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论孝 800字高一作文

2022-03-05 22:29:00 栏目:高一作文 来源:蘑菇文

“孝”是我国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优秀文化,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并没有看到其发扬光大,相反,它正在逐渐消失。难道,历史积淀的优秀文化会被人们淡忘?究竟,什么是孝呢?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挂念。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仲由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种,他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吧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去负米,哪里能够再行呢?”仲由的确是一个孝子,父母在世时,尽力竭力侍奉父母,父母去世后,时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往往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父母在世时,子女们不愿侍养父母,父母去世后,仅为争夺遗产而出手,我不禁要问:难道这个社会中真的没有一点人性了吗?想想我们的老祖宗,再反观我们自己,我觉得我们真的愧对祖先。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优秀文化也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没有精髓的一个民族,将会是一个失败的民族。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介子休为了救主,不惜割掉自己身上的一块见风使舵。而重耳重新登位之后,想要报答介子休,而介子休却一心只想待奉母亲,不原为官,便藏在了一片树林中,而重耳为让介子休下山,下令放火,然而,介子休却没下山,和母亲活活烧死在山林中。介子休是个孝子,为了母亲他宁愿放弃仕途。在这个追名逐利的社会之中,许多人为了升官司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早就把亲情抛之脑后,“冬则温,夏则扇、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孝敬父母,去敬爱我们的父母。

“孝”是子女的尊重。周杰伦和其父的失手一直不好,然而不和他处于什么不利境地,父亲都会站出来,站在他这边,到后来,父子和解。周杰伦邀请父亲拍电影。在拍电影的过程中,他父亲会给他一些意见,不管怎样,他都接受。他说“记恨一个人真的很痛苦”的确,“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缓;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无论何时,我们首先应该新生的就是我们的父母,“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我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我可以利益许多人。

“孝”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美德,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我们有义务去发扬它。因为它不公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还是一种社会行为。

论孝

论孝

败者非寇也

自古有云:“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句久传千年的话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忠士名将,但回顾历史我发现,败者,非寇也。

惜西楚霸王项羽,只因兵败山倒自刎乌江,但西楚霸王真是寇吗?非也。李清照在词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故败者,非寇也。

失败乃成功之母也,这是每个人的座右铭,从古至今,成功往往掌握在不怕失败者手中,而碌碌无为的人往往是那些畏惧失败的人。那些认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人往往是庸俗之人,它们往往嘲笑失败者却奉承成功者。他们成天议论先者的失败却成天吹捧成功者的成功。

失败者并非弱者,他们只是暂未能找到成功的途径,相比庸俗者,他们是成功者、败者、非寇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被老师看作是低能儿而被开除,但这并不妨碍爱迪生追求人生,他以自身努力,成为人类发展上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对失败者来说,或许更多的是努力。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在刚开始的主持工作中时常会有忘词,发音不准等现象发生,因此也被导演和台长骂过很多次,但李咏先生并没有因这些失败而失去信心,反而是失败给了他更多动力。他开始把所有错误都集中在本事上,每次主持结束后都面壁思过。直到今日他也成为主持界的先进者,却仍旧坚持面壁思过,这更加证明,败者,非寇也。

失败,往往只是一时的,真正的胜者只是因为他们经得住失败的打击,他们永远是庸人吹捧的对象,他们也是曾经的失败者,成功者往往要告诉失败者的,是败者,非寇也。

一时的失败并非一世失败也无法注定以后的结果,只有敢于面对所谓的失败并战胜,打败失败,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人,永远记的,败者,非寇也。

回首一看,成功者又开始向新目标出发,而失败者也在奋力寻找那成功的方法,只有那可笑的,可悲的庸人,仍旧站在那起点,奉承着成功者,嘲笑着失败者,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一点:败者,非寇也。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