,更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寻找“生活”的意义。海子喜欢荷尔德林——一个行走在大地的诗人,喜欢得选择了同样的死法。他们醉心于诗,依赖于诗,盼望着一个诗意的生活,“奈何明月照沟渠”现实将幻想撕裂,当生活只剩吃饭睡觉时,他们或许只能到另一个世界找寻依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我们的心中没有了外物,没有了依靠,像大树如果没有了根系飘在半空,那可能真的会像佛家说的“万物皆空”。若我们希望活在烟火红尘中可能就需要一个不大不小的理由。

山穷水尽,路至穷途。倘是英雄,即会宝刀出鞘,纵然落得抬眼四顾心茫然;倘是书生就会无言上西楼,拍遍冰冷栏杆望如月弯钩,纵然登临之意无人会。而如我如你的普通人呢?没有纵马江湖的宝刀,没有洒病诗魔的锦囊。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不可名状的云彩,我们所依靠的答案便在其中,它们把我们与包罗万象的苍穹连结,满足了我们的内心填充了我们的魂灵,带我们遨游九天。

借力

借力

一“山”一世界

双鸭山市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里山有扶苏,荫有荷华,在这里你可以触摸到北大荒腹地的炽热脉搏,倾听别样的山城天籁,置身于此,静观山中的世界,倍感惬意。

这方水土养育了这方勤劳的人,这方人民用双手维系着家乡的美丽富饶,几十年如一日的大力保护环境,打造着山水生态城,让双鸭山市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并使四县全部成为国家级示范区。

双鸭山人用丹青妙笔,挥毫泼墨,泼洒出一路风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城杜鹃始盛开。每逢五月,满岭繁花便如期而至,姹紫嫣红,群岭尽染。岭上游人如织,却无人信手折花,那朵朵绽放于枝头的繁华,正是双城人对家乡的热爱。信步花海,静静观望花中的世界。花开有声,那是年年岁岁拨动心弦后的袅袅余音,花影婆娑,那是岁岁年年精心栽培的回报。渐渐地登临岭巅,鸟瞰晨雾中的紫云岭,满岭斜红叠翠尽收眼底,乳白色的晨雾浸染着似锦的花海,好一个花香袭人的紫云岭,好一派“雾锁紫云”的秀美风景!

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霞霓夕照下的七星湿地,接天的莲叶衬托着淡雅的芙蕖,如梦如幻。在这片水光潋滟中,天高任鸟飞。成群的白琵鹭畅意穿行于被风吹得微皱的水面,带你感受着“无忧绿水漾思绪,闲听白鹭引诗情”的闲适。极目远眺,湿地里大片的青草随风涌动,一浪漫过一浪地涌向天边的包容地。身临其境,感受草浪带来的那轻磨耳鬓的微风,别有风情。近年来,双鸭山人加大了对湿地环境的保护,用辛勤的汗水换来这旖旎的风光,为成群的白琵鹭创造了一片优美的栖息地,并获得了“中国白琵鹭之乡”的雅称。

平湖一望水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聆听东湖唱晚,于此撑一支长蒿,泛一叶扁舟,满载着一船的星辉,去寻觅那份超脱尘俗的意境,偶尔的几声钟鸣贴着湖面隐隐传入耳中,在天地变迁中品味它诉说的梵音。于这宁静中我深深地痴迷着!近年来,双鸭山人兴修水库,并,对曾经被污染过的“母亲河”—安邦河进行了治理,她正恢复昔日的风采。我们期待着那里有一日:杨柳绕堤,绿树如云,河水滔滔,汹涌壮观。

隆冬的双市,独具魅力,群山尽银装,分外妖娆!树枝如梨花绽放,街道似月光倾洒。天真的孩童们在雪地里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有些成年人,也加入了孩子的队伍。一起笑着闹着,笑声震落了枝头的片片雪花。如此景致是何等的和谐!

一“山”一世界,这座城在山中,楼在林中的双鸭山市,环境独好!华灯初上,山城无言,静默出一地风景无限……

编辑:胡建英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