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语花 高中随笔1200字 高三作文

2022-03-11 07:47: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当月华如洗,浸得花影低浓,夜满暗香袭来的时候,我要邀一缕皎洁的月光,给未眠之人轻述关于花的故事。

提起花,首先想到的是梅,那涵盖了华夏民族诸多品性的花。她开在严冬,于一片雪压冰封中绽放秀丽的容颜,既是不畏严寒的勇士,又是罹寒娇艳的精灵。风传淡淡幽香,丝丝缕缕缭绕不绝,弥漫成天地间最高洁的气息。

总觉得梅像极了李清照的一生。少女时代的天真烂漫,“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多似那盈盈纯纯、清清爽爽的独秀寒梅,于宋朝这样一个纷扰乱世中绽放的泼洒、热烈。

然而这样一枝傲世的寒梅,却在接踵而至的家破国亡、与丈夫的阴阳两隔、备受嘲弄中匆匆凋亡了。也许作为一位女子,才华横溢而又锋芒毕露,在男权当道的封建礼教中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甚有传闻她夫死改嫁,与后夫在公堂之上当庭对质。千年之后的我不想再去追溯这段历史的真真假假,我只是知道在纷扰的宋朝,有一位用愁透支自己一生的女子,从最初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到后来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愁”字浸透了她凄苦的一生,但正因如此,却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肝肠寸断、凄婉动人的优美诗词。至今,依旧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唱。似一株寒梅,花虽谢,香如故。

莲,又称芙蓉,北宋周敦颐曾评价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以自己无与伦比的秀丽花容,脱俗娴静的气质,绽放成历史浩瀚烟云中清纯靓丽的独特色彩。

提起莲,不由地想起了青莲居士李白。总觉得李白的一生恣狂酣畅至极。整日饮酒乐甚,每借三分月光,七分酒意,便将所有积郁一并摔碎于纸,似洪水出闸,东西南北流到一滴不剩,行云流水间一首好诗已跃然纸上,铿锵而生。

喜欢李白,不仅因为他奇思异想、豪放浪漫的诗文,更在于他桀骜不驯,旷达清俊的性格。在那样一个权贵一手遮天的年代,他却可以不以功名显露,恃才放旷,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富贵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社会现象,这又需要何等的气魄!生了竹的硬朗却抛了叶的谦逊,他人恩辱怒骂皆泯于傲然一笑间,任何风雨都乱不了下一个该落笔的汉字,该狂饮的酒水。也许正因如此,他才会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般恢弘豪迈的壮美诗篇。将漫山遍野的花潮、恣情泼洒的水墨、带血的骊歌、颤动的金铎皆揉入笔尖的纵横情怀。那是任凭何种历史风雨掠过,也如既往落拓不羁的一种大气。

而这所有的一切,又何尝不似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于一片俗名利禄中卓尔不群。

又想起了一位被誉为芙蓉的女子,便是黛玉。水做的骨肉,玉琢的心肠,错来了一世。弱柳扶风,然而纤弱的美注定经受不住风吹雨打。老天赐给了她最出众的才情,最高洁的品性,最脱尘的容颜,却也给予了她最凄艳的情感,即使明知怡红公子的多情,也依旧将其视之为生命的全部。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冷月葬花魂!”昔日才华横溢的篇章,如今却成为自己为自己谱写的结局。那一刻一片一片,一块一块簌簌落地的心的碎片,绽放成整个季节绝望到窒息的野罂粟,浓艳地喧嚣。

也许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有些人要输。

她没有宝钗的处处得体,没有她的城府,亦没有她的家境。面对他们的“金玉良缘”,她用尽了力气,却也无力回天。

“昨日陇上埋白骨,今宵帐底卧鸳鸯”,她的多愁拖累了身子,她用善感透支了生命,一生灌溉之情,她以一生的泪水作为偿还。而泪枯了,心碎了,人,也该去了。

她的痴,她的怨,终究只凝成一句“宝玉,宝玉,你好……”,留下一个千古的遗憾,使无数痴男怨女在千年之后,为这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唏嘘不已。

月光犹自未睡,而我的讲述也该歇一歇了。花儿在乾坤间泼泼洒洒,烂漫地绽放了数千年,梦也太多,情也太多,又岂是此文足以细数。既然难以细数,不如,就此搁住。

语花 高中随笔1200字

随笔高中语花

用心去体验,用人生去领悟 高中记叙文1500字

但愿这芬芳四溢的花朵是我的真心,系在你那如画的梦中,像一只黄鹂清唱着小夜曲,在你的梦中不断地歌唱、飞翔。

——题记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事物正在不断地遭受抛弃。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噪声、污染、人口爆炸、腐败蔓延、生态失调……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

好不容易觅个闲时,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层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吸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作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和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中国人的心灵产生共鸣。她也必定使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读唐诗宋词,应该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颊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萧,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就在身边流淌着……

一座古老的木桥,有着“人迹板桥霜”的萧索苍凉,有着“小桥流水”的茫然怅惘,它承载了无数游了的乡愁,更代表一种深厚动人的文化;一条古老的街道,有着江南女子温柔的思念,有着诗人一生的寄托,它是无数人心灵的故乡,散发着千年文化动人的芬芳。

在很多地方,我们流连的,不仅仅是风景;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风光;我们感叹的,是这风景中蕴涵的深情。它镂刻在风雨中,它镶嵌在枝头花间,它甚至弥漫在空气里,让每一个经过的人驻足,让每一个遥望的人感动……这些蕴涵千年灿烂的古老遗址,留给我们太多的怀念与思考。

因为有了你,我国成了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的,灿烂辉煌;诗人词者,星光灿烂;诗的风格,艳若群芳!我心中的精灵啊,你如同岁月水流里的白莲,愈加古老,就愈发清香!我心中的精灵啊,望你能够地久天长!

中华文化,可谓博精深。可在数千年的沉淀中,你——传统诗歌文化的分量最重,包罗最为全面。不仅表达出人民的疾苦、人民美好的向往,还将文人那种柔弱的文人蕴于其中。实在不能不说你是精灵,古怪、亲近却又让人摸不透。

有人说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本国文化的“溃败”。于是,捧着《品三国》,抢购《论语心得》,但只是摆在书架上,冠冕堂皇。还有的,书未出而市选热,《我的千岁寒》冻结了经典书柜。大大小小的书店颇为红火,但拥护的是种类畅销书,而那些真正属于中国的文化精髓,却在冷落的房角沉睡,躲避着人们不屑一顾的眼神。

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已经可能背下来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疲倦时吟春眠不觉晓,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

我对这段文字惊叹不已。我禁不住批曰:“细腻的心灵,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很少读到这么好的文字,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粗糙,我们的心灵当然也只会越来越粗糙、越来越自私和冷漠。

“多难兴才”曾一度被人定为规律。请看: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雪洗国耻,韩信遭胯下辱而统率百万雄兵……他们都是在与逆境博斗中成为伟人的!

《阿甘正传》中说得好:“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永远不知道拿到的下一颗是什么味道的”,每种生命轨迹都是存在的。唐诗宋词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一盒五味的巧克力,要靠我们自己用心品尝!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