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不变本心 议论文作文

2022-03-05 22:35:00 栏目:议论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不变本心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春风桃李,落叶梧桐。万物灵长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自己音容相貌。好像自然的事物没有是什么亘古不变的。但是不变与变化应该是互相依附的存在。
执子黑白的人生,落在经纬交错的方格中,步步为营,如履薄冰。他以宏观万变,应对棋局的沧桑巨变。吴清源先生的人生就是这样,他与他的棋子落在那个格局混乱的民国时代。棋局上的他,以诡异简洁的手法,变幻莫测的棋局,让对手“繁华殆尽”棋局之外的他,同样是一个随世事漂泊的,一个只心系围棋的独行者。而无论是在对弈中还是生活中,吴清源先生都是以万变之化,应对万变之事。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语,重向高山愧旧琴”这,就是文学泰斗周汝昌先生一生的精神写照。
当初曹雪芹耗尽毕生心血,历经十年沧桑,在“红楼”的笔耕中走到了他自己生命的尽头。而文学大师周汝昌,在研究“红学”长达六十年的旅途上,同样奔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可谁知,在这条生命的长跑中,他所度过的心酸苦楚。年少的周先生,治学书画,丝竹粉墨,无一不精。他虽生于书香门第,但是他的年少时光却是在那个哀鸿遍野的社会里听着军阀混战的炮声度过的。而引领他走上红学之路的是与胡适先生的一次偶然相遇。从此,这位红学大师真正的旅途便开始了。无论是长达八年抗战,还是对文学家地狱般的文革,都没有丝毫击退这位大师前进的步伐,当周先生完成他当初对胡适先生的提议时,已经度过五十六个春秋,于是百感交集的周先生赋诗道:“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他用他那一生未变的宏愿,勇敢的应对中国百年的沧桑巨变,当真是“以不变应万变”
无论是万变的吴先生还是不变的周先生都已经远离了我们,而在生活中迂腐的人永不改变,趋炎附势的人变得过火。大抵都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与未来充满迷茫与恐惧,以至于迷失了自己,而历史在永恒的变化中,终将会模糊这些人的印记。不被世人所追忆。
吴清源先生和周汝昌先生的身上都存在着“不变”与“变化”至于原因,在我看来,两位先生甚至是许多伟人,都有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信念,来抗击世事的沧桑巨变。
所以不变的信念就好像未经雕刻的胚玉,在历史的如刀般的变化中,坚持本心,终将会刻出令人敬仰的雕塑。

不变本心

本心

渺小中的伟大

渺小中的伟大
像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题记
有人曾说过,地狱是天堂的倒影,没有地狱般的炽热考验,哪里会迎来天堂的曙光。
看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心里颇不宁静,眺望——眺望远方也有渺小的存在。浩瀚的宇宙中繁星璀璨,而我们是否也是天上的一颗星辰?我们未曾知晓......
人生时刻充满机遇与挑战,没有绝对的停止也没有绝对的成功,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有时便可在一瞬间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当如小小的火药,微妙简单,却能迸射出惊人的威力。它在平日里的酝酿,只为了飞扬中的一刹那炽热,在众人的仰望中燃烧自己的灵魂!
在这嘈杂的尘世间,对于稚嫩的我们,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神奇,而在探索过程中却绽放了自己的价值。渺小的人一样可以做着伟大的事。每天清晨在旭日的照射下迎接新的一天,每天傍晚在月光的飘洒下对自己微笑......一件件的小事也能彰显我们伟大的心
人生路上拒绝是否还是我们傲娇的资本。
我拒绝温室里的花朵,享受着温暖的抚摸,却少了几分坚毅的姿彩,树立窗前,清风吹拂便可七零八落,倒不如接受风雨的洗礼,在逆风中活的精彩。
我拒绝用青春去博彩明天,青春固然宝贵,明天又何尝不美丽?天地间有土也有星,关键是你怀抱一颗怎样的心去拥抱明天。
我拒绝开头的美好而结局的潦倒。渺小的故事中也会有很多感动,纵然一切事物犹如杏花一般花朵娇艳而果实酸涩又有何意义?倒不如松柏,常年青翠,无花无果也就罢了。它只是用自己的渺小来演绎它的一生。
阳光灿烂的日子像一本翻开的旧书,那些温暖而沉稳的气息在不经意间,就能敲开人们记忆心扉上早已落满尘埃的窗,使麻木已久的心灵再次为之雀跃。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没有读破万卷书,怎谈得走万里路?哪一个伟大不是由渺小而凝聚的?小小的我们有着大大的梦想。
在这纷纷扰扰的红尘之中,在此起彼伏的喧嚣之后,利欲和诱惑充斥了人们原本水晶搬清澄的心,而这一切的背后,何尝不是自己的失败,我们随波逐流,感叹世间百态,却在最最应该辉煌的时刻跌如谷底,我们需要逆水行舟......
我要做划过天边的那刹火焰,惊鸿一般短暂,夏花一样绚烂。
那年春暖花开之季,我们从渺小开始走向伟大......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