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一种气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800字 初二作文

2022-03-11 03:42:00 栏目:初二作文 来源:蘑菇文

古代诗文总有种独特而强大的磁场,无论是细腻优美的笔下美景,还是缠绵悱恻的纸上情话,亦或是一心为国却壮志难酬的志士心声,又可能是耿直有为而愤恨黑暗的能人批判,也可以是满腹锦纶又历尽世事的学者忠言。

简短而不简陋,华丽而不造作。真诚,绝不虚情假意,有力,绝不随波逐流,深沉,绝不泛泛而谈。瞬间就能把人吸引住,细细品味后便深觉获益匪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散发的磁场是慑人的。至少,它毫无疑问地慑住了我,指引着在成长道路上有时感到迷茫、惊惶、沮丧的我。我从这几句文字中,读出了一种气场,一种力量,我将它像霞光般披在肩头,学会坚强,学会勇敢面对挫折而不只是贪图安逸舒适的生活。

很有趣的,第一次了解到这篇古文是在小学班主任的教诲中,她只是提及了其中的九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她说这是永不会变的真理,而我也在心里默默念叨:听起来确实在理。第二次与之见面已经是中学六年级,因为违反班规,全班的同学们被罚站。当时,中学的班主任踱步于操场上、烈阳下、摆着“苦瓜脸”不停嗞汗的同学们之间,同样是声声的教诲,她说到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并将这一整段大声地说了下来。骄阳灼烧的盛夏,混着蝉鸣,似曾相识的语句,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再后来,初一课堂上,我和它正式会面了,一字一句,翻译理解,经过几个朝夕相处的日子我已与它十分熟络了。

这是我与这篇古文相遇的故事。

我热爱所有的古诗文,但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具有的力量是独一无二,不可思议的,从和它熟络的那天起,我便渐渐感知到了这一点。

当我考试失利,垂头丧气;当我被人误解,受到委屈;当我遇到难题,难以解决;当我经受考验,失去信心;当我厌倦疲累,不愿坚持。很神奇,我可以从它所叙述的无论是那些传奇版的历经磨练,最终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还是那些经典的,听起来有些夸张骇人,但字字铿锵真切的理论中获得信心、支持与鼓励。

每每想到它,我便警戒自己不能再一味期望不切实际的一帆风顺,应该正视所有的坎坷、挫折与困难,以考验自己的名义和心态,快步地、永不回头地向未来进发。

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与我算是有缘的古文,拥有的巨大的磁场与气场,以及能够指引着我不怕跌倒,奋力前行的力量。

一人漫长,必经坎坷。然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啊!

一种气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800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气场

感恩母亲 初中记叙文700字

小时候,我的身体很虚弱,总是病恹恹的。烈日炎炎的酷暑,我发高烧了。母亲以她的爱子天性体察到我的体温不对。她连伞都没拿,抱起我就往医院赶。黄豆大的汗水像下雨一样流个不停,母亲一刻也没停留,直到把我送进医院。

住院期间,我的脾气很是暴躁。夜深人静时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母亲看见了,用扇子轻轻地帮我扇风,我还是睡不着。于是,我大发脾气,对着她大吼:“扇什么扇,都不让我吹空调……”一下子,屋里一片死寂,气氛变得十分尴尬。母亲就像没有甲壳的龟虫一样被我扎得遍体鳞伤。我知道,母亲是关心我的;我也知道,我伤害了母亲。其实,我真的不想说那些尖利、刻薄的话。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母亲成了我发泄的对象。母亲默默地收拾着我铺在床上的玩具,见我没有“睡意”,转过身叹了口气,轻轻地带上门……

第二天清早一起来,我便发现我的枕头边多了一个新枕头。它里面全是绿豆,冰冰凉凉的,好舒服!“婷婷,起来了啊。”那熟悉的声音又在我耳旁响起。那个寂静的夜晚,我伤害了母亲,母亲却一笑而过,对我如此宽容。博大的母爱,让我感到满心的感动,却又让我充满了罪恶感。

又是那样闷热的夜晚,我没有感到一丝不舒服,随着美妙的“沙沙……”声,进入了酣甜的梦乡。

出院后,我与那个枕头寸步不离,做作业、看书、看电视,我都要抱着它。有一次,我和朋友玩过家家,他把枕头弄了个小洞洞,调皮的豆儿一颗颗跳了出来。伤心的我哇哇大哭。母亲听见了我的哭声,三步并做两步,来到了我的身边:“婷婷,怎么啦?”我哭哭啼啼道:“他把我的枕头弄破了。”母亲一听,松了口气,说:“不要紧,枕头破了母亲可以帮你补上。可是,如果你失去了这个好朋友,母亲是不能帮你把他找回来的!”说完,她拿起针线帮我补好了那个枕头。

时光匆匆,这个枕头伴着我一天天地长大,母亲却一天天地衰老。岁月的长河在她原本美丽的面庞上冲出一道道沟壑,时光的流逝在她的黑发上增添了许多沧桑。我知道,母亲的确不再年轻,但她在我的心中依然是美丽的,就像这个枕头一样,虽然已经陈旧,但仍然带给我沁心的清凉。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