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正气凛然戚继光 写戚继光的作文1200字 1200字高三作文

2022-03-11 07:32: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题记

明洪武年间,傅友德率领的一次战斗中,一位普通的将领英勇赴死,朱元璋奖赏他,给了他世袭的职位。这个将领并不十分有名,他叫戚祥,在一百多年后的嘉靖七年,一个男孩的出生,注定了这个家庭从此的不平凡。这个孩子,日后扫荡东南倭寇,打退北方蒙古,他的名字,叫戚继光。

虽然有一个世袭的职位,但父亲清正廉洁,不贪一文钱,而在明朝这个工资少的时代,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贫穷。戚继光的生活,直到他前往北京上任才得到了些许改观。很快,戚继光成年了,他前往了京城,接受安排,但是,北元的军队在俺答的带领下进攻了大明,戚继光身为将领,出外迎敌,因为优异表现被派往了蓟门。他在蓟门这个地方只能算一个四品的“小将领”,出外基本轮不到他,他带了三年,只干了一件事:学习兵法。

离开蓟门后,戚继光向上申请了调往倭寇横行的东南,给此时的东南总督胡宗宪当手下。他没有心急,哪怕到了东南,不得不出战,但他唯一认真做的事只有一件:练兵。作为将领,戚继光熟读《孙子兵法》,笃信里面的四字真言: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动如雷震。胡宗宪支持了他,于是有了这支队伍:戚家军。戚家军的强大,在历史上足以和秦军,虎豹骑等出色队伍相提并论,戚继光成功得很彻底。

戚家军练成后,戚继光跃跃欲试,恰好宁海出现倭寇,戚继光带着这支虎狼之师,前往了宁海。从此,这支兵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宁海之战,戚家军在无人死亡的情况下,歼灭倭寇二百余人,要知道,这可是能与普通明军以一当十的存在啊。从此,戚家军在戚继光的带领下,横扫浙江,无人可挡。

不久,在福建,戚继光和戚家军遇到了建军以来最大的挑战:福建地区横屿岛上,盘踞着由日本九州人组成的倭寇军队,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从上岸到离岛,一共只有短短的八个小时,明军将领对其束手无策,于是戚继光来了。在戚继光的鼓舞下,戚家军踏上了横屿岛,但军队失去体力,难以招架倭寇的攻击。

戚继光显然早已预料到了,他拿出了事先准备的战鼓,敲动了起来,在一声声有力的鼓声下,戚家军又恢复了往日虎狼之师的姿态,倭寇们节节败退。看着倭寇的溃散,戚继光仰天大笑,写下千古名曲《凯歌》:“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在这场战斗结束后,各地倭寇闻风丧胆,戚继光率领军队横扫东南,将倭寇赶离了中国。结束后,他又前往了北方的蓟门,只是这次,他不再是一个小将领了,而是统帅虎狼之师,戚家军的优秀将领。一到达,戚继光就够进了一批火枪,从前跟倭寇战斗时,都是肉搏的,现在为了应付北元骑兵的机动性,他也不得不用科技的力量了,一支支火枪发到了士兵的手中,这次,他的对手是曾今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

在万历后期,戚继光终于厌倦了战场生活,他回到了老家,做了一件和当初父亲所做一样的事:辞官归家。他回到了山东登州老家,但是,上天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上天把事做绝了,跟戚继光当年对倭寇一样。

虽然戚继光已死,但是每次当别人谈起日本军队的时候,我不止会想起甲午的军队,更会想起一支身披红色披风之人,他的后面,清一色的红。土下,埋着的,不止有着戚继光的遗体,还有戚继光的意志,他少年定下的志向,终于,实现了。

韬钤深处

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正气凛然戚继光 写戚继光的作文1200字

正气凛然作文戚继光

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

过了腊八就是年。家乡的年似乎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忙碌了一年,好不容易闲下来,又开始着手过年。尤其是月底的这几天,就越发的忙。无论妇女老少,都加入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役”中。

在这众多繁琐的任务中,最累人的莫过于大扫除。记忆中,每年的大扫除爸妈一让我们干活,我和妹妹就会用写作业来推脱,大人们也无可奈何,便任由我们去了。所以回想起以往的过年,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我和妹妹在房间里“写作业”,父母在院子里打扫,还时不时的进来突击检查一番。那可真是与父母斗智斗勇啊!

琐碎的事情还有很多,而我们能帮得上又愿意帮忙的大概就只有贴对联和贴年画。回忆起小时候,在帮忙递对联时,分不清上下联总会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年画是一家人一起选的,对应着每年的生肖,无论是机灵的小狗,还是憨态的福猪,都代表着福气安康。家里人喜欢倒贴“福”字,意味着“福到了”。记得有一年妹妹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还嘲笑我们不认识字,现在回想,当时和现在的过年的方式略有不同,但那份欢乐确实是相同的。

我喜欢花灯,即使寒风萧瑟,遇到了花灯也总要欣赏一番。这几年家乡的花灯种类越来越繁多,每一年的布置也早早就开始,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彰显着家乡特有的年味儿。年前看花灯的人还不太多,我总是忙里偷闲拉着妹妹来看看美丽的花灯。也许是还没过年的缘故,花灯不一定能够全部展示。但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能看到已经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除夕守岁好像是每个地方都有的风俗,吃年夜饭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少见,人们更习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平时不经常见面的亲人聚集在一起,没有长时间不见的隔阂,坐在一起,唠唠家常,与亲人见面的愉悦冲淡了一整年的劳累。不过也有人选择在这一天去参观家乡的“骄傲”。圣天湖洁白的天鹅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故居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永乐宫美轮美奂额额壁画涵盖了这座宫殿浓厚的历史。历史上有名的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的雕像,以及惊险的吊桥和玻璃桥留住了大批的”探险者”。即使走过了外面的千山万水,但依旧是家乡的山水最温柔。

陆陆续续的,过了初一就开始走亲戚。每每这时,总能上演一场“年终大戏”——到了亲戚家免不了要发压岁钱,长到这么大,父母总是以我们是大孩子的原因来要求我们拒绝,所以总会有推脱与硬塞的戏码上演,结果往往让人哭笑不得。

年味儿是很浓的,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家乡的年才能算是真正过完。但是,在外打工的人,通常都是过了初七就背上行囊,继续在外漂泊。上班族也从那一天就开始工作。都喜欢过年的热闹,也都不喜欢年后的分离。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啊,过年就是他们唯一的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于他们来说,年,是短暂的,是带着苦涩的甜蜜。

我的家乡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县城,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没有景点的青山绿水,繁密森林。但她给人的感觉,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安心和温暖。也许多年后,当我漂泊在外想起家乡时,最先想起的便是那一盏盏花灯,那极其具有家乡风味的年。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