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黑板上的记忆 初一作文

2022-03-11 02:51:00 栏目:初一作文 来源:蘑菇文

黑板,是老师的工具,也是同学们索求知识的工具;记忆,是往事的工具,也是未来占卜先知的工具。你可曾记否,那一段黑板上的记忆,是多么令人难忘的记忆。

那是一节很平常的语文课。语文老师替我们讲解着黑板上的每一道题,教室里烦闷的气氛使得我坐立不安,窗户外面的孩子们彻底吸引了我。正当我元神出时,“那位同学!”、一个陌生而又严厉的声音把我拉了回来,“第1 组第2 个!”我迟缓地从座位上挪了起来。“请你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一脸茫然,正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抓了抓脑袋,说了句我不会。老师便要我坐下,随后同学们狂笑不止,我问同桌为什么,他说:“老师刚才叫你回答问题,题目是给‘频’组词啊,哈~哈!”我自己都忍俊不禁。下课后,我被老师喊到了办公室,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已。“同学,你上课是怎么了?”老师询问道。“有点儿走神。”我心不在焉地答道。“ 下次可一定要注意啊!” “是!”我向老师敬了个礼,然后像离弦的箭似的冲出了办公室。

还有一次,那是一节英语课,英语是我最在行的科目了,老师便喊我上黑板上去写一道题目,这道题目是非常具体挑战性的。我自以为是简单,题目一下子被我做完了。我看了看老师的眼神儿,老师笑了笑。可是骄傲终究会败的,原来我将a 与o 混淆了,我真是个粗心的家伙。老师轻轻地敲了两下我的脑门,并嘱咐我要记住。老师的心肠真毒啊,最毒老师心。老师要我把a 与o 各写二百遍,并且是在黑板上,这无疑是戳中了我的死穴。中午午饭时间到了,老师与同学都去食堂打饭了,只有我一个坐在椅子上,我耳边一直回响着:“二 -百-遍,二-百-遍。”望着那黑板上的a 与o,它们在那儿耻笑我,是我出现了幻觉。不过这也倒好,使我有了决心。我唰唰地在黑板上写完了。我自己往远处一站, 自己写的a 与o 竟然动了,连连夸我把它们写得真漂亮。老师和同学们来了,也夸我写得真漂亮,我开心极了!

这就是我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板上记忆

从阿q的辫子谈起

最近看了《阿q正传》,对这q字很感兴趣,尽管鲁迅先生在“序”中说明了为什么用q字,然而我还是遐想了一番:q字的一小捺,多像阿q的辫子啊。

阿q被人拽着辫子碰头,阿q盘着辫子革命,给我很深的印象,于是,我想起种种关于辫子的事情了。

清朝建立以后,辫子便成为民族压迫的象征,是束缚在人民精神上的一条绳索。堂堂七尺男子汉,光秃秃的脑袋后面拖上一条大辫子,再加上女人的小脚,西方把这些当成中国的“特产”来嘲讽,这对于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祖国和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来说真是奇耻大辱啊!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从那时起,仁人志士便为剪除这条辫子,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战争。

辛亥革命,只剪断了人们脑后的辫子,却没有剪断人们精神上的“辫子”,使得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把锋利的剪刀剪断了人们精神上的“辫子”,也剪断了封建主义这条精神绳索。

解放了人们挣脱了枷锁,抖擞精神,奋发向上。五十年代多么令人流恋的年代!女青年梳起了小辫子,被认为是美的,是外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这时的辫子表现了新中国的女青年风华正茂、朴素大方的特点。

可惜,男人“辫子”的剪除不等于铲除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

“十年浩劫”这块发酵霉菌又使人们头脑中封建主义的“辫子”长起来。封建残余、个人崇拜、裙带关系,一片乌烟瘴气。在那股“革命”潮流中,女青年梳起小辫子,被认为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于是只好留起短发,女红卫兵梳起“小刷子”,又有所谓“革命造反光头像”的笑柄,贻笑于大方之家。这既是一场悲剧,又是一场滑稽喜剧。

现在到了新的时期,妇女们脑后辫子由烫发取而代之,辫子也较少见到。但人们精神上的“辫子”是否也悄然失去了呢?而现在的种种弊病,又一次证明,阿q虽没有后代,但是他并没有断子绝孙!因此,剪除残存的“辫子”,已经变成了当务之急。

在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中,这辫子是多么令人深思啊。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