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覆盆子——记忆中的大麦莓 初中记叙文1000字 初三作文

2022-03-11 05:14:00 栏目:初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金秋九月之际,我的嘴有些馋了,看着李阿姨买来的海棠果和板栗,我饱够了眼福,却没有想吃的欲望。李阿姨也不恼,反而笑着打趣道:“小丫头片子,嘴还挺叼。”我笑笑,不可置否。但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直到在电话中偶然听爸爸提起:“茶季到了,山上的大麦莓也该青了吧!”我才恍然大悟,忙问爸爸什么时候带我去摘。爸爸详装怒道:“就知道要吃的,不要爸爸了,哎呀,我好伤心哦。”听得我咯咯直笑。

小时候,每当这个季节,爸爸就会带我去茶山,把我架在他的肩上,笑嘻嘻的开玩笑:“山大王家的小妹妹来巡逻喽!闲人退避!”而妈妈则在一旁数落爸爸没个正经,却自己采了山花编成环戴在我的头上。

有时,我坐在地上,看见土地里爬出了蜘蛛小虫,便吓得哇哇大哭,结果我刚一张嘴,便有几颗酸甜可口的小玩意儿堵住了我的嘴。我想吐出来看看是什么,却又有些舍不得。我纠结的小表情逗乐了妈妈和爸爸。爸爸朗声大笑:“哈哈,好吃吧!走,我带你去找,我们比比谁找的大麦莓多!”于是,我便得知了它的名字叫大麦莓。我却天真的以为它只是单纯的与大麦长得像,所以叫做大麦莓。

我在爸爸的肩上幻想着那金灿灿的美味,不知不觉流出了口水,爸爸无奈道:“我的小祖宗,幸亏到的早,不然还不被你的口水淹没了!”我脸一红,强行插入话题:“在哪呢,在哪呢?”爸爸用手指了指几枝带刺儿的枝丫,我看到了几簇红澄澄,亮晶晶的小精灵。我走近了它们,摘了一颗在手上把玩。突然有些不舍得吃它们。爸爸好似看出了我的纠结大大咧咧的两手一摆道:“你不吃它们它们也会落的,它们生命的价值就没有啦!”我一听,好似是为我的罪恶感找到了理由,光明正大的吃了起来。

自打那以后,每次爸爸妈妈上山,回来都会给我带上一篮大麦莓,渐渐地,就养成了习惯。即使他们外出,每年也不会忘,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关怀。

可前年,村门口来了一群收药材的人,他们用方言和村民交谈,大概是说什么覆盆子要青的,价钱好商量之类的,我却从未往心里去。直到我在五叔家,看见一筐青的大麦莓,我才知道,覆盆子就是大麦莓。我的心无力地抽痛,那给我温暖的大麦莓,它们正安静地躺在那儿,作为不知名的、没有感情的商品,将被出售!我试图阻止,但是就像叔叔说的:“你能叫我别摘,你有能止得住那些村民吗?”是啊,我阻止不了,我自嘲:我能做什么呢,能做的也只是和叔叔拌两句嘴而已。

灰蒙蒙的天下起了雨,滴落到我的脸上,咸咸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我踏着泥泞的小路,再次来到茶山。这里嫩绿的茶尖已经冒出来了,给人以生命的气息。几道凉风吹过,我清醒了几分,继续往前走。潮湿的泥土,弄脏了我的鞋,枝丫上的雨水沾染了我的雨衣。形成一颗颗坠落的流星。但我却无暇管这些,终于我来到了大麦莓的枝丫边。光秃秃的,就像我的心,凉透了。

“覆盆子以八、九月熟,故谓之割田簏。覆盆子以四、五月熟,故谓之插田簏,正与别录五月采相合。二簏熟时色皆乌赤,故能补肾。其四五月熟而色红者,乃蓐田簏也,不入药用,陈氏所谓茅莓当覆盆者也,盖指此也。”如今我长大了,当我看见这一段关于覆盆子的介绍时,我才发现我是自私的,回忆藏在心里又何尝不是好事?我期待着今年茶季的再次相见。再见了大麦莓,再见了我自私可笑而又温暖的童年。

覆盆子——记忆中的大麦莓 初中记叙文1000字

覆盆子记叙文大麦初中记忆中

劝写 初中记叙文900字

最近疫情猖狂,将正准备开始学的我们软禁在家。平时在学校里是听老师的指导,在这期间爸爸妈妈响应着“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可以名正言顺的以老师的身份来管教我们。

“我让你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你有没有执行!”我正在玩电子游戏,一抬头,只见妈妈朝我怒叫道,“你知不知道在你玩的同时,其他的同学却在学习,疫情期间,你要比别人更努力,向班上优秀的同学看齐才行。”这不,妈妈又来催我了。

就像编辑催作者赶稿一样,爸爸妈妈不断催促我写作文。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我每天写一篇文章呢?原来,这期间,正好不上学,父母早就盯上了我最大的一个缺点——写作。于是展开了疯狂的拯救作文分数的计划,而且还有理有据:“其一,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其二,好的语言组合能力,有助于政治、地理、历史的正确答题。其三,会写作,也会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然而,每天在作文本上“更新”一篇作文,对于我来说,足够最让人窒息。

像我这种写作零构思的人,一天写一篇作文是绝对吃不消的,于是我就用了个巧妙的方法,每天借口说:“我写作文花的时间长,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可是作业那么多,哪有时间再写作文,今天的作文就稍稍推迟一下,明天再写。”然后就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过,妈妈今天来势汹汹,恐怕应付不过,所以我就唯唯诺诺地说:“好,好,等我去把语文作业写了就写作文。”然而,我的心中却正打着如意算盘,写作业时我就先拖他几小时再说。

我瞟了一眼语文作业,读《孙权劝学》,我先了解了一下它的大意: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用军中的军事繁多来推辞,孙权用自己再忙也要坚持学习的实际行动来劝他,吕蒙才开始学习。后来鲁肃访问吕蒙,发现他与从前大不相同,便十分吃惊地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得意洋洋地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然后鲁肃就拜过吕蒙的母亲,结拜吕蒙为朋友后离开了。

我久久地盯着这篇文言文,陷入了沉思:现实中的我,不就是文中吕蒙的前半时期吗?父母让我写作文,正是孙权劝吕蒙的“不可不学”,而我正是“辞以本上多作业”,这是多么相像呀!可是,吕蒙倒是让鲁肃刮目相看了,我怎么能停留在原地不动呢?

我不想写作文也只是因为不思进取,而吕蒙压根就是个战将,是个习武之人,我的基础再差也不会比不过一个零基础的“转行人”呀!我和吕蒙结局的反差正是因为“蒙乃始就学”这一环节,吕蒙是“心动不如行动”,而我是“口动大于行动”。

我看了看《孙权劝学》,又看了看我白得发光的作文本,想起我近段时间来的种种借口,一次次逃避,心中不禁十分愧疚。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好好练习作文,开学后,一定要露一手让他们也“士别三日,需刮目相待”。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